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8:0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8:43
却说那个董卓进入朝廷,掌握大权,为所欲为,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当时的荆州刺史丁原就是其中之一。有一天,丁原带领自己的军队在城外向董卓开战。董卓十分生气,带领手下李儒等人出去迎战,这时就已经注意到丁原身边的猛将吕布。丁原一见董卓,就指着来骂:“国家现在遭遇不幸,太监把弄朝政,导致万民荼毒,人人受害。你董卓没有任何功劳,怎么敢擅自废立皇帝,扰乱整个朝廷呢?”董卓刚刚想答话,吕布一马当先冲杀过来,勇不可挡,把董卓的军队打得大败。董卓回到军营,和众将士商量对策:“我看这个吕布是个不一般的猛将,勇冠三军,我要称霸天下,现在就缺乏这种猛将。如果得到这员大将,还怕得不到天下!”一边的中郎将李肃笑着说:“主公不用担心,我是吕布的老乡,很了解他的为人。吕布这个人有勇无谋,见利忘义,就凭我的三寸不烂的舌头就可以说服他来投靠主公。”董卓一听到就十分的高兴:“我愿意用一切的代价收服这个人!”李肃就带着董卓的千里马和无数的黄金珠宝直接游说吕布。吕布一见李肃就说:“我还以为是谁呢,原来是你。很久不见,不知你现在在哪里高就呢?”李肃:“我现在就在朝廷董卓手下办事,是一名中郎将。今天才知道贤弟你匡扶社稷,非常高兴,特地带了一份礼物来送给你。你看,这就是闻名天下的千里马,可以一日跑千里,无论是泥洼还是山地,都如平地一样,人们名为赤兔。将军是不世的骁将,所以特地献给你,以助你一臂之力!”吕布也是识马之人,一见这马,简直是喜出望外:“兄弟你赠送这马给我,如此贵重,我都不知怎么报答才行。”说完就牵着他的手进入筵席。在酒宴中,喝得畅快开心,李肃似醉非醉的说:“我和兄弟你很少见面,但是和你父亲就常有来往。”吕布一听就有点愕然:“兄弟你醉了吧。我父亲已经过世很久啦,怎么会和你常见面呢?”李肃说:“我说的是你现在的义父丁原啊。”吕布一听就有点不自在:“我这样屈身在丁原手下也是迫不得已的,有时候很无奈。”李肃就接着这话题说:“兄弟你怎么这样说呢?兄弟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猛将,武艺天下无敌,谁人不知呢?什么功名富贵,随手可得啦,怎么会这么无奈在丁原这样的人作手下呢?真是可惜啊,可惜。”吕布低头叹了一声:“只是没遇到赏识自己的英主啊!”李肃故意哈哈大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到机会不能够把握,一旦错失,后悔也来不及啦。你说对不对呢?”吕布盯着他:“兄弟你任事在朝廷,那你看,谁是英主呢?”李肃故意坐靠近点:“依我看来,整个朝廷的大臣,都不如董卓。董卓为人礼贤下士,赏罚分明,依我看来,他当为英主,一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吕布说:“我也想投靠他,奈何没有人推荐,这也没办法啊!”李肃把吕布身边的人叫出军营,低声对他说:“其实董卓大人对将军已经仰慕了很久。刚才的千里马和这些黄金珠宝都是董公赠送给将军的。”吕布很是高兴,有点受宠若惊:“董公这么看得起我,我都不知怎么报答啊?”李肃说:“你看,就像我李肃这种没什么才干的人,在董公手下都可以做一员中郎将。将军你如果到了那里,真不知会是何等的重用呢!”吕布还是叹了一声:“能在董公手下办事自然是最好的事,可惜我一点功劳都没有,没办法作为我的见面礼啊。”李肃阴阴的说:“功劳就在将军的手里,随便都可以做得到,就怕你不肯做而已。”吕布不说话,想了一会,说:“我会杀了丁原这个王八蛋,拿他的头作为见面礼,明天我会亲自送到董公的大营!”董卓就是何进的愚蠢行为的最大受益者。他从西凉带了二十万人雄兵进入朝廷,趁朝廷宦官之祸乘虚而入,挟持少帝,掌握大权,号令天下,烜赫一时。这时候荆州刺史,相当于一个地方的军区司令丁原对董卓的做法十分不满,极力反对,与董卓抗衡他依靠的是手下的猛将吕布。吕布是三国时代第一猛将,可谓英勇彪悍,天下无敌,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美称。但是丁原依仗吕布去对抗董卓是十分不明智的。吕布是英雄人物,时逢乱世,可谓乱世出英雄,正是一展身手、建功立业之时。但是英雄必须要有用武之地,必须有赏识之士提携,方能够一展拳脚。对于吕布而言,跟随董卓比跟丁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能够建立更大的功业。何况从吕布的性格来说,此人不看重忠义只知名利,而且在那时的乱世,忠义观念的束缚本来就很小的,那么吕布又有什么的理由去拒绝董卓而死随丁原呢? 所以当董卓派李肃牵着赤兔马去游说的时候,吕布就毫不犹豫地斩下丁原的头去投靠董卓也就是顺理成章。一个能人留在自己身边,如果他不能为自己所用,倒不如放任他离去;留一个自己不能用的人才在自己身边,不仅不能够尽其所用,为自己的事业作贡献,反而是一个隐藏的祸患。也就是说能人不一定是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只有适合自己的,为己所用的才是人才。所以与其强留下来,不如顺做人情,让他另投高明,还能保住原来的交情。所以不仅要做到发掘人才,还要考虑这个人才能否为自己所用。做到前面所说的真正的伯乐,首先是要看出人才,发掘人才;接下来就要考虑这个人才是否属于自己所用的人才。处理好这两步,方是用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