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8:3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4:42
武汉东湖学院是二本院校,部分省份招收三本学生。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4:43
武汉东湖学院在湖北是第二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说武汉东湖学院是二本大学(自2016年开始,湖北高考本科二批、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招生)。
如果你不是湖北考生,武汉东湖学院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三批招生的话,你也可以说武汉东湖学院是三本大学。
扩展资料:
武汉东湖学院(Wuhan Donghu University),坐落于江城武汉的汤逊湖之滨,是湖北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首批入选和牵头高校,是经教育部评估通过并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武汉东湖学院组建于1980年6月,前身为武汉大学走读部,2011年4月,学校经国家教育部、湖北省*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4年9月,学校获批为湖北省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首批11所试点院校之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4:43
武汉东湖学院市二本院校,它属于第二批本科院校。
武汉东湖学院,坐落于江城武汉的汤逊湖之滨,是湖北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首批入选和牵头高校,是经教育部评估通过并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总建筑面积43万余平方米,建有功能齐全的教学区、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学生生活区、教师宿舍区、生态绿化区,拥有公寓式学生宿舍、一次可容纳2万人上课的教学楼群、可容纳4000人阅读藏书量达150万册的图书馆、可容纳5000人的体育馆、面积4.9万平方米的田径运动场、占地5.1万平方米的设施齐全的科技大楼和多学科实验楼。
武汉东湖学院开设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主要院系。
武汉东湖学院校训:厚德 笃学 求是 创新
武汉东湖学院特色专业为金融学、法学、物流管理
金融学
金融学隶属于经济学院,目前学校最大的院系是经济学院。所学知识涵盖金融和经济领域,学习内容比较广,毕业生可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及金融教育部门工作。
法学
法学是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比较好的一个专业,历年考研通过率和司法考试通过率平均在20%左右,位居同类高校前列,实力还是很强的。学习的话以法律方面的职业技能跟基础知识为主,毕业以后可以从事法律实务相关的工作。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专业是在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化背景下,企业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将物流业务外包,创造“第三利润源”的物流企业急速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的新兴学科。毕业以后可在物流公司、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和*机构的物资管理部门,从事实际的物流规划、仓储和配送管理等工作。
校徽
校徽标志整体形态如一支荷花,层层绽放,花瓣如同书页,花开象征着知识的传播,点出了大学传授知识的教育根本,形态同时又是一支红烛,放射出光芒,象征了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
荷花是东湖的标志性景观,自古荷花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文化气节,清新脱俗的品质,寓意着学校的优良传统。
水纹暗示出东湖的特质,水有着丰厚的品质,上善若水是自古以来,树人和修身的标准,是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
六条水纹也象征着"六艺",寓意着学校培养人才的教学观念。层层波动,有如一对翅膀,寓意着学子,展翅高飞开创美好的明天。
水纹和荷花在标志的构图中形成了自然而呼应的画面,图形手法设计现代,同时传承传统文化内涵。荷花两层花瓣形成"W"点出了武汉的地理位置。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4:44
武汉东湖学院是二本院校,部分省份招收三本学生。武汉东湖学院在湖北是第二批次招生,所以通常说武汉东湖学院是二本大学。
如果不是湖北考生,武汉东湖学院在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三批招生的话,也可以说武汉东湖学院是三本大学。
武汉东湖学院(Wuhan Donghu University),坐落于江城武汉的汤逊湖之滨,是湖北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湖北省2011计划”)首批入选和牵头高校,是经教育部评估通过并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827人,其中享受*特殊津贴专家、省*专项津贴专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7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4:44
武汉东湖学院是二本院校。
2011年4月,学校经国家教育部、湖北省*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7年,获评首批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成立9个有行业和企事业单位专家参与的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与大唐移动、东软集团、湖北广电、文思海辉、湖北三环、中铁轨道、广发银行、嘉鱼县*等企业、媒体、银行、机关进行合作,联合办专业,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标准、共同研制培养方案、共同完善课程体系、共同开发教材、共建教学团队、共建实践基地、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就业等提供便利条件,定向培养企业、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