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趣】的典故出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0:38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1:35
《文选》李善注:杨雄檄灵赋曰:世有黄公者,起於苍州,精神养性与道浮游。沧州趣盖即苍州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1:35
引首柳楷题“沧州趣”三字。后纸自识:“以水墨求山水,形似董巨尚矣。董巨於山水,若仓扁之用药,盖得其性而后求其形,则无不易矣。今之人皆号曰:'我学董巨',是求董巨而遗山水。予此卷又非敢梦董巨者也。后学沈周志”引首钤“煮石亭”印,款下钤“启南”、“石田”二印。
此图所绘沧州为明代属直隶河洵府的沧州,地处北方,沈周未曾到过,他只是表现山川之性和趣,故图名“沧州趣”。画面作平远布局,主要撷取江南水乡的景致,山丘逶迤,水面浩渺,坡岸伸展,杂树成林,一派南方山川秀丽风光。同时又融入了北方山峦雄阔之势,积叠的山石多尖峻的棱角,显得坚硬凝重,坡岸、平台亦转折尖直,棱角分明,其质地多呈北方石山的特征,无疑增添了山川的雄健宏阔气势。画法亦源自董巨,运用善于表现江南山水的披麻皴、点苔、圆润中锋和水墨渲染等技法,然运笔于中锋中时见外笔、侧锋,转折粗重,平台轮廓多整饬线条,细劲有力;披麻皴也变为研拂式的短笔皴,率意凝重;点苔亦墨深笔厚,圆横交错。总体笔墨形式刚柔相济,苍中带秀,既具董巨的秀润之韵,又呈较强的硬度和力感,恰当地表现了沈周心目中的沧州之趣。
后纸自题是对本图艺术表现的很好的注脚。意即作为文人画家所崇尚的前贤董源、巨然,描绘自然山水犹如名医仓扁用药,是先了解本性,后求其形状,于是无往而不易,必深得山水之真性情。倘一味摹仿董巨的笔墨形式,则仅得董巨之外表形貌,自然山水的真性情却丧失了,所谓“求董巨而遗山水”。沈周创作此画,即从表现自身所熟悉的自然山水出发,并着重揭示其本性和真趣,在此前提下才灵活运用董巨的笔墨,故虽自谓“予此卷又非敢梦董巨者也”,实则却深悟了董巨山水之妙并得其遗意。可见沈周对“师法古人”和“师法自然”两者的认识是相当辩证的,也是他卓然有成的原因之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1:36
汉武帝一生共有六个儿子,其中齐王刘闳早夭,巫蛊之祸中戾太子刘据丧命,昌邑哀王刘髆也在舅父李广利叛逃匈奴之后不久郁郁病死,武帝的继承人只能在他剩下的三个儿子中选择。
在这其中,三子燕王刘旦和四子广陵王刘胥都是另一位不得宠的李夫人所生。按年龄燕王居长,于是他从封国内派出一位使者,试探性地向武帝上书请求返回都城侍奉父亲。武帝大怒,认为有必要杀鸡给猴看,遂将倒霉的使者一刀两段。燕王没了指望,那么是不是就轮到广陵王刘胥了?
