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龙城飞将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6:0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4:40
“龙城”指奇袭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卫青李广,更多的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一种可信说法认为‘龙城飞将’指首次出兵就以飞速夜袭匈奴的祭天圣地龙城,在心理上大破对手锐气,其意义更在于打响了汉对匈奴反败为胜的第一仗。另一种说法认为“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但李广从未到过龙城)。所以“龙城飞将”其实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4:40
这个"将"是指将军李广,但。“龙城飞将”并不单指李广一人,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这是唐代王昌龄的一首七言绝句。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来自龙城天水的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天水,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单指李广一人,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4:41
飞将军李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4:42
龙城飞将指的是李广,为何呢
第一点,历史的痕迹。,说话嘛要讲证据,不要见人就说龙城指卫青,龙城指卫青,不要干吼,不然就失去理智了。飞将军的名号,历史多次记录,都是指李广,而龙城指代卫青,从未见与于史料,
第二点,文学的记载。在唐代,龙城和李广是连用的,是固定用典。而且代表的都是边关,
南朝吴均《战城南》写道:忽值胡关静,匈奴遂两分。天山已半出,龙城无片云。汉世平如此,何用李将军。
温庭筠《伤将军》写道: 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侯印不闻封李广,别人丘垄似天山。
如果这里还不明显,看下面。
常建《塞下》 写道:铁马胡裘出汉营,分麾百道救龙城。左贤未遁旌(斩)竿折,过在将军不在兵
写出了汉家营帐的军队,是去救龙城情景,常年守边,七任太守的自然是李广。
第三点,历史的功绩。 李广守艰苦边疆四十多年,把一生都献给祖国的事业,劳苦功高,威震匈奴,纵观李广一生,都是在边关防御,数十年如一日,往来如飞,再加上箭法了得,多次在短兵相接中,威震敌胆,大小70余战,胜多败少,被匈奴人称呼为飞将军。当时的敌人都给了他如此的尊重和评价,可见名声显赫,。他拿着自己的性命保卫我们的子民,让百姓安居乐业,被敌人高度赞扬,这样一个为国为民的人,却被我们自己人嘲笑讽刺,这是一种悲哀。
第四点,古代的忌讳 。写诗的是王昌龄,唐朝的官。李世民是李虎的后代,李虎是李蒿的后代,重点来了,李蒿自称汉飞将军李广的后代,王昌龄是唐朝的官,你说龙城飞将说的是谁? 唐代人说龙城,一定是唐朝皇族的发祥地,即甘肃天水,而不能说外国的某个地方是龙城,那是犯了忌讳的,要说也只能在龙上加草字头(茏),所以区别很大,不能以同音来混淆,
第五点,写作的背景。秦时明月汉时关,说的是大汉帝国的边境,并没有说到匈奴的境内,诗人是到达李广驻守过边关,看到百姓流离失所,因此才发出的感叹,诗人并没有到达匈奴境内,更不知道有那里什么城,
第六点,天才般的防御。诗中讲的是防御,并不是进攻, 从诗中联想?假如飞将还在龙城驻守!匈奴就过不了阴山! 诗句的意思就是守住边塞,让胡人无法南下,并没说打败,消灭之类的。 不教胡马度阴山,很显然,一个是侵略者,一个是防守者,对位李广没问题。
第七点,唐人的态度。一将功成万骨枯。苟能制欺凌,岂在多杀伤。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不仅仅是唐人的态度,也是中国自古以来主流的观点——反对战争。多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想问题,(李广)遂引刀自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老壮皆为垂泣。这就是汉书中,百姓的评价。
第八点,诗中的讲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从秦代到汉再到唐代,战争一直延续着,,,战争苦啊,,“万里长征”指西汉李广利西征万里之遥的大宛,绝大多数将士没有回来。王昌龄同时期的高仙芝西征万里之遥的黑衣大食,很多将士也没有回来,。“人未还”使人联想到远征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李广比喻唐代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镇守边荒,不惜为国捐躯的永久战斗精神。这里立意明确——反对对战争的,崇尚和平,注重防守,不侵他国,他国也休想侵入我国, 这是诗中的主旨意。
第九点,混淆的概念,卫青奇袭的是茏城,不是龙城,个别人以同音来混淆,这是可耻的,但是卫青在时,匈奴依然攻杀侵略汉朝侵犯,所以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一关,卫青就过不去。
第十点,无中的生有。现在人喜欢联想,卫青袭击匈奴的茏城,他硬是联想到大汉龙城。龙城不指带任何人,他硬是联想到卫青,诗人都不敢说的,他就替诗人说了,飞将指的是李广,他硬说飞将指的是卫青,诗中只有一个唯一典故"飞将",他硬是联想到不沾边的匈奴茏城去,这些无从考据的东西,被他说的头头是道,笑喷我了,这样会联想的人,不去当科幻家可惜了,
第十一点,唐代的地理。 大家误判了古代地理,误读了唐代历史。古代的阴山,非内蒙古河套平原北部的大青山,更不是甘肃某地,而是今天的燕山北脉,即七老图山。这里是汉唐关塞,历代为中原与北方草原的天堑,诗中"出塞"的塞,即指这个关山,即阴山。而龙城也非在我国西北地区,而是在上述阴山脚下的右北平郡,这也是曹操北征乌桓,路过的平刚古城,此地为今天内蒙古宁城县的黑城古遗址。汉飞将军李广戍边就在此地,此诗和其他人联系,更是天方夜谭,。
第十二点说,搞笑的论断。说龙城飞将是卫青的,主要是三个理论。一个是王昌龄是卫青粉,所以不可能写李广。这个就比较好笑了,我喜欢中餐,难道就不可以吃吃土耳其菜吗?。第二,飞将不是飞将军,这种白马非马的笑话,我就不多说了。第三,至于说飞将军等于逃跑如飞,我只能说少看点网文,多看点史料,不管是史记还是汉书,不要当无脑青年。第四点,排除第十一点,如果是说现在阴山,那么云中郡和代郡的北方,就可以直达阴山,李广就在这些地方都守过,四十年生涯,你说他到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