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到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3:3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7:02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生命的特征:①新陈代谢②生长发育③遗传变异④应激性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
生物生物类型生命活动说明
艾滋病病毒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繁殖病毒在活细胞中繁殖
草履虫单细胞生物繁殖和运动单细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
人多细胞生物缩手反射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
繁殖、生长
和发育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和分化的基础上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都是在细胞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4. 除病毒之外,其它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因此,培养病毒要在活细胞中进行,不可用培养基。
二.生命系统的层次
1.生命系统的层次
结构
层次特点(概念)举例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心肌、上皮细胞
组织由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神经、肌肉、上皮组织
器官几种不同组织结合成的能完成某一生理功能的结构脑、脊髓、小肠
系统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种器官的组合神经、循环、消化系统
个体由若干个器官和系统协同完成复杂生命活动的单个生物。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一个个体人、龟、草履虫
种群一定自然区域内 ,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某区域内同种龟的所有个体
群落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构成一个群落某区域内的所有种群
生态系统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龟生活的水体生态系统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构成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2.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其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其中,细胞是能完整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层次。
3.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衣藻、大肠杆菌、变形虫、蓝藻、细菌、眼虫、酵母菌等,其单个细胞可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它既属于细胞这一层次,又属于个体这一层次。7.池塘中的所有鲤鱼是一个种群,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是一个群落,一个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是由多个种群组成。
4.植物的生命系统中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只没有系统、器官、组织这三个层次。
5.病毒、分子或原子不属于生命系统。
6.亲代将其遗传物质传给子代的途径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7.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
生命活动基础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细胞代谢
生长发育细胞增殖、分化
遗传与变异细胞内基因的传递与变化
8.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9.人的八大系统:消化、泌尿、内分泌、循环、运动、呼吸、神经、生殖系统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①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大小对物体大小的比例
②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这里放大的只是长度和宽度,不是面积或体积
2.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所以想要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的方向应一致(偏哪移哪),但显微镜下的物像不改变物体转动的时针方向
3.各类镜头特征比较
镜头种类长度放大倍数视野大小、明暗
物镜长大小而暗
短小大而亮
目镜长小大而亮
短大小而暗
所以,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视野大小、明暗成反比
4.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
先在低倍显微镜下寻找视野取镜与安放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底
2.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偏左
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2.选一较大的光圈,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的观察到明亮的视野
低倍镜下观察1.把所要观察的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装片的制作程序:擦拭载玻片→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取材→展平或涂匀→盖片→染色<滴入,吸水纸吸引>→观察)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装片为止(约0.5~1cm),眼睛应注视装片与物镜之间,以免压坏装片
3.左眼观察目镜,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
4.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物像清晰
高倍镜下观察1.移动装片将要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
2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3.调节光圈(较大的光圈、使用凹面镜)增加视野亮度
4.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禁止调节粗准焦螺旋)
5.放大倍数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①一行细胞数量----反比→放大倍数
②圆形视野范围内的细胞数量---反比-→ 放大倍数的平方
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1细胞内含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称为真核细胞,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
2.细胞内不含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称为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
3.真核细胞有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原核细胞只有一条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位置,这个区域被叫做拟核,所以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
4.细菌:杆、球、螺旋、弧(乳酸菌全称为乳酸杆菌,所以它也属于细菌)
真菌:食用菌(蘑菇、木耳等)、酵母菌、霉菌(青霉菌、曲霉菌等)
蓝藻:蓝球藻、颤藻、念球藻
5.蓝藻是一种原核生物,细胞质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是一种自养生物,宏观状态以水华和发菜的形式呈现
6.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本质区分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不
同
点大小较小(1μm~10μm)较大(10μm~100μm)
细胞质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叶绿素、液泡等
细胞核无染色体,有环状DNA分子,称为拟核有以DNA分子为主要成分的染色体
细胞壁有植物细胞有,动物细胞无
举例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氏体等动物、植物、真菌等
相同点1.都具有细胞器——核糖体以及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
2.都有与遗传关系密切的DNA分子
注:原核细胞除了支原体都由细胞壁,但高中一般不做要求,所以看见类似问题的答案以“有细胞壁”为准
7.病毒等非细胞生物,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
二.细胞学的建立
1.细胞学建立过程主要的科学家及成就
时间科学家重要发展
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法国的比夏揭示了人体在器官和组织水平的结构
1665年英国的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并命名为细胞
19世纪德国的施莱登、施旺细胞是构成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细胞通过*产生新细胞
