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抑制在我国的表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8:25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9:59
金融抑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呆滞的经济又*了资金的积累和对金融业发展的需求,制约着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我们的对策很明了,即是加快国内金融业的市场化,以适应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加快利率的市场化步伐
市场化,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但这并不影响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我们考虑,利率市场化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进行。
首先,将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利率全面放开,因为农信社已通过多年的利率浮动,积累了一定经验,放开后,农信社可根据其信贷资金的供给情况与客户协商利率。
其次,扩大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浮动幅度。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主要是城市中小企业,而叫喊资金紧张的也正是这部分企业,尤其是效益较差的中小企业。扩大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浮动幅度,可以将信贷资金配置到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减少对效益较差企业的贷款规模。
再次,适当扩大其他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为了逐步适应利率市场化,对各商业银行的贷款浮动权也要逐步扩大,增强其贷款过程中的灵活性。
最后,等关系理顺后全面实现利率的市场化。
提高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业市场化开放步伐较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不能适应。以国际收支中的资本项目为例,我国缺乏监管资本流动的监管机制,监管方法落后,监管预见性不够,一旦出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征兆,如果不进行管制,似乎还没有更有效的手段。所以,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尽快掌握与熟悉WTO规则,学习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监管策略,为金融业全面实现市场化做好准备。
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对待所有机构
我国划分金融机构,往往以所有制性质为标准,如人们常提的4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等。而且,在制定*过程中,也是采取了一系列有区别的*措施,如债转股、不良资产剥离以及较早实行的储蓄保值补贴等,都是尽可能地向国有金融倾斜,严重影响了非国有金融的发展,也不符合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化原则。WTO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国民待遇原则,讲的是要对外资企业给予与内资企业相同的待遇,事实上我国对不同的内资金融机构都采取了不同的待遇。要加快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必须按公司法,统一要求金融机构。
减少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性业务负担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对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性业务进行了分离,但并不彻底,部分商业性金融机构仍然承担着大量的*性业务。以商业银行为例,农业银行仍要负担扶贫贷款,而且在其业务中占比不小。农业银行所形成的不良资产中,绝大部分都是由这部分扶贫贷款引起的。另外,*还将其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偏好的意志,通过金融部门进行了体现。如对4大国有商业银行对国有大型企业的债务进行债转股等,当然,日常工作中还难免要求商业银行加大对国有企业的贷款等。深化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必须彻底分离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性业务,使商业性金融机构真正按商业化原则经营。
所谓金融抑制就是指*通过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这些手段包括*所采取的使金融价格发生扭曲的利率、汇率等在内的金融*和金融工具。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9:59
1 金融抑制
金融抑制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提出的。作为金融发展和金融深化的对立面,其理论核心是每个发展中国家的国内资本市场以及货币*和财政*是如何影响该市场运作的。把实际货币余额和物质资本的关系视作是互补的,即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将导致投资和总产出的增加。低的或负的实际存、贷款利率使实际货币余额很低。为了使*对货币体系的实际规模有实质性的影响,私人部门对实际存、贷款利率的反应必须是敏感的。
在金融抑制下,因为存款的实际收益很低,所以储蓄很低。由于银行不能根据风险程度决定利率。低的实际贷款利率吸引那些低收益和低风险项目,对生产性项目或高风险项目来说,要么得不到贷款,要么借助于信贷配给,而银行只能选择安全项目,从而使风险降低。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很难得到银行信贷,只好求助于非正式或场外市场,这样非正式的信贷市场就会产生。
2 金融抑制对我国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
企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来源。如果金融市场受到不适当的人为干预,各种类型的资金价格被扭曲,企业无法根据自身发展要求调整其资本结构达到最佳状态。企业融资能力受到损害,从而会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的金融抑制是从资金供给、资金价格、资金流动等方面影响企业融资能力的。
首先,*对利率的管制未影响居民储蓄,是以抑制资本市场为代价的。如果高通货膨胀导致了负利率,就会迫使居民在负利率下增加储蓄。在金融抑制下居民储蓄对利率变动缺乏弹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际存款利率水平有8年为负值,实际贷款水平也有7年为负值。但同期居民储蓄一直以30%左右的幅度增长。这是由于*在抑制信贷市场的同时,还抑制了资本市场,由于投资渠道少,居民不得不选择储蓄。这导致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极大地增加了银行和企业的破产风险。
其次,**利率,对不同类型的资金需求者实行价格歧视,导致了市场分割,由此产生出一块租金市场,租金的存在构成资金的漏损。另外,信贷市场抑制还导致了银行业兼顾利润最大化和*利益最大化双重目标。如向国有企业优惠贷款,由于现在国有企业效益普遍低,导致银行坏帐损失巨大,这部分坏帐损失也构成信贷市场的资金漏损。这样大量的资金流向直接非生产性活动,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最后,信贷市场上的价格管制和市场分割与*限定证券价格,扭曲了资本市场的发育。从狭义上理解,资本市场特指股票市场,是企业从事直接融资的重要场所。如果*过多考虑*利益,那么直接或间接管理就将转化为金融抑制,从而扭曲市场机制,最终伤害企业融资能力。我国资本市场的抑制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影响企业融资能力的:一方面,股权结构影响到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我国一直把国有企业作为上市公司的主要来源,并把国有股的份额看作是控制企业的唯一手段,导致了上市公司的畸型股权结构。国有股不流通,不能改进企业绩效,直接损害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另一方面,股票定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融资成本及证券市场上的资金流向。我国的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是在*的行政干预下进行的。由于*直接管制一级市场上的市盈率水平,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严重的低定价发行行为,这种低定价水平增加了企业直接融资成本。同时发行额度实行计划管理,两级审批制也增加了企业的直接融资成本。额度分配要考虑到各地方经济发展情况,顾及地区平衡等非经济因素。结果,企业为争额度,常常会花费大量资金进行包装、公关,从而增加了发行费用。
可见,金融抑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呆滞的经济又*了资金的积累和对金融业发展的需求,制约着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我们的对策很明了,进行以自由化为特征的金融*改革,以适应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论文天下 http://www.lunwentianxia.com/
参考资料:http://www.cqvip.com/qk/96443X/200505/20515812.html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20:00
她问起他的读书情况,搬出还挂着几颗红彤彤的相思枣,空气中弥漫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20:01
金融抑制,金融自由化和我国金融*改革的对策
摘 要: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形成,这就迫切要求我国金融*走出传统的*干预行为,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金融业的效率.本文从金融抑制的危害,盲目进行金融自由化的危害出发,论述我国现阶段金融*改革的对策———渐进的自由化过程.
