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韦有什么故事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0:52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5:23
典韦 文 /为为
粗阅《三国演义》,有一人难忘,他就是典韦。
在“三国”的总共一百二十回中,典韦出现于第十回,退出于第十六回,共存在了17回,可谓出场时间短,位至领军都尉,可谓职位卑微。他的引人之处在于他的“勇力过人”。
文中介绍:典韦,陈留人,时“操在兖州,招贤纳士……夏侯淳出射猎,见韦逐虎过涧,因收于军中。今特荐之于操。”“逐虎过涧”是对典韦“勇”的描述。而对“力”的描述则反映为“所使两枝铁戟,重八十斤,挟之上马,运使如飞。”以及“帐下大旗为风所吹,岌岌欲倒,众军士挟持不定,韦一手执定旗杆,立于风中,巍然不动。”这两件事很生动地表现了他的勇力过人。
典韦有勇,但并不象史瓦辛格主演的冷酷机器杀手“终结者”,而是一个有情有义、尽忠至死的人。
说他有情有义,是因为“他曾为友报仇杀人,提头直出闹市。数百人不敢近。”在表现他勇猛的同时,他为情谊不惜性命的凛然义气也跃然纸上。
说他尽忠职守,是通过三救曹操直至战死。
典韦初司帐前都尉,保护曹操是他的职责。第一次操与吕布大战,被四将所围,“箭如骤雨将来,操不能前,无计可脱,大叫:‘谁人救我!’典韦乃踊出,手挺双铁戟,大叫‘主公勿忧!’……以飞戟刺敌,立杀十数人……四将不能抵挡,曹及得救。”韦因而加为领军都尉。
第二次救曹操是操中了吕布计被困城中,典韦三次杀出城来寻觅不见操,又三次“冲烟突火”杀入城去,“从初更直混战到天明,杀开条大路而走”,最终将操护送回寨。
第三次降兵夜反,无数军马步兵杀入营门,*如苇列。典韦武器被盗,“身无片甲,上下被数十*,兀自死战。腰刀砍缺不堪用,即弃刀,双手提着两个军人迎敌,击死者*人。群贼不敢近,只远远以箭射之,箭如骤雨,韦犹死拒寨门。争奈寨后贼军已入,韦背上又中一*,乃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尤其最后一句:“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而入者。”把典韦勇猛无敌、誓死效忠渲泻得痛快、淋漓、酣畅到极点。“曹操赖典韦当住寨门,方得逃奔”。
正因为典韦三次救操,所以连这个“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狠心之徒”也亲自哭而奠之,虽然曹操的长子及爱侄也同时殉命,但操叹曰:“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甚至一年之后,曹操行军经由故地,仍不禁放声大哭,“且即下令屯住军马,大设祭筵,吊奠典韦之魂,并亲自拈香哭拜,祭毕方祭侄及长子……”
在《三国演义》浩瀚复杂的人海中,典韦只是一个瞬间跃起的小小浪花。作者对他的人物刻画虽不丰满,但着力于“勇力过人”及至死效忠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互为映衬,可以说达到了入木三分、出神入化的境界。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5:24
典韦生平
典韦,陈留己吾(今河南宁陵县西南)人。高大魁梧,力大无比,年轻时有侠气。相识刘氏与睢阳人李永有仇,典韦便闯入李永家杀李永,之后走进集市逃脱,集市里有几百人追他,但没人敢上前,眼睁睁地看他逃脱。由此闻名。
