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尿型急性肾衰的病症治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8:5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3:17
一、积极治疗原发病或诱发因素,纠正血容量不足、抗休克及有效的抗感染等,可预防ATN的发生。
二、少尿后24~48小时内补液试验或加利尿剂,可用10%葡萄糖、低分子右旋糖酐和速尿,或同时用血管扩张剂,如钙拮抗剂、小剂量多巴胺、前列腺素E1等。若排除肾前性氮质血症应以“量出为入,宁少勿多”的原则控制液体入量,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给予优质蛋白质0.6g/kg.d,热量30~35kca/kg.d。轻者经积极有效的药物治疗,可推迟或不透析即能渡过少尿期,若出现急性左心衰、高钾血症及严重酸中毒时应立即透析。
三、少尿期的治疗:
①早期可试用血管扩张药物如罂粟碱,如无效,可用速尿。
②保持液体平衡,一般采用“量出为入”的原则,每日进水量为一天液体总排出量加500ml。
③饮食与营养。
④注意钾平衡。
⑤纠正酸中毒。
⑥积极控制感染。
⑦血液净化疗法。
四、多尿期要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部分病人需继续治疗原发病,降低尿毒素,应用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修复与再生的药物,如能量合剂、维生素E及中药等。随着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的下降,蛋白质摄入量可逐渐增加。血尿素氮<17.9mmol/L、肌酐<354μmol/L,症状明显改善者,可暂停透析观察。
多尿期的治疗:
头1-2天仍按少尿期的治疗原则处理。尿量明显增多后要特别注意水及电解质的监测,尤其是钾的平衡。尿量过多可适当补给葡萄糖、林格氏液、用量为尿量的1/3-2/3,并给予足够的热量及维生素,适当增加蛋白质,以促进康复。
五、恢复期无需特殊治疗,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防止高蛋白摄入,逐渐增加活动量。
六、其它处理:合并其它并发症时,如出血、感染、高血压、代谢性酸中毒等,应进行相应的治疗。 预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重危病,各种类型的ARF一旦形成,病死率较高。平均病死率在40%~50%。本病预后常与原发病性质、年龄、原有慢性疾患、肾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及透析与否、有无多脏器功能衰竭和并发症等因素有关。肾前性肾衰如适当治疗多可恢复;肾性肾衰以急性肾小球肾炎预后最好;非少尿性急性肾衰预后较少尿或无尿型好;年龄越小预后越差,尤其合并泌尿系畸形或先天心脏病者;学龄儿童中以急进性肾炎预后最差。随着透析疗法的不断改进和早期预防性透析的广泛开展,直接死于肾功能衰竭本身的病例显著减少;多数主要死于原发病和并发症,尤其是多脏器功能衰竭。据统计,内科病因和产科病因者病死率明显下降,但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大手术等外科病因和败血症所致急性肾小管坏死的病死率仍高达70%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ATN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者不足3%,主要见于严重的原发病、原有慢性肾脏疾病、高龄、病情重笃或诊断治疗不及时者。
预防:积极治疗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各种诱因和原发病,如及时纠正肾血流量不足、早期解除肾血管痉挛、缺氧,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彻底清除创伤坏死组织,并密切观察肾功能和尿量;合理使用抗生素、利尿药;对原有肾脏疾患、糖尿病和老年患者施行静脉尿路X线造影检查时,要特别注意造影剂的使用剂量等。总之,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按以上原则认真处理,尽量预防其发展为不可逆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治疗
临床上对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治疗,主要是给予患者稳定内环境和清除残余的液体量,并纠正酸中毒。因为少尿期的时候,患者会出现容量负荷过重,导致多余的水分代谢不出去。同时由于对酸性物质和离子的代谢紊乱,出现体内酸性物质聚集过多出现酸中毒。此外,离子会出现紊乱,出现典型的高钾、镁、磷,低钠、...
急性肾衰少尿期怎么办
急性肾衰少尿期的治疗:第一、要解除急性肾衰竭的病因,比如有些患者是肾前性因素引起的,如急性的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导致的血容量不足,这个时候就要纠正心衰,及时的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再比如肾后性因素导致的梗阻引起的急性肾衰,就要及时的解除泌尿系的梗阻。第二、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患者,如果...
急性肾衰少尿期怎么办
急性肾衰竭即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少尿期的治疗首先应严格控制水和钠摄入量,此为最重要一环。纠正患者原先体液缺失后,应坚持量出为入原则。饮食与营养方面要供给足够能量以减少蛋白分解,成人每日摄入热量为35-40kcal/kg,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清碳酸氢盐浓度小于10mmol/L,可给予...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怎么治疗
因此,急性肾衰治疗主要是针对上述并发症治疗,具体如下:1、维持水平衡:治疗基本原则是量出为入,但对于肾前性急性肾衰,补液可以适当放宽。但如果是水潴留诱发急性肺水肿,需要严格限制水摄入,并联合利尿剂等治疗;2、对氮质血症治疗:对于非高分解代谢型尿量较多的患者,可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对于高...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怎么治疗
急性肾衰竭的少尿期是疾病发展最重的时期。治疗主要包括如下几点:1.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由于尿量减少甚至无尿,易出现全身严重水肿,甚至心衰。需要严格限制入液量,每日补液量不多于前一日的尿量加500ml。尿量减少,会导致尿钾排出减少,从而导致高钾血症。治疗上可以给予呋塞米等利尿剂,利尿降钾。...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治疗措施
1、起始期;2、维持期,即少尿期,许多患者可出现少尿,每天的尿量小于400ml或者无尿,即每天的尿量小于100ml;3、恢复期,随着少尿期肾功能减退,可出现毒素蓄积、水负荷过重、内环境紊乱等情况。治疗主要包括纠正可逆的病因,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防治并发症以及肾脏替代治疗等各个方面。具体的措施...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治疗包括哪些方面?
提倡早期进行预防性透析,在确定急性肾功能衰竭1日内,凡属高分解代谢型者(血尿素氮每日增高>8.9mmol/L)应立即进行透析治疗。非高分解代谢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进行透析治疗:尿毒症症状明显,如恶心、呕吐、精神症状等;有水、钠潴留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严重高钾血症,血钾>6.5mmol/L...
急性肾衰竭治疗原则
1、急性肾衰竭的早期,就是少尿期或者无尿期,首先一定要控制补液,一定要量出为入;其次要纠正酸中毒;最后要严格限制产生代谢性废物的蛋白质的摄入,以达到降低血肌酐和尿酸的目的。如果以上保守治疗的积极干预下患者仍然表现为无尿,仍然表现为肌酐和尿素氮迅速上升,短时间内>50%,建议患者积极的进行...
急性肾衰竭怎么治
在患者急性肾衰竭少尿期,肾脏急剧的下降而导致水电解质的紊乱、液体潴留,代谢产物不能排出,而导致其它脏器运转出现了问题。像肺水肿、心力衰竭,还有消化道症状。所以这个时候应该采取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肾脏替代治疗,而血液透析是最佳的治疗方式。血液透析能够很快的纠正患者的酸碱失衡、液体潴留的情况,...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治疗原则
不同病因和类型的急性肾衰竭患者,治疗方法有所不同,总体来说,治疗方案包括:第一,早期病因干预治疗,在急性肾衰竭的早期及时干预,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肾脏损伤,促进肾功能恢复。第二,营养支持治疗,根据患者是否有少尿或无尿阶段,以及是否进行了肾脏替代治疗,营养方案有所不同,例如,有少尿或无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