一,金融抑制及其危害
1 金融抑制
金融抑制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提出的.作为金融发展和金融深化的对立面,其理论核心是每个发展中国家的国内资本市场以及货币*和财政*是如何影响该市场运作的.把实际货币余额和物质资本的关系视作是互补的,即实际货币余额的增加将导致投资和总产出的增加.低的或负的实际存,贷款利率使实际货币余额很低.为了使*对货币体系的实际规模有实质性的影响,私人部门对实际存,贷款利率的反应必须是敏感的.
在金融抑制下,因为存款的实际收益很低,所以储蓄很低.由于银行不能根据风险程度决定利率.低的实际贷款利率吸引那些低收益和低风险项目,对生产性项目或高风险项目来说,要么得不到贷款,要么借助于信贷配给,而银行只能选择安全项目,从而使风险降低.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很难得到银行信贷,只好求助于非正式或场外市场,这样非正式的信贷市场就会产生.
2 金融抑制对我国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
企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来源.如果金融市场受到不适当的人为干预,各种类型的资金价格被扭曲,企业无法根据自身发展要求调整其资本结构达到最佳状态.企业融资能力受到损害,从而会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的金融抑制是从资金供给,资金价格,资金流动等方面影响企业融资能力的.
首先,*对利率的管制未影响居民储蓄,是以抑制资本市场为代价的.如果高通货膨胀导致了负利率,就会迫使居民在负利率下增加储蓄.在金融抑制下居民储蓄对利率变动缺乏弹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际存款利率水平有8年为负值,实际贷款水平也有7年为负值.但同期居民储蓄一直以30%左右的幅度增长.这是由于*在抑制信贷市场的同时,还抑制了资本市场,由于投资渠道少,居民不得不选择储蓄.这导致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极大地增加了银行和企业的破产风险.
其次,**利率,对不同类型的资金需求者实行价格歧视,导致了市场分割,由此产生出一块租金市场,租金的存在构成资金的漏损.另外,信贷市场抑制还导致了银行业兼顾利润最大化和*利益最大化双重目标.如向国有企业优惠贷款,由于现在国有企业效益普遍低,导致银行坏帐损失巨大,这部分坏帐损失也构成信贷市场的资金漏损.这样大量的资金流向直接非生产性活动,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最后,信贷市场上的价格管制和市场分割与*限定证券价格,扭曲了资本市场的发育.从狭义上理解,资本市场特指股票市场,是企业从事直接融资的重要场所.如果*过多考虑*利益,那么直接或间接管理就将转化为金融抑制,从而扭曲市场机制,最终伤害企业融资能力.我国资本市场的抑制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影响企业融资能力的:一方面,股权结构影响到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我国一直把国有企业作为上市公司的主要来源,并把国有股的份额看作是控制企业的唯一手段,导致了上市公司的畸型股权结构.国有股不流通,不能改进企业绩效,直接损害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另一方面,股票定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融资成本及证券市场上的资金流向.我国的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是在*的行政干预下进行的.由于*直接管制一级市场上的市盈率水平,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严重的低定价发行行为,这种低定价水平增加了企业直接融资成本.同时发行额度实行计划管理,两级审批制也增加了企业的直接融资成本.额度分配要考虑到各地方经济发展情况,顾及地区平衡等非经济因素.结果,企业为争额度,常常会花费大量资金进行包装,公关,从而增加了发行费用.
