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民的民族风情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8:34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7:31
蒙古族是我国东北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语言为蒙古语。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位于俄罗斯西南方的一块是卡尔梅克人。“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
蒙古族的民族风情:
(一)服饰 蒙古族民族服装多用羊皮制成,夏季服装为夹袍,夹袍以棉布做成,也有以绸缎、平绒制作的,如果遇到节日或喜事、文体活动等,人们就要穿上礼服,礼服系用羊羔皮缝制的长袍,以平绒或绸缎为面,以水獭皮或毛氆氇镶边,男袍与藏族长袍基本相似。蒙古族女袍为对襟长袍,呈长方形,比较窄小,妇女节日礼服为对襟开长袍,外边套齐肩无袖长褂。
(二)饮食 蒙古族主要饮食有手抓肉,即将牛、羊肉切成适当的小块,放入锅内加水和食盐烹煮,有的也配以佐料,开锅后即可捞出食用。风干肉是把肉切成细条,撒上盐沫,风干保存,以备春季或外出食用。灌肠有肉肠、血肠、面肠,肉肠灌人剁碎的羊心、肝、肺和肋部软肉,血肠灌人牛羊鲜血,面肠灌入面粉加动物油脂,煮熟后食用。酥油,蒙古语称"桃思",系用鲜奶加一定数量酸奶作酵母打制而成的。吃炒面或喝茶时,加入酥油,味香且富有营养。奶酪也叫奶豆腐,是将取过酥油的奶水煮熟,使水分和奶酪分开,然后再倒入粗布袋内挤去水分,晾干后食用。炒面系将青稞炒熟后用石磨碾碎的熟青稞粉,吃时加茶水、酥油、奶酪,用手拌匀即可,如加入碎糖,更香甜可口。奶酒系用马奶或羊奶酿制而成的,另外蒙古族群众也喜欢饮用白酒。茶是蒙古族群众生活必需的饮料,都兰蒙古族多饮茯茶,茶有奶茶、清茶、酥油茶之分,茶水中加入某种成分即为某种茶。水饼是将面饼放入锅中煮熟,捞出后加酥油、奶酪、糖拌匀的食品。
全羊系蒙古族餐中之尊,在喜庆节日里,将羊的四肢和头部连成整羊状,置于大盘或木板上,全羊呈爬伏状,先供于佛像前,然后年长者过目,把羊头置于佛像前的桌子上,连同全胴体一块煮熟,端上桌子,大家共同进餐。
"德吉",即将盛有酒的瓶口或碗边上置一小块酥油,敬酒时,客人需用无名指蘸酥油弹三次,然后沾一下额头再行饮酒。
(三)居住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生活、休息的场所,包为圆形穹顶,冬暖夏凉便于拆迁,适宜游牧生活,其结构为支架、天窗、包顶木杆、立柱、门和毡片。蒙古包高2米以上,直径5米左右,立包时,先选定地点,立起支架和门,然后以木杆连起天窗和支架,使整个框架张开呈伞状,毡片覆盖其上,用毛绳加以固定。包门一般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门帘镶有民族特色的花纹。毡包立制完毕,内部要进行布置,包内的正中上方摆箱子或桌子,箱桌上供佛像,两边靠支架处摆放柜子、衣被、粮食等物,并用织锦布或地毯覆盖,门侧放碗架、炊具、酥油桶、挤奶桶等物,包*是锅灶,上方和两侧铺地毯或毛毯。一家新蒙古包制成,远近亲邻都来祝贺,主人设宴款待来宾,前来祝贺的人要致祝赞词,祝赞词内容全系对蒙古包的赞美和对主人的祝福之词。如今许多蒙古族群众在草场上建定居点,住上了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房屋。
(四)出行 蒙古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男女老幼都会骑马,放牧或外出都骑马,搬帐房及其它生活用品用牦牛或骆驼驮运。现在蒙古族牧民纷纷购置摩托车、手扶拖拉机、越野车和载货卡车,搬帐房和外出多用汽车、拖拉机作交通工具,但草原牧民仍保留骑马习惯。
(五)节庆 蒙古族人民的节庆活动主要有春节、那达慕大会、祭俄博等。
春节 蒙古族称农历正月和春节为"察汗撒喇",意为白色的月份,白色象征吉祥、纳福,为此蒙古族十分崇拜白色。把岁首的正月称为"白月",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人畜兴旺,吉祥如意。除夕之夜,外出的人都要尽量回家团聚,举家坐在一起饮酒,吃奶酪、饺子、酥油、炒面、油炸食品、手抓肉等。包饺子时,特意将其中的几个饺子里包上硬币、奶酪、柏叶、糖和食盐,钱象征富有,奶酪象征丰收,柏叶象征长寿,食盐象征才华,糖象征甜蜜生活。初一早晨,各家摆设煮熟的羊头,并摆上各式糖果、乳制品、油炸馍等食品,羊头是经过装饰的,嘴里横放长方形油炸馍,鼻孔内插柏枝,额头上割一条三角形小缝,抹上酥油,据说这是纪念为民除害的民族英雄留下的习惯。初一早上晚辈要给长辈拜年、献哈达表示祝福,同辈之间互相拜年,并互相敬酒问候。
祭俄博其是一种宗教活动。祭俄博时,蒙古族男性牧民身着节日盛装,骑马乘骆驼从四面八方来到供奉山神的地点--俄博,进行祭祀和祈祷,祭俄博时,先煨桑,然后由喇嘛念经,人们乘马脱帽,口颂佛经,绕俄博三圈,向山神鞠躬叩头,进行祷告,祈求山神保佑一方平安,风调雨顺,人畜兴旺。
那达慕大会 即游乐戏耍的意思,"那达慕"起源于13世纪初,当时,每逢成吉思汗召集各部首领聚会时,除了制定典章、奖罚任免、商讨战局、欢庆胜利外,还举行规模较大的、带有体现蒙古民族勇敢、彪悍、善战、豪放特征的娱乐活动,即那达慕。在蒙古族群众中,那达慕盛会内容丰富,规模较大,参加人数众多。那达慕多在夏秋之交进行,男女老幼都从驻牧地向会场集中,开始时,人们供上全羊和酒肉糖果等食品,推举1名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持盛满美酒的银碗和洁白的哈达,高声致祝赞词,词中盛赞蓝天之高大,草原之辽阔,祖先的丰功伟绩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感谢神佛的保佑和恩赐,祝福大家愉快,家庭和美,生活幸福,比赛成功等。接着举行骑马、射箭、摔跤等比赛活动,青年男女跳舞唱歌,欢度那达慕盛会。
