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的文明史资料 急需!!!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19:0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5:39
以“天地之中”为基本理念汇聚于中岳嵩山的历史建筑群,集中分布在太室山、少室山周边40余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现存历史建筑367座。
此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嵩山历史建筑群包括太室阙和、少室阙、启母阙、嵩岳寺塔、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会善寺、嵩阳
书院、观星台等8组11项建筑,是我国历代礼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高水平的代表,充分体现了人类杰出的创造力和一种东方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突出成就。
嵩山历史建筑群各种建筑类型在中国建筑史和世界建筑史上均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有很多都是其所属建筑类型的最高代表,在建筑史以及宗教史、文化史、美术史上占据了多项“唯一”,是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也是当今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巨大财富。
保护嵩山历史建筑群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责任,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太室阙和
太室阙
太室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庙阙,是古代祭祀太室山神的重要实物见证,是中国古代祭祀礼制建筑的典范。
太室阙是中岳庙前身太室祠前的神道阙,位于太室山黄盖峰下中岳庙天中阁前600余米处的中轴线上,后来便成为历代中岳庙前导空间的重要建筑。
太室阙始建于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年),以青灰色块石砌筑,分为东西两阙,间距6.75米,相对如门,是太室祠的象征性大门。阙身平面呈长方形,上有出檐的四阿顶,为石质仿木结构,东西两阙分别由母阙和子阙组成,各通高3.96米、长2.13米、厚0.7米,子阙比母阙低1.31米。阙身四周雕饰有反映汉代社会风俗和信仰的画像,保存较好的有50余幅。
中岳庙
中岳庙位于太室山南麓,南距太室阙600米。其前身是太室祠,《汉书·武帝本纪》载:“其令祠官加增太室祠,禁无伐其草木。以山下三百户为之奉邑,名曰嵩高,独给祠,复亡所与。”五岳制度形成后,历代帝王不断增修扩建,并更名嵩岳庙。仅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到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有史可查的就有65位皇帝近200次亲至或遣使到嵩山中岳庙进行祭祀。
中岳庙历经重修,公元730年,唐玄宗李隆基加封中岳神为天中王,并下令依照汉武帝旧制,重新整修,扩建殿宇。公元964年又修行廊一百余间,并在庙内遍植松柏。现存建筑格局可以上溯到金代。
中岳庙依山而建,自南向北高差37米。太室阙是中岳庙的神道阙,通过长长的前导空间,到达庙内最重要的崇祀空间——中岳大殿;其个体建筑沿着纵轴均衡布局,左右对称,院落空间变化丰富。中岳庙南北长650米,东西宽166米,面积10.89公顷。庙中有殿、宫、楼、阁、亭、廊等建筑39座近400间。中轴线上共有建筑十一进,其中,峻极殿建在高台之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是供奉和祭祀中岳神的主殿,也是五岳中最大的殿宇。
完整的建筑布局使中岳庙成为一座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布局紧凑、色调和谐的庞大建筑群。
中岳庙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级别最高的礼制建筑群。个体建筑殿宇形制尊卑有序、等第分明,大殿巍峨壮丽,廊庑平淡简素,共同塑造了气势不凡的建筑群,体现着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群总体布局的深刻影响。不仅影响中国五岳中其他四岳祭祀建筑形制的形成,而且深刻影响了国家政权祭祀河渎的建筑规模和布局方式。
由太室阙和中岳庙构成的礼制建筑群,整体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古代祠庙建筑群空间处理的优秀范例,是古代山岳崇拜的实物见证。
少林寺建筑群