可见,金融抑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呆滞的经济又*了资金的积累和对金融业发展的需求,制约着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我们的对策很明了,进行以自由化为特征的金融*改革,以适应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二,金融自由化及其危害
1 金融自由化
所谓金融自由化,是指80年代初西方国家普遍放松金融管制后出现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充分经营,公平竞争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价格自由化.即取消利率,汇率的*,同时放宽本国资本和金融机构进入外国市场的*.让金融商品的价格发挥市场调节作用.(2)业务自由化.即允许各类金融机构交叉业务,公平竞争.(3)市场自由化.即放松各类金融机构进入金融市场的*,完善金融市场的融资工具和技术.(4)资本流动自由化.即放宽外国资本,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市场的*.
在金融自由化的条件下,金融信息更具有公开性,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形成更为有效的价格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减少了产品间,银行间的资金流动障碍,从而使资源配置更接近最优化.因此,金融自由化改革对增进发展中国家现有金融市场效率,深化金融*以满足现实经济高效运行的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盲目进行金融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危害
金融自由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稍有不慎就会冲击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最终导致发展中国家出现经济衰退.1997年始于泰国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就是由金融自由化引发的.这次风暴给正在推行或将要推行金融自由化的国家提供了许多经验教训.
自1989年以来,泰国进行了一系列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的金融*改革.(1)取消利率管理制,实行利率的自由市场定价.(2)放宽对商业银行的*,准许商业银行扩充其业务范围,使商业银行逐步由分业制向全能制转换.(3)积极推动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企业筹资开辟新的渠道.(4)放宽外汇管制,解除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允许外国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在国内有限度地开展业务.
在推行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泰国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迅速发展,其中财务证券公司就90多家,所占资产为泰国金融资产总额的1/4.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能吸收存款,或向国外借款,或向居民发行短期票据.当汇率风险和流动风险积累过高就会爆发金融危机.在拓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时,*银行没有加强有效的金融监管,致使大量的资金盲目地介入房地产和证券市场,资产质量迅速恶化,金融机构呆帐剧增,形成高额不良资产,进而引发挤兑风潮,导致一批银行破产.在放宽对国际资本流动的*过程中,*银行没有加强对外资的合理引导,致使近几年外资的流入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达到了失控的地步.泰国1992年外债为200亿美元,到危机爆发前增加到9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而且外资中的1/4属于短期国际游资.这些短期游资都是以套汇为目的的,对一些国家的货币实行"投机性攻击",一旦得手,便能谋取暴利,给流入国和流出国的外汇和资本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结果,1997年7月泰国不得不取消了泰铢与美元联系,容许泰铢自由浮动.这使泰铢一落千丈,与美元的汇率损失约为50%的价值.泰国货币崩溃后,随之而来的是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货币的严重贬值及股市狂泻,爆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给这些国家的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具体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债务负担加重,企业不堪负重;货币危机导致金融业陷入困境;资本大量外流;失业增加;政局不稳.
东南亚经济危机给予我们的教训:一是发展中国家在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同时,不可放松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二是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制度前提缺少的情况下,企图以市场的力量推动金融发展,进而带动经济增长是不现实的.实行金融自由化必须有适当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基础,发展中国家开放金融市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三,我国金融*改革对策
我国金融改革经历了20年,这20年来我国金融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个行业面貌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在党的十五大以后,同经济*改革同步,金融*开始向更加深入方面展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形成,资本全球流动加快.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金融体系过程,同时也就是与国际金融体系接轨并溶入这个体系的过程.所以说,我国金融*改革的进程就是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统一.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金融很脆弱,竞争力不强.如果完全开放金融市场,必然会使国内经济面临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甚至发生金融危机.金融自由化不当发生金融危机,退回的损失不会比金融抑制对经济阻碍造成的损失小.所以,我国金融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金融自由化的过程应与市场发展的进程相适应,各类金融机构的改革应同步进行.自由化过程如果超过市场的承受力,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对必须进行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如果采取拖延*,不但不能避免或推迟金融风险,反而会导致新的市场扭曲.同时,如果金融市场改革不同步,对有的金融机构放松管制,而对有的金融机构仍进行严格管制,就会扭曲各类金融机构的竞争地位.金融当局只有通过高效地执行适当金融自由化策略,才能保证金融市场的发展.
第二,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与我国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相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应规范化与自由化并举.如果金融自由化步伐超出了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就会导致金融危机.只有加快改革金融*,包括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加强金融基础设施,促进专业化银行的商业化改造才能更好地推进金融自由化.真正做到金融市场发展与规范并举,当改革取消了对金融市场的行政干预时,市场约束力和功力机制要取而代之.
第三,国内金融自由化必须在金融约束之后,外部自由化必须在外贸自由化和国内金融自由化之后,金融*改革与发展是渐进的过程,从金融抑制到金融自由化必须经历金融约束的过程,金融约束指的是一组金融*,如对存款利率加以控制,对进入加以*和对来自资本市场的竞争加以*等.它突出了*在金融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金融约束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可适当减轻,直到过渡到金融自由化.随着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我国可逐步开放资本市场,在开放的同时应采取一些*措施和间接的资本控制,消除资本注入的消极影响,提高短期资本进入成本,减少短期资本涌入,避免资本大进大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这样才符合渐进式的改革思路.因此,部分地控制资本自由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我国金融自由化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