在当代,"那达慕"的内容和形式虽然仍以传统的"乐舞三艺"为主,但更多的却已转向体育、文艺搭台,经济、贸易唱戏的新形式上来,参加者也不再限于蒙古族内部,而成为跨民族跨地域的一个丰富多彩的民族欢庆大会。
(六)礼俗 蒙古族是一个性格豪放,为人善良、忠厚的民族,他们有着很多本民族的传统礼仪和风俗习惯。
洗礼在婴儿出生后7~10日内举行,邀请主要亲属参加,在一盆温水中放少许食盐和柏叶冲洗婴儿,祝词送礼后设宴款待客人。
剪胎发礼 在幼儿3岁时择鲜花盛开的时节,邀请亲戚朋友共同剪取胎发的礼仪。
(八)丧葬
都兰蒙古族以*和火葬为主要丧葬方式,也有少数土葬。
(九)禁 忌
宗教禁忌 忌直呼活佛和其他年长僧人的名字,人去世后不可再呼其名。
饮食禁忌 忌猎食怀孕和哺乳期的野生动物,不破损禽蛋,禁食奇蹄动物,忌用嘴啃肉,要用刀割。
其它禁忌 忌往火上洒水、撒尿,忌端着灰盆接送客人和从人面前走动,与人交谈忌用高声或细声,到人家作客,忌跷腿、伸腿和躺卧,妇女忌披发,忌帽子上打补丁,忌挖草皮、折树枝、践踏花草和连根拔植物,忌烧骨头和乱倒垃圾,向别人递交*、刀时忌刀尖和*口对着人,忌敲打餐具,忌用裂纹的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7:32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总的来看,蒙古族的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
首饰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头饰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
妇女们平时一般多罩头巾。头巾大约丈余长,颜色多种多样。质料有布、麻、绸、绢等。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光明亮的帽顶宝石。传说这种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从结婚、告别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妇女们便要开始佩戴雍容华贵的盛装首饰了。蒙古族的盛装头饰,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最为典型。这种头饰汉译为"头带",主要由"连垂"和"发套"两部分组成。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以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琳琅满目。一付头带一般都重达三、四斤,有的可达十余斤。据说一付高档的头带,过去往往要用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
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饰。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鄂尔多斯等地区扎腰带还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并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成"布斯贵浑"(蒙古语,意为"不扎腰带的人"),代替腰带的是紧身的坎肩,以此来区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
蒙古人爱穿靴子,蒙古靴分布靴和皮靴两种。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制成,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多用牛皮、马皮或驴皮制成,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样大体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种,分别适宜在沙漠、干旱草原和湿润草原上行走。蒙古靴做工精细考究,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7:32
非常的好客,大家都喜欢聚在一起表演跳舞欢迎来自外地的旅游朋友呢的到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7:33
.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7:34
热情追问是衣着之类的
蒙古族有哪些民族风情
蒙古族的民族风情有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
蒙古族有哪些民族风情
蒙古族的民族风情丰富多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文化 蒙古族人以畜牧为生,饮食以奶制品和肉类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们日常饮食的核心,尤其在草原地区。而在辽宁辽西,由于较早从事农耕,当地的蒙古族人在饮食上融合了传统食俗和独特的地方特色,例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
内蒙古的特色是什么?
