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不慈,子如何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20:42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2:18
父慈子孝天经地义,父不慈故而子不孝也无可厚非,因为孩子没有自己出生时就杜绝不良影响的能力,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个习(习惯)就是对父母及家庭环境的影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孩子天生都是可爱天真的,之所以后来人会走正道或歪路都是受所处环境影响,认知之后并坚持而产生的行为意识能力。所以在孩子小时候,父母必须采用规范自身来引导孩子的教育模式,也就是父必须慈,这样的结果将是一种良性互动,孩子自然在受到关爱的成长过程中心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这是自然产生的结果,也是良性互动,绝非刻意而为。
更不是现代社会强加给孩子的所谓必须孝顺,即使父不慈也要孝顺的错误观念,要让有心理创伤的孩子成为圣人的概率太小了,也太难了。那些在顺境中成长的孩子可能永远无法体会这些孩子的痛楚,呼吁社会能多理解他们。
要知道无论从古至今,无论大人孩子都是人,只要是人都毫无疑问需要得到最基本的人格尊重和理解,打骂孩子只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多一道伤疤而已,起不到任何的教育意义,充其量让他怕父母,而并非会有正常的父子亲情的沟通交流,更是很不明智的做法。
最后有个问题值得大家去反思:为什么父母不能做到慈爱?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能给他更多的爱和理解,反而在子女长大后社会大众去谴责没有被关爱的孩子不孝顺?有前因必有后果,这是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希望大家能不再追究后果,而去多关注如何提升前因的综合素质、教育能力的问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2:18
如何孝的问题,不是可以不孝,而是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来实现他的孝道。
比如对于一个疯子,我们要实行人道主义,那么对于父不慈,同样要实行孝道主义。
孝道本身是儒家道统的一个纲常,不是出于感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没有情面可讲。哥们再铁,也不能乱了规矩,跟孩子混在一起,没有当老大的样子。
这东西统治中国人几千年,好好的,说明它和科举制度培养*队伍一样是有效的。要不是因为五四,它们都能传承下来。用来治人治国,它们确实经过几千年锻炼,比那些新潮的思维可靠。
不过,洋鬼子和假洋鬼子们爱讲民主自由,他们治人治国的法门跟我们的孝道官道不一样。他们有点象道家,无为而治。对于我们来说,那叫黄老之术,汉高祖好象使过。可能因为老刘不是什么贵族出身。后来藏娇那位老大才改使大儒治民。虽然老二常说克己复礼,但是他的学生认为只要复到尊儒就可以了,不要复到原始社会。虽然老三觉得,大同才是实现最终目标,但是做工作还是不可能一出而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2:19
父不慈,子应该还是要孝。舜就是很好的例子,舜的父母和弟弟想把舜害死,但舜还是对父母孝顺对弟弟友爱,邻居都说舜的家人不好,但是舜说都好,舜的行为和德行感动了人们就还动物都感动了都来帮他干活。后来尧听到有这么孝的一个人就把王位让给了舜,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结了舜。所以像舜这样坏的父母与我们的父母比起来就差多了,之所谓,亲憎我,孝方贤。亲人对我不好,我们还孝顺父母,这才是难得可贵的。
参考资料:如果您的回答是从其他地方引用,请表明出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2:20
不慈,是父的事;不孝,是子的事。
各担各的责任,各尽各的义务,但并不能因为别人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而免除自己应做的责任和义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2:20
有个故事,说一个人和他的儿子一起把年老的老头子抬到山上。父说,我们回去把。子说,我们把框子带回去吧。
为什么?
将来,我还要抬你啊。
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哪怕无意识的影响,往往导致了儿子将来的。
切忌切忌,父不慈,子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