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读后感怎么写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4:5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8:01
读《我与地坛》,感觉史铁生的文字很安静,很沉寂,很萧瑟,却又很坦然。正如作者文中所写“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着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也许是因为缘分或者是别的什么,就这样作者摇着轮椅走进了地坛,一晃就是十五年。这十五年间,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她。
人生不如意十之*,挫折和意外往往不经意来到人们身边。人只有在失去后才会思考什么是拥有,只有在不幸过后,才能正视什么是挫折。
面对挫折和痛苦,有的人选择了终结生命,有人则选择坚强的活下去,而选择前者则是对生命
的漠视,选择后者才是对生命的尊重。
有多少人选择了亲手扼杀自己的生命: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自己的喉咙; 德国剧作家克莱斯特和陪伴着他的妻子一起自杀;中国当代诗人海子在留下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便卧轨自杀了„„这些事实让人触目惊心,追其根源是对生命的不负责,对生命的不重视,其留给世人的只有感叹和惋惜。
然而,双腿残废的史铁生却成了我们的生命教科书。
“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作者经常“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因为地坛,作者有幸收获了一份心灵的栖息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8:01
以前听过史铁生,听过张海迪,总觉得他们的文字不可能是像人们
所说的那样,有震撼力,有感染力。当读了《我与地坛》我才发现自己
之前的想法有多可笑,
我竟然用那么狭隘的思想去度量拥有不可计数读
者的作家。读了《我与地坛》我才明白铁生拥有的究竟是一种怎样深邃
的思想;究竟怎样的一种情怀;究竟怎样的一些经历才锻造了这样一个
能深入人心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