2.细胞学的主要内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细胞学建立的意义:说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及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7:02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生命的特征:①新陈代谢②生长发育③遗传变异④应激性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
生物生物类型生命活动说明
艾滋病病毒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繁殖病毒在活细胞中繁殖
草履虫单细胞生物繁殖和运动单细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
人多细胞生物缩手反射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
繁殖、生长
和发育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和分化的基础上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都是在细胞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4. 除病毒之外,其它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因此,培养病毒要在活细胞中进行,不可用培养基。
二.生命系统的层次
1.生命系统的层次
结构
层次特点(概念)举例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心肌、上皮细胞
组织由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神经、肌肉、上皮组织
器官几种不同组织结合成的能完成某一生理功能的结构脑、脊髓、小肠
系统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种器官的组合神经、循环、消化系统
个体由若干个器官和系统协同完成复杂生命活动的单个生物。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一个个体人、龟、草履虫
种群一定自然区域内 ,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某区域内同种龟的所有个体
群落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构成一个群落某区域内的所有种群
生态系统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龟生活的水体生态系统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构成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2.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其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其中,细胞是能完整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层次。
3.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衣藻、大肠杆菌、变形虫、蓝藻、细菌、眼虫、酵母菌等,其单个细胞可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它既属于细胞这一层次,又属于个体这一层次。7.池塘中的所有鲤鱼是一个种群,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是一个群落,一个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是由多个种群组成。
4.植物的生命系统中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只没有系统、器官、组织这三个层次。
5.病毒、分子或原子不属于生命系统。
6.亲代将其遗传物质传给子代的途径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7.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
生命活动基础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细胞代谢
生长发育细胞增殖、分化
遗传与变异细胞内基因的传递与变化
8.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9.人的八大系统:消化、泌尿、内分泌、循环、运动、呼吸、神经、生殖系统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①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大小对物体大小的比例
②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这里放大的只是长度和宽度,不是面积或体积
2.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所以想要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的方向应一致(偏哪移哪),但显微镜下的物像不改变物体转动的时针方向
3.各类镜头特征比较
镜头种类长度放大倍数视野大小、明暗
物镜长大小而暗
短小大而亮
目镜长小大而亮
短大小而暗
所以,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视野大小、明暗成反比
4.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
先在低倍显微镜下寻找视野取镜与安放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底
2.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偏左
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2.选一较大的光圈,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的观察到明亮的视野
低倍镜下观察1.把所要观察的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装片的制作程序:擦拭载玻片→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取材→展平或涂匀→盖片→染色<滴入,吸水纸吸引>→观察)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装片为止(约0.5~1cm),眼睛应注视装片与物镜之间,以免压坏装片
3.左眼观察目镜,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
4.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物像清晰
高倍镜下观察1.移动装片将要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
2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3.调节光圈(较大的光圈、使用凹面镜)增加视野亮度
4.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禁止调节粗准焦螺旋)
5.放大倍数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①一行细胞数量----反比→放大倍数
②圆形视野范围内的细胞数量---反比-→ 放大倍数的平方
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1细胞内含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称为真核细胞,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
2.细胞内不含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称为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
3.真核细胞有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原核细胞只有一条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位置,这个区域被叫做拟核,所以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
4.细菌:杆、球、螺旋、弧(乳酸菌全称为乳酸杆菌,所以它也属于细菌)
真菌:食用菌(蘑菇、木耳等)、酵母菌、霉菌(青霉菌、曲霉菌等)
蓝藻:蓝球藻、颤藻、念球藻
5.蓝藻是一种原核生物,细胞质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是一种自养生物,宏观状态以水华和发菜的形式呈现
6.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本质区分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不
同
点大小较小(1μm~10μm)较大(10μm~100μm)
细胞质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叶绿素、液泡等
细胞核无染色体,有环状DNA分子,称为拟核有以DNA分子为主要成分的染色体
细胞壁有植物细胞有,动物细胞无
举例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氏体等动物、植物、真菌等
相同点1.都具有细胞器——核糖体以及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
2.都有与遗传关系密切的DNA分子
注:原核细胞除了支原体都由细胞壁,但高中一般不做要求,所以看见类似问题的答案以“有细胞壁”为准
7.病毒等非细胞生物,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
二.细胞学的建立
1.细胞学建立过程主要的科学家及成就
时间科学家重要发展
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法国的比夏揭示了人体在器官和组织水平的结构
1665年英国的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并命名为细胞
19世纪德国的施莱登、施旺细胞是构成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细胞通过*产生新细胞