九、马奶酒,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曾为元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要饮料。10、蒙古族烤全羊,烤全羊(Roast Whole Lamb),是一道地方特色菜肴。是新疆或者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膳食的一种传统风味肉制品 。色、香、味、形俱全,别有风味。
蒙古族有哪些风俗
1、礼仪风俗: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一般会邀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用羊肉、黄油、奶皮、奶酒等食物招待客人,而且还会递鼻烟壶、献哈达等来表达欢迎之情。2、节日风俗:蒙古族虽然和我们汉族一样,也会过春节、中秋节、端午节以及重阳节等。但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特色的民族节日,比如那达慕...
蒙古人民的民族风情
蒙古族的民族风情:(一)服饰 蒙古族民族服装多用羊皮制成,夏季服装为夹袍,夹袍以棉布做成,也有以绸缎、平绒制作的,如果遇到节日或喜事、文体活动等,人们就要穿上礼服,礼服系用羊羔皮缝制的长袍,以平绒或绸缎为面,以水獭皮或毛氆氇镶边,男袍与藏族长袍基本相似。蒙古族女袍为对襟长袍,呈长方形...
蒙古人的民族风情
蒙古在历史上曾是中国的一部分,只是到了20世纪20枣40年代,才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蒙古东部草原和我国大兴安岭西麓的呼伦贝尔草原,沃野千里,水草肥美,自古就是我国北部许多著名的少数民族成长和壮大的摇篮。2200多年前的匈奴族,1900多年前的鲜卑族,1500年前的柔然族,1300年前的突厥族,以及1100...
蒙古族都有哪些风俗
在我国内蒙古地区,居住着许多蒙古族人民,他们拥有独特的民族风情。以下是蒙古族的几个主要风俗:1. 背弓挎箭:蒙古族的婚礼习俗中,新郎在娶亲时会佩戴弓箭,骑马前往女方家中。到达后,新郎会摘下弓箭,放置在蒙古包的西南方。第二天离开时,新郎会再次挎上弓箭。2. 抢帽子:在婚礼过程中,送亲者...
蒙古族有哪些民族风情?
蒙古族民族风情简介:蒙古族餐饮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等;饮料有奶茶、酸奶酒等。牧区蒙古族以肉食和奶食类为主,以粮食为辅。一日三餐,重视早餐和晚餐。早上通常奶茶泡炒米,再加少许奶皮、奶豆腐等;晚上多吃羊肉混汤面、鲜奶面饼或手扒羊肉。喝奶茶不分饭前饭后,只要想喝或客人来,一天都不...
蒙古草原的民族风情有哪些?
蒙古族民歌与黄土高原民歌一样,有着独特的个性。草原的凉爽和青草味,仿佛让人们想起了民族英雄嘎达梅林,亲近了勤劳、善良的牧民和苍劲的草原,悠扬的马头琴声也让人陶醉。篝火晚会是草原上另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当星辰布满天空,弯月洒下清辉,火光升腾起来,草原的神秘、深奥及厚重便展现出来。火光中,...
蒙古族的民俗有哪些及其特点
民俗风情之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大会,是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蒙古、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人民的盛大集会。“那达慕”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娱乐”或“游戏”。每年夏、秋季节举行。大会期间,各地农牧民骑着马,赶着车,带着皮毛、药材等农牧产品。成群结队的汇集于大会的广场。并在会场周围的绿色草原上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