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9:5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4:39
南方人,为什么分不清鼻音“n”与边音“l”呢?
一个北方人去南方读书,可能会遇到过很多奇幻的事情。比如,你去了南京大学,一个本地同学自称是“蓝精灵”,并不是因为他真的有变身的本领,只是因为他分不清n和l。
当然,不止是南京,放眼望去,在中国不能分清n、l的地区实在太多了,而且他们不分的形式往往还很不一样,堪称“花式不分n、l”。
有的地区是会把n-发成l-。比如在“民间普通话等级测试排行”中常年垫底的香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研究发现香港人的n、l已经开始混同。一项2015年的研究显示,香港人虽然能分辨n、l,但在口语中几乎无一例外会把n-发成l-,而很少有反过来的。
比如你经常会听到粤语中把你好(nei hau)说成是雷好(lei hau),当渣渣辉说“你就会跟我一样”时,你听到的却是“里造会干我一样”。
分不清n、l也有好处。对于香港人来说,“我爱你(nei)”的发音,听起来就跟520(leng)差不多。这种数字间的联想能力,可不是一个普通话字正腔圆的人能有的。
而在另外一些地区,则有可能把n-和l-一律都发成n-,最典型的就是武汉。在真正的武汉人看来,弩和虏、恼和老、南和兰,这3对字的读音都没有任何区别,全读n-就对了。
因此,武汉人朱一龙很有可能从小就被叫做“朱一农”,因为武汉话里l-这个声母并不存在。而且,在武汉上学的大学生们可能不太好受,当他们在军训时唱《团结就是力量》时,本地同学很有可能把发音带跑偏成:“团结就是你娘,这你娘是铁,你娘是钢”。
史上,n、l不分就像病毒一样,一旦开始不分,“传染”起来是很快的。要不了多久,一个市、一个省的人都成了弗兰人、蓝鲸人。
比如,语言学家赵元任在1934年记录的湖南的吉首方言,还是分得清n、l的。当时“南≠蓝,年≠连”等,都是吉首话的重要特征。然而到了1993年,《湖南汉语方音字汇》就写到,吉首话n、l放在洪音(a、o、e等)前已经出现混用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4:39
因为每个地方的口音都是不一样的,南方有很多方言,南方人受到了这些方言的影响,就分不清。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4:40
像鼻音、边音不分的现象就是楚方言的一个特点。此外还包括一些词汇,例如“睇”(dì)在粤语里还作为基础词在使用,广东有个节目就叫《新闻天天睇》。“睇”是一个典型的楚方言词,《楚辞·山鬼》里有句“既含睇兮又宜笑”,“睇”意为“斜着眼睛看”,美女通常不好意思正眼看。到了唐代,“睇”的含义变为“定睛地看”,例如《长恨歌》里的“含情凝睇谢君王”,但目前“睇”的含义只有粤语继承了。湖北方言里只有个别词保留了这种用法,比如女孩子的脸长得精致、经看,我们就叫“经睇”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4:40
因为南方方言中,很少有需要发l和n的音的字。所以对于南方人来说,这两个音挺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