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的内涵和重要意义.(500字以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5:3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1:23
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决策。深刻地认识、正确地理解、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是我们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的前提。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治党理论,也是治国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2000年春天最初提出,当时着重强调的是要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主题。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直接表述来看,也是对中国*党自身的要求。那么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治党理论,也是治国理论呢?
1、从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担负的历史责任来看,中国*党是执政党,今天的中国*党已实现了两个转变:即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的转变;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向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的转变。这两大转变,不仅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如何领导好国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由这个历史特点和现实状况,决定了“治国必先治党”,而治党归根结底也是为了治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反映了这个历史特点,即由治党及至治国。
2、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来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特别是对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其内容不仅包括党的建设问题,而且涵盖了经济、*、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这些内容,从*宣传部编写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十八个部分100条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到。
3、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看,这三个基本点,虽然是对党提出的要求,但所论及的具体内容,无不是治国的根本问题。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讲作为执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各项工作,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进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落后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讲作为执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愚昧不是社会主义,封闭不是社会主义。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讲作为执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各项工作,必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文化利益。
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就是通过党的自身建设,通过党的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领导国家经济昌盛、文化繁荣、人民富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中国*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始终致力于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在实践中探索着夺取*胜利、实现国家富强的道路。同时,创造一个又一个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换言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同志都为我们作出了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
——马克思、恩格斯广泛研究前人的思想材料,批判地吸收前人的(如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哲学,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而形成超越前人的学说,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创建了科学的思想体系。具体地说,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世界和分析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为我们指明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实现*主义,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列宁揭示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首先获得成功,并且领导十月*取得了胜利。列宁晚年对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学习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曾作了深入的思考,关于新经济*的一些著作,至今仍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中国*取得了胜利,并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同志延安时期摆脱了来自党内、*国际的教条主义、形而上学思想的困扰和束缚,写下了一系列切合中国*实际的光辉篇章)。
——*同志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同志关于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用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一国两制”等理论,我们都是经历过、很熟悉的。可以说,*同志总结了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开始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深入、系统的思考和实践,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那么,我们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成果,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赋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个基本点尽管过去都有论述,但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以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作为“三位一体”的完整思想提出,并上升到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的高度,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讲过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高度概括的形式,表达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由先进生产力决定、由先进文化引导和由人民群众推动的基本原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和*党人的最终奋斗目标指明了途径。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主义,然而,实现*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肤浅,党的方针*和工作一度陷入了不切实际的空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于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要求从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又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脚踏实地,瞄准目标,锲而不舍,不断前进。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本质要求,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立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各项工作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这些重要理论观点,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提出了全面要求。
因此,我们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思想、*理论是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解决不同的历史主题的科学理论,但又是同“根”同“脉”、一脉相承的,这个“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这个“根”就是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三、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我们在前面说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特别是对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强调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与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一脉相承,又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所以,我们今天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要进一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很好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我们的工作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具体到学校工作,就是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等,以提高我们的思想水平和办学水平。
关于加强思想建设,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查找我们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上存在的一些差距和问题,在年初的中层干部会上我已联系实际谈了一些想法,今天再用一点时间谈谈如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问题。
实事求是,是*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最集中的中国化表述,是我们党的最宝贵的思想财富。党的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就成功;什么时候我们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就失败。这个道理,对一个政党是这样,对一个人也是这样。
实事求是,讲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要始终坚持更难。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要始终遵循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需要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水平,需要有深入实际、永不骄躁的作风和素养,需要有敢讲真话、光明磊落的胆略和情操。
1、遵循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是’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的这段话,对实事求是的内涵作了最简洁、明快、清楚的阐述,也为我们贯彻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指引了方向。
要研究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找出规律性,就必须认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立场和方法。客观事物给人的直观反映都是相同的,是用静止的、孤立的、外部的、片面的眼光去看待,还是用运动(发展)的、联系的、内在的、全面的眼光去分析,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的最根本的区别,也是我们今天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的最主要的内容和最根本的任务。
2、遵循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努力保持深入实际、永不骄躁的作风和素养。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首要的一条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从主观的愿望、从感想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并不是不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而恰恰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面临的实际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克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最根本的是必须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客观世界是复杂的。在工作中,我们也经常体会到,许多事情并不是通过一次调查研究就能搞清楚、得出结论的。因此,坚持实事求是,不仅需要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还要有持之以恒、不求虚华的良好心态和素养,要以客观的、科学的方法“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分析事物,找到正确的答案。
作为领导干部,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就是在事业顺利、工作顺手、威信增高的情况下如何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始终不渝地坚持实事求是的问题。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往往事业顺利了,凭经验、感觉办事的思想苗头就出来了;工作熟悉了,拍脑袋拿主意的现象就增加了;威信提高了,好话、顺耳的话就多了,深入下去多听听不同的意见就少了。这些情况和现象是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大敌,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也是有过惨痛教训的,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3、遵循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具备敢讲真话、光明磊落的*胆略和品质。
真理是客观的。发现真理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真理有时更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为,认识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由于受客观条件的*,由于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客观事物自然会有不同的认识。这种不同的认识,有时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影响对实事求是的追求和坚持。
当面对这种压力和影响时,要真正做到陈云所说的“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有时是艰难的,需要*党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胆忠心,需要不计个人得失、光明磊落、敢于坚持真理的高尚情操和*胆略,应该说,这也是我们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