然而武帝另有安排。
大约是在后元元年(公元前88)正月的一天,在甘泉宫中养病的武帝刘彻召来画师,画了一副《周公负成王》图拿给群臣观看。众人这才大悟,明白了武帝的心思是想要册立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并将此图赐于霍光,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忍不住在心里羡慕年轻的钩弋夫人及她的家族将要一步登天。可是仅仅过了几天,甘泉宫里年轻的钩弋夫人便因一点小过而被刘彻送掖庭问罪,随即暴死,死后被小宦官草草葬于云阳。
刘彻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用当时他的话来说是担心“母壮子弱”,“恐女主颛恣乱国家”,为避免重蹈吕后覆辙,所以狠心将她处死,看来这位年轻貌美的赵钩弋实在是一位薄命红颜。可怜如花美眷,却含冤九泉。
但事实*又如何呢?如果刘彻真的只因为担心“母壮子弱”而以小过谴死钩弋,那人既已死,毕竟是后来的皇帝之母,为何身后事也如此淡薄?以至于后来刘弗陵都找不到生母遗骨。想来应该有更深的原因。而从史书简单的记载来看,这位年轻的赵钩弋也着实不是一位简单人物,所以当刘彻从巫蛊之祸中清醒后,对这位枕边人不得不产生怀疑。
首先从钩弋的入宫说起。她是齐国河间人,姓赵,没有留下名字,钩弋是她的称号。父亲因犯法被处以“宫刑”,做了宦官,任中黄门。应该是对对皇宫内幕有所了解,而且在宫中也可能有些关系。于是,在卫“巫蛊之祸”前几年,赵姑娘被武帝亲自选入宫中。她的入宫也充满着神话色彩,当时武帝巡行至河间,忽然有一个术士声称此地有祥云瑞蔼,显示必有奇女生长于斯。(只要不是迷信的人当然不可能相信,不过这时候的刘彻是对神仙方术迷到骨子里了)武帝听后立即下令就地寻访,果然找到了这个美丽的少女。然而她虽然相貌美丽,却因从小患病而双手紧握成拳,谁也没法让她伸展。武帝亲自去尝试为她掰拳。于是奇迹出现:这双手很轻易地恢复成了健康的模样,更奇怪的是在右手心里还紧紧地握着一只小小的玉钩。
这看起来的确是个奇迹,但想来只要有一点正常思维能力的现代人都能看出,这可能吗?一个迷信的皇帝用手一摸就能而张开从来也张不开的手,手里居然还藏着一枚玉钩,两个奇迹同时发生在一个人手中,这可能吗?当然可能,而且有两个可能,一个是骗子,一个她是圣母玛利亚的前身,可惜圣母玛利亚本身也是个谎言。而且当时*教中的那位圣母还没有出生呢。不过只要汉武帝相信就行了,果然,汉武帝是深信不疑,立即将纳入后宫,称做“拳夫人”。果然,拳夫人很快就怀上了身孕,太始三年(公元前94),她为六十三岁的刘彻生下了最小的孩子刘弗陵,并因此进封为婕妤,号钩弋夫人,小皇子也被称为“钩弋子”。赵钩弋夫人所生的刘弗陵生具异征,足足在母亲腹中稳呆了十四个月方才降世。这令武帝大喜过望:“昔闻尧十四月而生,今钩弋亦然。”立即将赵钩弋生子之处的宫门改名为“尧母门”。
如果说赵钩弋的入宫虽有欺骗成份,但也可能只是想骗得一场荣华富贵的话,那这个十四个月生子的谎言已经充分证明了她的野心。因为从医学角度说,胎儿超过十二个月就足够胎盘钙化,十四个月生下来的孩子会是个什么样子?最大的可能就是赵钩弋勾结内庭宦官修改了起居注,利用汉武帝年老迷信的事实,欺骗了他。而她所勾结的宦官应该就是在巫蛊之祸中最活跃的苏文。
