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鸟曹洪蔚阅读答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0:3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1:10
参*:
(1)A、C
(2)①这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处处设伏,情节发展的暗示性特别强。比如:盲眼老人“用父亲喊儿子般亲昵的口气‘捷儿、捷儿’地叫着那鸟儿”的时候,“他的心就像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一般,非常不安”等,都是在情节上的设伏和暗示。
②小说时时注意照应,不断呼应前文伏笔,前后情节由此有机有序的联结在一起,步步深入。如倒数第2段点明了“他”之所以“徘徊好久好久”“地震一般”“占有欲”的原因。在尾段,对于那张照片中“一个身强力壮的后生”的交代,照应前文对于“盲眼老人”的种种描写,也使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再起波澜,深化了主旨。
(3)【示例一】从职业道德的角度:小说主人公的放鸟举动看似荒诞,实则象征着非理性时代职业道德的苏醒和回归。作为一位法官,一向秉公执法,问心无愧,因为唯一错判、并且无人知晓内情的案件使他感到刻骨铭心的愧疚不安,但仍不失为一名好法官,合格的公务员。相比之下,现实中有多少人能做到恪尽职守,一丝不苟呢。小说在这一点上可以作为一面镜子,让我们反省自己的职业操守,更加认真的对待本职工作。
【示例二】从“社会良知”的角度: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通人良知上所遇到的煎熬,主人公是一个绝不允许自己背叛良知的人,想通过努力来减轻自身的罪责感。应该说,他的忏悔是真诚的,他的反思是极有现实意义的。小说在审视现实中某些灰暗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温暖的底色,让我们相信良知之可贵,不再冷漠,拒绝麻木,这也正是它能深深打动我们的重要原因。
【示例三】从人性(真善美)的角度:主人公“他”的忏悔之情来自人性的本原,是人类善良之心、真诚之心的体现,是人性的光彩与美丽。盲眼老人虽然失去儿子,孤苦伶仃,晚境凄凉,但他的爱鸟、送鸟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当中的最为可贵的善良、坚忍、无私与宽容。(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