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9:03
共6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6-18 14:41
蔡邕是后汉的文史大家,也是琴门圣手。所著《琴赋》、《琴操》是极有影响的琴学名著。其所作《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被称为《蔡氏五弄》,成为历代琴家推崇备至的千古名曲,甚至曾被隋炀帝列为考取进士的必考题目。
蔡邕制“焦尾琴”的传说脍炙人口。《后汉书》载,蔡邕游历吴中时,遇有人用桐木烧饭。蔡邕听到木材在火中的爆裂之声,认为是造琴的良材,就问人要了来斫制成琴。经弹奏,琴音果然优美非凡,遂成为举世名琴。因琴尾烧焦处尚存,人们名之为“焦尾琴”。虽是传说,似乎确有其事。据《南史》记载,至南朝时,蔡邕所制的焦尾琴为江东所得,存放于宫中的主衣库。当时齐明帝的侍臣王仲雄琴艺精湛,因而得到了每隔五日可以一弹焦尾琴的特殊待遇。可见焦尾琴也确有其琴,并在当时已是宫廷收藏的珍品。
焦尾琴的故事已成为在后世文人常用的典故,用来泛指良琴,甚至已成为琴的代名词或琴体尾部的结构专名。古琴龙龈两侧的边饰,也用焦尾一词作为专称。唐李欣《题僧房》诗云:“谁能事音律,焦尾蔡邕家。”李咸用《山居》诗云:“焦尾何人听,凉宵对月弹。”清顾绍敏也有诗《秋日感怀》,云:“中郎应自怜焦尾,巧匠何堪笑斫轮”。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一折:“夜深了也,取下我这焦尾琴来,抚一曲遣我的心闷咱。”文人骚客诗中吟的,曲中唱的,多有涉及。焦尾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踪迹,可见一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1:49
焦尾琴的起源就是它是用一块经火烧过的梧桐木制作而成的一张琴,因该琴的琴尾部分正好留有一块烧焦痕迹,从而得名“焦尾琴”。焦尾琴的制作者名叫蔡邕,是东汉时期的一个历史人物。蔡邕自少年时期开始便十分博学且见识颇广,他除了文学、数术方面的才能非常突出之外在音乐方面亦是颇具天赋。相传汉恒帝在位期间其侍从就因听闻蔡邕擅长弹琴而一再要求蔡邕进京为汉恒帝弹琴。最后蔡邕还是在进京途中佯装生病才得以重新返回家中。
相传吴地有一人将一块梧桐木拿来烧火,正好途径此处的蔡邕突然听见火中传来一声声十分脆耳的爆裂声。听闻该声音的蔡邕觉得这块木头势必是块制琴的好材料,于是便将它从火里抢救了出来。将这块木头救出之后蔡邕便将它制成一张琴,这张琴制作好之后琴尾部分却带有一丝烧焦的痕迹。这痕迹虽然使得这张琴有点美中不足,但是却也因此增添了它的独一无二。
因为焦痕的存在,蔡邕故而将其称之为“焦尾琴”。而这焦尾琴的音色确实如蔡邕所预料的那般悦耳,最后还成为了古代四大名琴之一。焦尾琴作为名琴自然引得诸多人争相追捧,不过它在蔡邕无辜受害之后便被皇家收藏于内库之中。蔡邕之所以会无辜遇害则是因为他在司徒王允面前感慨董卓所做作为。他的这个举动让司徒王允十分生气,还以此认为蔡邕对朝廷存有不轨之心。蔡邕因为这件事情被捕入狱。
事后蔡邕虽然对自己的言行进行了道歉,此外亦有多位士大夫为其求情,但是司徒王允始终认为蔡邕是乱臣贼子。最后蔡邕就此在牢房中殒命,而待他去世之后司徒王允反倒开始觉得后悔,但是为时晚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3:07
起源是一颗梧桐木,因为凤凰停靠而梧桐木上而有灵气,凤凰飞走后梧桐木有部分被烧焦,后人拿来做成琴就是著名的焦尾琴。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4:41
焦尾琴的起源就是它是用一块经火烧过的梧桐木制作而成的一张琴,因该琴的琴尾部分正好留有一块烧焦痕迹,从而得名“焦尾琴”。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6:33
焦尾琴是由东汉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蔡邕制作成的。传说是蔡邕在隐居时候,用青铜木当柴火,青铜木没烧完,他就根据青铜木长短制作了一把琴,琴音也非常好听。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8:41
这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他在逃命途中,在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根据木料特性做成七弦琴,以为木头有烧焦的痕迹,刚好在琴尾,就取名为"焦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