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0:21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8:52
如果世上缺少沟通和文字,或许所有人都无法相互了解各自内心的想法。我们都希望别人能够读懂自己,理解自己的感受,原谅某些行为。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时,一些良苦用心的行为,都会被孩子误认为"故意挑衅",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指令。
无法得到理解的父母便会对其怒吼:"你为什么不懂妈妈呢?"无动于衷的孩子会说:"我为什么要懂你,关我什么事?"
家长为孩子做出的各种行为,都会打上"为了你好"的旗号。即便孩子难以理解父母的深意,不懂得他们的心理感受,家长也不会改变自己教育方式。像是前几年的家庭教育剧《小别离》,朵朵的妈妈让她专心学习,为她请家教、藏起她的电脑、暂停所有兴趣爱好。
有次母女二人发生争执,妈妈说:"你为什么不理解妈妈的做法呢?妈妈希望你的成绩能得以提高!"朵朵却说:"那你理解我的感受吗?我知道你为我好,但是也有选择的自由!"
孩子不考虑父母感受的原因其实很多孩子无法理解父母的行为和感受,并不是所谓的"白眼狼",只是他们缺少考虑父母感受的渠道。就像是前行的火车发现隧道口被巨石堵住,难以穿行,只能刹车或是撞上。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隐藏情感。
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始终是乐观坚强,每天洋溢笑容的形象。遇到不高兴或是伤心的事情,都不会将情绪表现出来,而是隐藏在心中,不愿意让影响孩子的情感。小孩子看不透父母心中的喜怒哀乐,又怎么能够感受到他们情感变化呢?
第二个原因:和孩子过于"见外"。
有些父母为孩子下达的指令,做出的一些行为,都是为了规范他们的成长。当孩子问起这样做的理由,或是"你凭什么管这么多"时,他们也不表明理由,更不会解释自己的用意。如此和孩子"见外",会使得他们无法知晓"*"。
缺乏建立同理心的基础,孩子自然无法理解父母的用意和感受,甚至会和父母产生心理隔阂。
孩子难以考虑父母的感受,家长可以用这两个方法建立感情。
第一个方法:将孩子当作朋友,
高尔基曾说:如果人们不会互相理解,那么他们怎么能学会默默地互相尊重呢?
想让孩子理解父母的各种感受和行为背后的深意,家长可以将孩子当作朋友,遇到各种问题时,主动向他们倾诉。但不要向孩子抱怨生活和命运,那样会使他们产生消极悲观的态度,今后很容易将各种过错怪罪在别人身上。
我们只需要告诉孩子此时的心情和想法,比如在工作上遇到了小挫折,可以说:"宝贝,爸爸(妈妈)在工作上遇到了小挫折,最近心情不佳,可能会发脾气。"听到这样的解释,孩子也能够理解父母的心情,还有可能会安慰一番。
第二个方法:经常和孩子沟通。
情商大师卡耐基曾说:做一个好听众,鼓励别人说说他们自己。
沟通是互相了解最为直接的方式,下班回到家中,我们可以主动向孩子发出聊天申请,和他们像朋友一样交谈。先让孩子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毫无约束地畅所欲言。仔细倾听他们的想法之后,家长也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计划,和他们"知己知彼"。
孩子养成了沟通的习惯,掌握了父母的性格,今后遇到各种事情,也能够感同身受地理解他们的用心良苦。即便父母会做出各种偏激的行为,他们也能够报以宽容的态度。
寄语:孩子和父母好似树枝上的猎人和熊,如果将熊*在地,树枝断掉后自己也会受到伤害。只有和熊"冷静交流",双方才不会发生争执。我们要和孩子相互理解,遇到问题及时沟通,才能够和孩子和平相处。
把握孩子人格培养关键期,孩子的品格影响着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决定着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孩子是否宽容和慷慨?是否学会理解和同情?是否懂得珍惜和感恩?都会在家庭、学校和周围环境中慢慢形成。好品格决定好未来,高情商更胜高智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8:52
我觉得应该体会一下父母的辛苦,这样的话他们才能看出来父母的不容易,从而让孩子与父母相互理解。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8:53
经常对孩子隐藏自己的情绪,和缺乏建立共情的基础的父母不会考虑孩子的感受。父母可以把孩子当朋友,遇到各种问题主动找他们倾诉。但是不要向孩子抱怨你的人生和命运,因为这样会让孩子产生消极悲观的心态,以后的各种错误很容易怪到别人头上。下班回家,可以主动和孩子像朋友一样聊天。让孩子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家长认真听取他们的想法后,也要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计划。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8:53
可以时常和孩子沟通,让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把孩子看作朋友对待,并建立信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