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问题和激励问题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4:43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5:56
激励的方法有报酬激励、目标激励、工作激励和文化激励四种。激励的原则是与目标想一致的原则、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按需激励的原则和激励的公正性原则。下面就会聚体及介绍这种激励的问题所带给员工的积极性以及他的一些优点。
1,激励可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绩效。
企业最关心的是什么?是绩效!企业有了好的绩效才能生存。企业要有较高的绩效水平就要求员工有较高的个人绩效水平。在企业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才能卓越的员工的绩效却低于一些才能明显不如自己的人。可见好的绩效水平不仅仅取决于员工的个人能力。
以往我国的企业过分强调员工的个人能力,认为企业效益完全由员工素质决定。其实,这个观点是非常片面的。从“绩效函数”(如下)我们可以看到,个人绩效还与激励水平、工作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激励水平也是工作行为表现的决定性因素。员工能力再高,如果没有工作积极性,也是不可能优良好的行为表现的。
P=f(M×Ab×E) P------个人工作绩效
M-----激励水平(积极性)
Ab----个人能力
E------工作环境
2,激励可以挖掘人的潜力,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挖掘员工潜力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的潜力只能发挥出20%——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他们的能力可发挥80%——90%。由此可见,激励是挖掘潜力的重要途径。索尼公司鼓励每一位员工对产品提出任何意见,由此,便有了随身听的诞生,这便是挖掘潜力非常成功的一个案例。
由此可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主旨的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企业管理中引入激励机制不仅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表现,更是迎接未来挑战的一剂良方。
二,激励是以员工需要为基础的
员工为什么可以被激励?怎样的激励才算是有效的激励?要弄清这些问题就必须了解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指个体由于某种重要东西的缺乏或被剥夺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机是由于他所体验的某种未满足的的需要或未达到的目标所引起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激励理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它把员工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各层次的需要可以相互转换。在众多的需要中有一种是对行为起决定作用的需要,称为优势需要。员工工作的动机正是为了达到需要的满足,尤其是优势需要的满足。只有需要达到满足,员工才有较高的积极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5:56
试论高校就业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试论高校就业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论文摘要:本次研究是运用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高校就业制度安排以及该制度结构中密切相关的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安排的变迁。解释了“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的高校就业制度变迁的动力问题,分析了路径依赖造成的户籍制度变迁的障碍问题,以及诱导性制度变迁对人事制度安排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就业制度;变迁;分析 制度是人们交换活动和发生联系的行为准则,它是由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选择和决定的,反过来又规定着人们的行为,决定了人们行为的特殊方式和社会特征。经济学家用制度这个术语时,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制度安排。制度安排的定义是管束特定行为模型和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不正式的。正式的制度如家庭、企业、医院、大学、*等等,价值、意识形态和习惯就是不正式的制度安排。高校就业制度是典型的正式制度。
高校就业制度是指国家为规范大学生就业行为,确保就业工作的有序进行,制订的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约束大学生就业的规则和程序的总称。我国高校就业制度变迁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计划分配阶段,高校实行国家统一招生,统一分配,学生在校的一切费用全由国家承担。第二阶段——双轨制阶段,高校招生存在两种形式,一是国家统一招生,统一分配;二是少数学生交费上学(委陪和自费生),学生自主择业。第三阶段——自主择业阶段,从1994年开始,全国高校逐步实行了本专科并轨招生、缴费上学,与之配套的就业制度实行国家*指导,学生自主择业。
在经济学的角度,任何一种制度,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如“降低交易成本”,“为经济提供服务”,“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提供激励机制”,“提供保险功能”等等。本次研究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分析高校就业制度的变迁,以及该制度结构中密切相关的户籍制度、人事制度的变迁。 一、大学生择业自主权的获得——制度变迁的信息问题和激励问题 从比较经济制度学的理论来说,任一制度都要解决两个问题:信息问题和激励问题。可以把制度中交易成本(本文中即为就业成本)分解为解决信息问题的成本和解决激励问题的成
1/3页
本,在这样的分解下可以很容易地说明交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信息成本。在新制度学派看来信息成本大于零是制度变迁的第一必要条件。
“统包统分”高校就业制度是指被高校录取的学生有干部指标,学生入学后有城市户口,享有一定的医疗补助,毕业后由*统一安排就业,即“统包统分,包当干部”制度。它是在当时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计划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在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缺乏,以重工业发展为导向的特殊时期,使得人才集中,统一调配,保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的需要,积极地促进了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统包统分”制度在市场经济*时代所暴露出来的弊端越来越多。首先是激励问题,大学生通过教育取得了人力资本,学生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是多元的(如国家、家庭、社会),国家作为当时主要的投资主体获得了大学生人力资本的产权,而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区别最终是以自身为载体,大学生作为人力资本的载体者是人力资本最终形成和决定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的关键,也是人力资本最终发挥作用的决定者。学生必须服从国家分配,没有选择单位的权力,学生人力资本的所有权没有制度保证,抑制了学生和学校适应市场的积极性。考上大学就获得了就业证,由此带来大学生的不思进取、能力不高而造成的教育浪费是一种激励问题引起的就业成本。
激励问题发生的成本归根到底是由信息问题引出的。在计划就业时代,信息成本为零,因为每个大学生都事先准确地知道毕业后将要发生的事情,国家会安排一切,没有不确定性。而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尤其是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使学生和用人单位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空间,当不确定性发生的时候,信息成本也就大于零,*承担了本应由大学生自身承担的就业成本与日俱增,制度变迁也就产生了。
新制度学派认为:制度变迁的终极动力在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缴费上学、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的实施,赋予了学生择业的权力,从制度上保证了学生人力资本的所有权,有利于个人在就业过程中获得利益。
2/3页
从1986年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即“中期改革方案”),直到1996年本科院校全部实行并轨招生、缴费上学、按新*进行运作,完成“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的高校就业制度,其变迁花了十年时间,期间主要是逐步完成了把就业成本、就业压力转承到毕业生自身,而*主要加强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培育和发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就业渠道和就业门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等。
3/3页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5:57
也就是说通过相关的资料和他的信息来进行处理问题的,这个结果应该是比较好,是非常不错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