少林寺建筑群位于登封市区西北13公里处的少室山阴,现存历史建筑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和周边古塔等,其中初祖庵是寺僧为纪念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而营建的纪念性建筑,塔林为少林寺历代高僧的墓塔群。
少林寺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刹”,不仅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庭,还是中国武术最大流派——少林派的发源地,有“天下功夫出少林”的美誉,是一处禅、武结合的圣地。少林寺建筑群规模宏大,遥遥望去,红墙绿瓦,绿树掩映,呈现出“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清幽意境。
少林寺常住院
少林寺常住院坐北朝南,背依五乳峰,面对少室山,少溪河从门前潺潺流过。常住院山门距少溪河65米。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天竺僧人跋陀落迹传教而敕建少林寺。寺院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面积3.6公顷。
常住院中轴线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室、立雪亭、千佛殿等七进建筑,阶梯升高,高差22.61米。其明清建筑多为单檐琉璃瓦,硬山、歇山、庑殿间而有之,除千佛殿外,体量适中。千佛殿面阔七间,殿内墙壁满绘壁画达300多平方米,甚为珍贵。中轴线两侧有钟楼、鼓楼、六祖堂、紧那罗殿、东西寮房、文殊殿、普贤殿、白衣殿、地藏殿等附属建筑,其中白衣殿绘有少林拳谱、十三武僧救秦王、紧那罗御红巾等反映少林武术、历史的壁画。再外,西有塔院,东有禅堂、僧房等,常住院内还保有宋代释迦塔、下生弥勒佛塔,历代碑碣174品以及秦槐、树龄1500多年以上的银杏等古树名木,共同构成了一座深山之中僧人从事佛事活动、习武和生活的著名佛教寺院。
常住院内现存碑碣、壁画是少林寺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历史、文化、武术、宗教、建筑、书法、雕刻、美术乃至寺院与域外文化交流等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在佛教界有崇高地位;作为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在中国武术界享有盛名。
初祖庵
初祖庵位于少林寺常住院西北两公里处的龟背形山丘上,创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它背连五乳峰,周围丘涧环抱,陡崖绝壑,古木参天,北距五乳峰的达摩洞1800米,是为纪念达摩而建。
初祖庵院落南北长88.28米、东西宽38.72米,面积0.34公顷。中轴线上分布着山门、大殿、千佛阁等三座建筑,两侧有面壁亭、圣公圣母亭等。初祖庵大殿建于宋代,出檐深远,斗栱硕大,雕饰精美,反映出宋代木构建筑优美的造型和精致的工艺。
初祖庵大殿的建造年代与中国古代建筑科学巨著《营造法式》的成书年代相近,其斗栱、梁架、雕饰多与《营造法式》的制度相符合,是宋代木构建筑技术的重要例证,在木构、石雕方面的技术做法甚至可称为孤例,为今人理解《营造法式》提供了独特的实物展示。此外现在庵院中还保存有历史建筑5座,宋、金以后碑碣49余品,内还有唐代“六祖手植柏”等。
少林寺塔林
少林寺塔林为历代高僧的墓塔群,位于少林寺常住院以西280余米处的山坡上,占地面积1.99公顷,南临少溪河,北靠五乳峰,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这里古塔丛立,势如密林,故有“塔林”之称。塔林及周边地区保存唐、五代、宋、金、元、明、清7个朝代(689~1803年)的241座古塔。
塔林为人们展示了自唐以来不同时期墓塔造型、艺术风格的变化,表现出了历史上佛教禅宗文化与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少林寺塔林是中国现存古塔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塔群,被称为“古塔艺术博物馆”,是综合研究中国建筑发展史、雕刻艺术发展史和宗教发展史的实物资料宝库。
嵩阳书院
作为教育建筑的嵩阳书院创建于五代而盛于宋,是*、地方官学之外,硕儒、门徒聚集,宣教、研理的场所。嵩阳书院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其初创之举、初创之制是中国儒学教育的里程碑。
嵩阳书院位于嵩山太室山峻极峰下,坐北朝南,东、北、西三面峰峦环拱,溪水围合,南面开阔平缓,距双溪河165米。书院前身为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的嵩阳寺,唐高宗、武则天曾两次以嵩阳观为行宫,并加以营造,并更名为奉天宫。唐玄宗三年(744年),于此刻立《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周世宗改嵩阳观为太乙书院,建藏书楼、斋房,奠定了嵩阳书院作为著名教育场所的基础。南宋王应麟《玉海》把嵩阳书院与江西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河南睢阳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几经增建修补后,嵩阳书院规模逐渐扩大,布局日趋严整。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修建四边形重檐御碑亭,竖立乾隆所题“游嵩阳书院”诗碑。