2.细胞学的主要内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细胞学建立的意义:说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及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7:02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生命的特征:①新陈代谢②生长发育③遗传变异④应激性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
生物生物类型生命活动说明
艾滋病病毒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繁殖病毒在活细胞中繁殖
草履虫单细胞生物繁殖和运动单细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
人多细胞生物缩手反射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
繁殖、生长
和发育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和分化的基础上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都是在细胞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4. 除病毒之外,其它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因此,培养病毒要在活细胞中进行,不可用培养基。
二.生命系统的层次
1.生命系统的层次
结构
层次特点(概念)举例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心肌、上皮细胞
组织由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神经、肌肉、上皮组织
器官几种不同组织结合成的能完成某一生理功能的结构脑、脊髓、小肠
系统能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种器官的组合神经、循环、消化系统
个体由若干个器官和系统协同完成复杂生命活动的单个生物。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一个个体人、龟、草履虫
种群一定自然区域内 ,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某区域内同种龟的所有个体
群落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构成一个群落某区域内的所有种群
生态系统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龟生活的水体生态系统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构成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2.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其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其中,细胞是能完整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层次。
3.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衣藻、大肠杆菌、变形虫、蓝藻、细菌、眼虫、酵母菌等,其单个细胞可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它既属于细胞这一层次,又属于个体这一层次。7.池塘中的所有鲤鱼是一个种群,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是一个群落,一个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是由多个种群组成。
4.植物的生命系统中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只没有系统、器官、组织这三个层次。
5.病毒、分子或原子不属于生命系统。
6.亲代将其遗传物质传给子代的途径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7.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
生命活动基础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细胞代谢
生长发育细胞增殖、分化
遗传与变异细胞内基因的传递与变化
8.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9.人的八大系统:消化、泌尿、内分泌、循环、运动、呼吸、神经、生殖系统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①放大倍数是指物像的大小对物体大小的比例
②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这里放大的只是长度和宽度,不是面积或体积
2.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所以想要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的方向应一致(偏哪移哪),但显微镜下的物像不改变物体转动的时针方向
3.各类镜头特征比较
镜头种类长度放大倍数视野大小、明暗
物镜长大小而暗
短小大而亮
目镜长小大而亮
短大小而暗
所以,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视野大小、明暗成反比
4.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
先在低倍显微镜下寻找视野取镜与安放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底
2.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偏左
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2.选一较大的光圈,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的观察到明亮的视野
低倍镜下观察1.把所要观察的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装片的制作程序:擦拭载玻片→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取材→展平或涂匀→盖片→染色<滴入,吸水纸吸引>→观察)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装片为止(约0.5~1cm),眼睛应注视装片与物镜之间,以免压坏装片
3.左眼观察目镜,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
4.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物像清晰
高倍镜下观察1.移动装片将要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
2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3.调节光圈(较大的光圈、使用凹面镜)增加视野亮度
4.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禁止调节粗准焦螺旋)
5.放大倍数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①一行细胞数量----反比→放大倍数
②圆形视野范围内的细胞数量---反比-→ 放大倍数的平方
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1细胞内含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称为真核细胞,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真核生物
2.细胞内不含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称为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做原核生物
3.真核细胞有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原核细胞只有一条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位置,这个区域被叫做拟核,所以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
4.细菌:杆、球、螺旋、弧(乳酸菌全称为乳酸杆菌,所以它也属于细菌)
真菌:食用菌(蘑菇、木耳等)、酵母菌、霉菌(青霉菌、曲霉菌等)
蓝藻:蓝球藻、颤藻、念球藻
5.蓝藻是一种原核生物,细胞质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是一种自养生物,宏观状态以水华和发菜的形式呈现
6.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本质区分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不
同
点大小较小(1μm~10μm)较大(10μm~100μm)
细胞质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叶绿素、液泡等
细胞核无染色体,有环状DNA分子,称为拟核有以DNA分子为主要成分的染色体
细胞壁有植物细胞有,动物细胞无
举例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氏体等动物、植物、真菌等
相同点1.都具有细胞器——核糖体以及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
2.都有与遗传关系密切的DNA分子
注:原核细胞除了支原体都由细胞壁,但高中一般不做要求,所以看见类似问题的答案以“有细胞壁”为准
7.病毒等非细胞生物,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
二.细胞学的建立
1.细胞学建立过程主要的科学家及成就
时间科学家重要发展
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法国的比夏揭示了人体在器官和组织水平的结构
1665年英国的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并命名为细胞
19世纪德国的施莱登、施旺细胞是构成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细胞通过*产生新细胞
2.细胞学的主要内容: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细胞学建立的意义:说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及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