初平中(189),关东起兵讨董卓,典韦投奔了张邈的部下赵宠。赵宠军营牙门前的旗杆横在地上,又长又重,没人扛得动,典韦一手便把它竖了起来。后来许褚又在夏侯敦手下立了功,拜为司马。在曹操与吕布的濮阳之战中,吕布三面包围曹操,从早上激战到中午。典韦率领曹操临时招募的敢死队拒敌,箭雨扑面,典韦毫不畏惧。当敌人来到跟前时,他飞出十几把短戟,戟无虚发。力战之下,吕布终于退兵。战后曹操拜他为都尉,统率左右亲兵。这支亲兵在战斗中常充当先锋,攻无不克。典韦把保卫工作当作第一要务,终日不离曹操左右,夜宿中军帐边。他食量其大,一顿饭要几个人轮流上菜才能喂饱他。典韦的拿手武器是双戟和长刀,军中将士为他编了首顺口溜:“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最后就是人人皆知的宛城之战,曹操从后门逃命,典韦挡住中军帐前门,勇不可挡,手下十几名将士也是无不拼命,以一当十。最后手下阵亡殆尽,敌人却越来越多,典韦以双戟抵挡敌人长矛,每一挥戟都砍断十几根长矛。肉搏中,他负伤数十处,杀得兴起,挟起两个敌兵当武器使,敌人不敢近前。又杀了数人,典韦伤口迸裂,瞋目大骂,壮士,就此战死。
曹操逃到舞阴(宛县东)后,派人购得典韦尸首,亲自临丧,痛哭不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5:24
典韦
典韦,陈留人。曹操名将。使一双铁戟,勇猛过人。曹操与张绣交战时,典韦驻守曹操大寨,奋力迎敌,终因铁戟被盗,受围断而死。在这一战中,曹操的长子和侄子也都战死了。事后,曹操亲自祭奠,痛哭失声。他对众将领说:“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5:25
【典韦——日耳曼虎式坦克】三国时期名将如云,其中最善于格斗的是谁?这个问题会引发无穷麻烦,因为人人心目中都有一个Top1。或曰吕布,或曰赵云,或曰马超,或曰关张,或曰文鸯,或曰许褚,或曰典韦,或曰甘宁。
但是,当我们过滤了《三国演义》的渲染,回到史书材料,再把带领军队冲杀也过滤掉,只考察个体的格斗搏杀技能时,就会发现,有些人名列正史,就是因为能打!注意,不是打仗,是打架,二者不完全一样。以这个标准来看,史书泼墨最多,因此也最堪称一流武士的,莫过于典韦!
典韦是诞生于三国时期的日耳曼虎式坦克,他和这种巨无霸战车的唯一区别是材质!当然,你说他是钢铁战士也没毛病。据《三国志》记载,典韦善于使用撩戟,也就是一种类似投*的武器,曾经在和吕布军交手时,凌厉而密集的撩戟连发,摧毁了敌人的突击。但他最喜欢用的武器,是一双长戟和一把长刀。当时军中流传一句歌谣:“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一双戟八十斤,一支就是四十斤,换算成今天度量,也是二十多斤。你脑补一下,让你抡起健身房十公斤的哑铃或者杠铃片,你能抡几下?典韦使用这种长戟的效果是:当他奋力直刺时,戟上的横刃,也就是所谓援,能瞬间斩断十多根长矛。
他的结局是为了保卫曹操,和突然倒戈的张绣军鏖战,在大量杀伤敌人后,力竭身亡,然“余威震于殊俗”(这是贾谊说秦始皇的话,借来一用)在人生最后一场战斗的最后时刻,他甚至能抓起两个敌人当兵器,其膂力之强,古来罕见,令人震惊。
有人说典韦就是一把蛮力并非武功盖世,说这话的人犯了几个错误,第一,战场上容不得花架子,要的是击打的效率。一击命中,势不可挡,这个需要长期训练,古罗马军队就用大木头棒子常年练用剑击刺一个动作。典韦的双戟刺杀,是一种高水平的搏击术,很少有人能玩到他那个境界,不信你试试,用你家笤帚试试,看看你能不能精准而大力地同时击中墙上两个️ 。
第二,他堪称投*大师,击杀运动目标时*不虚发,又准又猛,是三国时期的阿克琉斯。这种技巧,不经过长期训练是掌握不了的。
第三,他不单是曹操的贴身卫队长官,还屡屡担任敢死队队长,是曹操军队的矛头,这类任务,既要有勇力,又要有头脑,非莽夫可为。典韦金刚一样的能量从何而来?答案是:特别能吃!他的饭量是寻常武士的好几倍,一个人吃一桌宴席风卷残云,曹操的乐趣之一就是看他狼吞虎咽。是的,虎式坦克很能打,也很耗油!曹操对典韦非常思念,长久怀念他,对他的儿子始终很关照。我觉得除了感念典韦为他而献身,叹息神勇难再得,还在于典韦是一个单纯的武士,一个将战斗艺术推到极致的专业主义者,他的*就是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时代的战斗样板。
他放开肚量吃饭,叱咤风云战斗,视死如归赴难,虽为武人,其纯粹和真实,非常符合儒家的忠义标准。曹孟德身边集中了当时中国最精明的一群人,没几个省油的灯,曹操和他们周旋日久,会觉得典韦简单到可爱。是的,别小看典韦,他比很多三国大咖活得更痛快,更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