而从宫门改为“尧母门”这一刻起,赵钩弋的目标已经直接指向长秋宫的卫皇后和东宫的太子刘据。此后巫蛊之祸发生,如果说江充构陷太子还是因为有旧怨的话,而苏文的极力参与就实在令人费解,因为作为一个宦官,苏文与刘据并无根本利害冲突,而且刘据是公认的宽厚仁慈的人,与江充有怨还想到和解,苏文与他并无旧怨,想来太子即位后也不会对他有什么危害。那他下死力的陷害只能说明他会因此得到极大的利益。那还能有谁会比现在的太子将来的皇帝能给他更多的好处呢?那应该就是本来不可能成为太子成为皇帝的人因为自己的帮助而成为太子成为皇帝,才能给自己超过想象的利益。那这个人选是谁呢?燕王刘旦和广陵王刘胥都不受宠,可以排除;昌邑王刘髆是李夫人所生,看起来最有可能,但一来由于他体弱多病,所以刘彻对他虽然宠爱,但并不对他抱希望,而且他身边还有舅舅李广利,更是位高权重,苏文肯定是争不过他的。那苏文联手的人已经很清楚了,那就是刘彻此时最宠的赵钩弋。而他们的计划也很明确,先利用李广利、江充等人之手陷害卫子夫与刘据,再利用机会扳倒李广利等人。
果然,巫蛊之祸,刘据、卫子夫及整个卫氏家族、公孙贺家族均遭灭顶之灾;但随即又发生的一幕令众人想象不到,但细究起来又顺理成章,当朝丞相刘屈氂与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密谋果然被一个宦官郭穰听得一清二楚(想象一下,全国最高文职长官与最高武将之间谋立太子的计划被一个皇帝身边的宦官轻易探知,奇怪吗?),于是刘、李灭族,昌邑王刘髆也彻底失去宠爱,不久就死去了。
这时,能令刘彻的满意的继承人就只有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了,虽然年纪小,却长得健壮俊秀,而且聪明伶俐非比寻常。刘彻对这个比孙子还小的幼儿爱如珍宝,而且下定决心要册立这孩子做自己的继承人。
然而此时的刘彻早已经不再是那个迷信方术、追求长生不老的刘彻了,巫蛊之祸后,他痛定思痛,以他那老辣的*手段,只要不犯老年痴呆症,自然就很清楚地看出了身边这个美艳的钩弋夫人的种种不合理之处以及在巫蛊之祸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但他不能追究,因为一旦追究,掀起滔天大案是小事,刘弗陵继位的合理性必然要受到质疑。所以赵钩弋不能留,但不能用她本人的罪行处死她,所以他很简单地找了一个借口:“母壮子弱”。
而当他用到了“母壮子弱”这个借口时,刘彻也将自己其它儿女的生母都统统除掉了——比之钩弋夫人,她们是真正的无辜者,而且由于她们的儿子始终没有做皇帝的福气,她们虽然同样是因为生下皇子而死,却死得更无声无息。而没有生皇子只生公主的妃嫔就更是无辜。也许是为了不留下任何一个能够充当刘弗陵养母的女人(小皇帝的养母当然也有可能被立为皇太后),所以就连公主们的母亲,他也没有轻易放过。而这血淋淋的一幕,只是在史书上留下了这样一句简单的记载:“诸为武帝生子者,无男女,其母无不谴死。(《史记》)”
钩弋夫人被杀的第二年(公元前87)二月,七十岁的刘彻在五祚宫卧病不起。乙丑日,他正式册立刘弗陵为太子。两天后他离开了人世,入葬茂陵。
随后,七岁的刘弗陵即皇帝位,是为汉昭帝。
汉昭帝追封母亲为皇后、皇太后,发兵二万为母亲兴建“云阳陵”,迁三千户守陵。传说迁葬之日异香十里,打开棺材看时,里面没有尸身,只有一只丝鞋。这自然是后人附会,事实是刘弗陵根本没找到生母的尸体。
昭帝随后又追封外祖父为顺成侯,迁陵户二百。赐姑妈赵君姁了二百万赏钱以及大宅奴婢。钩弋夫人的表兄弟姐妹们虽然没有谁晋爵升官,却也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但是,这一切,赵钩弋却是永远也看不到了。也许在她临死前的那一刻,她才明白,一个能对与自己有四十多年夫妻之情的卫子夫和三十多年父子之情的刘据都能痛下杀手的刘彻,又怎么可能在乎自己其他的亲人的性命呢。“机关算尽太聪明,终误了卿卿性命”,愿赌服输,这也许就是赵钩弋最终结局的评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