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学生早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6:0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5:12
从"早恋"的自身属性来看如果从心理学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早恋,我们发现早恋具有如下特征:(1)早恋的发展性特征: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从少年的懵懂无知,到青少年的情窦初开,到青年的恋爱婚姻,这都是一种发展,是一种认知的改变,是一种心理的成熟。早恋的发生实际上是青少年生理与心理成熟的标志,是对性意识的明晰和体验的结果、是个体发展的一种现象。
性意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无知期,即对两性之间的关系一无所知的时期;第二阶段为朦胧期,两*往发生变化,开始对异性有些朦胧的好感;第三阶段是敏感期,主要指中学阶段的学生能够明晰地感觉到对异性的好感,愿意和异性相处,并出现一些特殊的心理感受,产生一些微妙的行为变化。"早恋"即发生于这个时期。第四阶段是在经济及生活独立之后的恋爱婚姻阶段。 中学生正处于性敏感期,渴望与异性的交往,并通过与异性的交往达到智力与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互补。因此,男女学生的吸引是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过程,早恋对学生来讲,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都是一种心理体验与发展。
(2)早恋的互动性特征:这种互动有两层含义:其一,"早恋"是男生女生双方情感、行为互动的过程。包含了理智与情感互动;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互动等。其二,亲子互动、师生互动、朋友互动等因素都会影响"早恋"的发生。如果亲子间多一些情感沟通与挚诚,师生间多一些理解与关注,朋友间多一些理性的交流与支持,早恋的发生率就会降低。可以说父母的态度、教师的评价、同学的理解影响到早恋的发生与发展。社会不良的氛围、学校引导不当、家长过于强制,朋友、同学的不恰当关注都会增加早恋的发生率。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早恋是社会、学校、家长、朋友与同学这个群体互动的结果。同样,早恋问题的解决也需要这个群体的良性互动。
从早恋的自身属性来看,"早恋"过程,并非恋爱双方所能把握的,而是中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及当事人与所外环境互动共创的一个青春成长的过程。
二、从早恋与爱情的区别来看:中学生异性之间的感情经历往往是处于一种把异性理想化、为排解性压力,表现出的朦胧、不确定的*意识。他们彼此依恋虽有强烈的感*彩,但多半是对友谊的需求、对异性的好奇、又加上诸多自身浪漫和幻想的多重混合的心理活动。虽说这种恋情与成熟的爱情同样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情感表现,但与真实的爱情相比,有以下一些特点:1、早恋的不持久性:目前校园内出现的早恋大多数都是难以持久,缺少承诺,即使有承诺也是无法实现的,大多是没有结果的。
2、早恋的盲目性:许多中学生早恋的事例中,男孩与女孩之间的早恋多半是不理智、不成熟的选择,又加进了自己的幻想和情绪冲动,更容易造成过度狂热,从而影响学习,这一点在女孩子方面表现更为明显。
3、早恋的偏激性:早恋在遇到波折时――例如对方感情转移、争吵、分离等情况时,易于产生偏激行为,如殉情、恶性报复、离家出走、患忧郁症、甚至自报自弃、自杀等。
4、早恋的危害性:早恋发于青春期,是心理躁动时期,此时被一种朦胧的*意识主导,中学生缺乏必要的性知识和理智,自我约束力较弱,有可能在一时的性冲动之下发生并非心理所愿的性关系,更难以承担这种关系造成的怀孕、堕胎的严重后果。
早恋主要是与中学生的易冲动、缺乏理智的发展特点有关,因此成年人的指导及环境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可见,早恋的发生并非一个简单的个人作用的过程,如果将所有责任推到当事人身上,并兴师问罪,效果必然是不理想的。而我国的"早恋"一词本身具有批判的意味,是成年人对中学生异*往产生恋情现象的反省式、演绎式、批判式的定性表述。这个概念将*的主观看法包含在内,忽视了早恋的发展性特征,也忽视了社会、家长、学校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如果频繁地采用早恋一词,人们会习惯性地将早恋的主要原因归结在中学生的身上,而没有一个真正的思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5:13
呵呵,应该是觉得有趣,好玩吧,不觉得现在世界很无聊吗。。总不能像古时候的女子,男子一样啊,女的矜持到*,男的基本全是*啊。那样的话,这个世界就一点意思都 没了啊,那时候不会很无聊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5:13
新奇,对什么都好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5:14
好奇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