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都有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4:3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5:28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
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能在*、军事中占据主导地位,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史称:春秋五霸(霸,政之名,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迫协诸侯、把持其政)
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雒邑(今河南洛阳)以后,周王室更加衰微。从前是天子统帅和号令诸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如今,这些权力已逐渐转移到诸侯手中——“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各诸侯国内也出现了君臣逆位的现象——“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更甚至于一个诸侯国的大夫可以左右周王室的动向——“陪臣执国命”。铁农具的出现提升了生产力,大量井田之外的土地被开垦,这成为诸侯国强大的主要原因。周王朝建立在宗法制和井田制基础上的封建制度开始瓦解,出现了“礼坏乐崩”的动荡局面。王室、诸侯、卿大夫之间相互混战,天下大乱。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
《史记》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而《荀子·王霸》则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中学历史教科书兼顾两种说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5:29
这位朋友,你好
关于春秋五霸的问题,原创者孟子并未说明五霸具体是说哪五人,因此后人诸多猜测,单就战国及汉代至少已有四种不同的排列:
墨子、荀子称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为五霸;
《左传》、《史记》、应劭、赵岐以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为五霸;
《白虎通义》以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吴阖闾为五霸;
《汉书》颜师古注引江以齐桓、宋襄、晋文、秦穆、吴夫差为五霸。
在讨论春秋五霸之前,大家必须先搞清楚一个前提:在历史上是孟子最先提出“五霸”这个概念。而当时他的原话是“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孟子·告子下》),五霸的强权*是不符合儒家的“仁义”主张的。故有儒者论“春秋五霸,一霸不如一霸”之说。和后世不同,孟子当时提出这五霸来,是准备给他们来个大批判而不是为了给他们表功。所以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宋襄公会在五霸之列——如果要在春秋的众多盟主中选出5个来批判,这个将迟到的鄫国国君烹了去祭次睢之神的宋大脑袋绝对是首选。
但是对于后世来说,春秋五霸已经不是一种批判而是一种推崇。孟子如果有灵怕是会气的吐血。因为立论的不同,荀子解释孟子所称的五霸,和后世所推崇的五霸本就不应该是相同的五个人。
想平王东迁之初,存千二百国,见于春秋经传者,百有余国,会盟争伐者约十四国,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如果按照会盟诸侯者称霸,那称霸者大大不止五个。而如果是要周天子册封才算的话,则只有齐桓公、晋文公、勾践够格。桓公九合诸侯,文公有践土之盟,勾践有徐州之会,受过周天子册封为“伯”的也就这三个,凑不够五霸之数。
个人倒是认为春秋五霸这个提法在孟子说出来时未必有确实的所指,不过是因为先秦学者接受五行之说,其数尚五,因此凑出来的五霸。类似的还有“五色”,“五音”,“五味”,“五辛”等提法,可见在先秦时代的五字和三,六,九一样是虚数,未必有实指,所以按照文言文虚指的用法去理解这个五字就好了,实在不必去深究具体是哪五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5:29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