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30 19: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4 02:35
饮用水氯化消毒的目的是杀灭致病微生物。
氯化消毒是指用氯或氯制剂进行饮用水消毒的一种方法,其中氯制剂主要有液氯、漂白粉、漂白粉精、有机氯制剂等。天然水由于受到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而含有各种微生物,其中包括能致病的细菌性病原微生物和病毒性病原微生物。消毒的目的就是杀灭致病微生物,防止水致疾病的传播。
在氯化消毒杀灭水中病原微生物的同时,氯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产生一系列氯的副产物。氯化副产物中非挥发性卤代有机物有卤乙腈、卤乙酸、卤代酚、卤代酮和卤代醛等。
饮用水氯化消毒的方法
1、液氯消毒
液氯消毒法是将液氯汽化后通过加氯机投入水中完成氧化和消毒的方法。其特点是液氯成本低、工艺成熟、效果稳定可靠。这种方法的持续灭菌能力,让它成为现今水处理行业里比较常用的工艺。
2、次氯酸纳消毒
次氯酸钠消毒尽管溶液毒性小,但是和液氯消毒法相比安全性较高,不过其缺点是稳定性弱,贮存时间短,容易变质,可能生成无机副产物。
3、氯胺消毒
氯胺消毒法是氯和氨反应生成一氯胺和二氯胺以完成氧化和消毒的方法。在消毒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一氯胺和二氯胺。此方法消毒副产物较少,水的口感和色度较好,稳定性较高、持续时间长,管网余氯有保证,适宜长距离输水的水厂。但氯胺是弱氧化剂,效果相对较弱,需要较高浓度和较长接触时间,而且需要加氨,操作复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氯化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