嵩阳书院保存了传统书院的建筑格调,建筑选址、布局和形式兼备公共建筑和民居建筑特色。南北长128米、东西宽78米,占地面积9984平方米,保存清代建筑26座。沿中轴线布置五进院落,嵩阳书院建筑体量适中,青砖灰瓦,古朴雅致。另外,嵩阳书院还保存有东魏以后石刻15品、古树14株等文物遗存。嵩阳书院格局紧凑,功能完善,建筑完整保留至今,堪称书院明珠。
嵩阳书院在中国古代教育史、儒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当时的高等学府,书院吸引、聚集了名流学者前来讲经论道,同时吸取佛教寺庙讲经说法,五代后唐清泰年间(934-936年)便有进士庞式和学者舒元、道士杨纳等在此聚课生徒。五代以来,著名学者郑遨、种放、理学大师程颢、程颐曾在嵩阳书院讲学,院内尚存二程手植槐树,*家司马光曾在此撰写《资治通鉴》的部分章节。宋代以来,名儒种放、范仲淹、程颐、程颢、司马光、韩维、朱熹等人相继在此讲学,还培养出了吕蒙正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随着古代教育*的终结,书院教育制度已经消失,但嵩阳书院作为中国最早的传播儒家理学学说、祭祀儒家圣贤和举行考试的书院,对研究我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仍有不可替代的标本意义。作为历史纪念碑,其对于现代教育文化的意义也是重大而深远的。
少室阙
阙在中国是道路之门,礼仪之始,嵩山汉三阙是中国山岳祭祀建筑实物的可溯之根,历代君王将相、硕儒名士都是由此踏上对嵩山的顶礼膜拜的路途。中国现存石阙32座,其余29座均为个人墓阙,嵩山汉阙是仅存的国家级祭祀建筑用阙。
太室阙、少室阙与启母阙并称“汉三阙”。汉三阙作为极少的汉代建筑遗存,造型朴拙,既具有石构建筑的典型面貌,又在屋顶等细部上反映了木构建筑的若干特点。三阙之上200余幅画像和铭文十分精美,形态夸张,富有浪漫气息,其雕刻技法,主要是浅浮雕加阴线刻,以线写形,以形传神,用粗犷古拙的形象,显现出磅礴雄浑的气势,是汉代艺术家的大胆艺术创造,是雄大深沉的汉代艺术的集中反映。汉三阙的建筑形式和画像内容是研究建筑史、美术史和东汉社会史的珍贵资料。
中岳汉三阙不仅反映了阙与太室祠、少室山庙、启母庙的位置与环境关系,而且可以作为探究早期礼制建筑形制的依据。虽然中岳庙经历了自汉代至清代的复建、修缮,但是太室阙与中岳庙阙庙结合的建置、造阙的形式、画像内容与营造技术,突出地反映了汉代礼制建筑的初创制度。阙与神庙轴线基址关系的形成,汉三阙为中国唯一的现存例证。
少室阙是少室山庙前的神道阙,始建于汉安帝延光二年(123年),少室山庙现已无存。少室阙以青灰色块石砌筑,其结构和太室阙基本相同。少室阙东西两阙间距7.60米,相对如门,是少室山庙的象征性大门。东阙通高3.37米,西阙通高3.75米,各长2.12米,厚0.7米。阙身画像剥蚀较为严重,保存较完整的有60余幅。其中具有突出价值的画像有马戏、月宫图、蹴鞠等。阙铭为篆书,刚劲俊逸,和启母阙铭风格相同。
少室阙是古代祭祀少室山神的重要实物见证,也是中国古代祭祀礼制建筑的典范之一。
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为十二边形密檐式筒体结构砖塔,位于嵩岳寺内,背靠太室诸峰,西傍西灵台山,东依东灵台山,南面山坡漫缓开阔,数十里之外,即遥遥可望。寺东溪水潺潺,山清水秀,林木葱郁,环境清幽。嵩岳寺塔体量高大,外呈米*,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而建。
嵩岳寺原是北魏宣武帝的离宫,始建于北魏永平年间(508~511年)。现在的嵩岳寺塔院只是原嵩岳寺的一个部分,现存建筑除嵩岳寺塔外,还有大雄宝殿、伽蓝殿和六祖殿。现存嵩岳寺塔是该寺留存至今最具建筑艺术和景观价值的代表性建筑。另外,嵩岳寺内还有古槐、银杏等古树名木。
嵩岳寺塔是中国最早的、创造性地采用筒体结构的、唯一平面为十二边形的古塔。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塔,佛教鼎盛时期的北魏遗物嵩岳寺塔在公元6世纪初西域沙门大规模迁入的背景下建成,是佛教鼎盛时期的北魏遗物,在佛塔的类型上有极大的开创性,嵩岳寺塔为佛塔中密檐式塔的重要例证,从整体造型到细部雕饰均有明确的宗教文化含义,是佛教文化传播与演变在建筑上的重要体现。
嵩岳寺塔整体刚劲挺秀,细部制作精致质朴,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同时也表现出高超的造塔技术,成为高层筒体结构的先驱,堪称世界上最早的筒体结构建筑。
嵩岳寺塔优越的力学性能使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在《河南省古建筑调查笔记》中说:“后来的唐代方塔,如小雁塔、香积寺塔等,均脱胎于此……塔之内部,无塔心柱,足证唐砖塔平面,早已肇源北魏矣……自第二层以上,内室平面为八角形,足证八角形之建筑物,不始于唐。此于建筑史上,极为重要。”19世纪现代建筑开始出现筒体结构,至今仍被作为高层建筑首选的结构方式之一,该塔设计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启母阙
启母阙是启母庙前的神道阙,位于嵩山万岁峰下山坡上,西临崇福宫,东依浮丘峰,北距启母石190米。启母庙今已无存。据阙铭记载,颍川太守朱宠于汉安帝延光二年(123年)建造。
启母阙以青灰色块石砌筑,其结构和太室阙相同,东西两阙间距6.80米,相对如门,是启母庙的象征性大门。现存西阙高3.17米,东阙高3.18米,各长2.13米、厚0.7米。阙身画像保存较完整的有60余幅,具有突出价值的雕刻画面有夏禹化熊、启母化石、幻术、斗鸡等。启母阙的铭文为篆书,堂溪协撰写,字体俊逸刚劲,计35行,每行12字,是三阙铭记中保存较好者,内容主要是赞颂夏禹治水的功绩和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忘我精神。
会善寺
会善寺位于登封市区西北6公里处的太室山积翠峰下,左倚龙山,右傍虎山,林木葱郁,风光旖旎。北魏孝文帝时(471~499年),在此建造离宫。北魏灭亡后,离宫成为澄觉禅师精舍,遂成为佛教场所。隋开皇年间,隋文帝赐名会善寺。
会善寺是嵩山地区最著名的寺院之一,是古代嵩山地区僧人授戒中心,和少林寺、法王寺、嵩岳寺并称为嵩山四大寺院。著名高僧普寂、元珪、净藏、惟宽及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俗名张遂)等皆出自该寺。武则天游幸嵩山时,曾至会善寺拜访高僧道安禅师,并称之为老安国师。之后,僧一行、玄同在会善寺创建琉璃戒坛,成为当时全国三大戒坛之一和僧人受戒中心。
会善寺大殿是嵩山地区现存唯一的元代木结构建筑,虽经后世重修,仍不失其价值。是嵩山地区木结构建筑形式和做法历史演变的写真。
观星台
建于元代至元十三至十六年(l276~1279年)的科技建筑观星台,是中国古代天文观测中心,中国现存最古老、最杰出的天文建筑,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观测天象的建筑之一。其主体建筑观星台为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进行全国范围内天文观测所建。
观星台位于登封市东南15公里告成镇告成村,和周公测景台、周公庙等组成一座完整的院落。观星台是在古代测景台的基础上经过革新而创立的一种当时最先进的天文观测设施,形如覆斗,体型高大,灰砖砌筑,细腻挺拔,是保存完好的元代天文观测仪器。
公元前11世纪,周公姬旦在嵩山下的阳城(今告成)建立测景台。而郭守敬、王恂等人利用新型的圭表以及他发明的仰仪、简仪等仪器辛勤观测与推算,共同测得的天文数据空前精密,并在至元十八年(1281年)颁布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求得回归年周期为365.2425日,合365天5时49分12秒,其精确度与现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的《格里高利历》相当,并早了300年,与现代科学推算的回归年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相比,仅相差26秒,科学价值巨大,曾远播日本、朝鲜、越南。
观星台整座高台所用砖料坚固,砌筑十分精确,反映了13世纪中国科技建筑的建造水平,也是世界建筑史和科技史上的重要先驱作品。作为天文科技建筑的观星台建筑,是自公元前11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天文观测中心,是当今独特反映此类建筑初创制度的唯一现存见证。
相关链接
世界遗产
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世界遗产名录》。1999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中国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截至2008年7月,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有37处,其中文化遗产25项,自然遗产7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1项。
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级名胜,可受到“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招徕和组织国际游客进行游览活动。
由于申报“世界遗产”的国家和所报的项目越来越多,2002年6月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6次会议决定,今后审批世界遗产的条件将更加严格,一个国家一次只能提出一处申请,尚没有世界遗产景点的国家将享有优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