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因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8 18:14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9:13
http://ics.nccu.e.tw/achievement/sm.php?id=3253
http://bbs.kaoyan.com/thread-882649-1-1.html
http://www.sdinfo.net.cn/xinxizhuanti/2004/xxzt-43.html
参考:
一、产业布局影响因素识别
从区位理论、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区域产业组织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产业转移理论等相关理论出发,结合对我国产业布局及变化的动态考察,识别区域产业布局及战略性调整影响因素。重点从区域的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因素和路径依赖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1.自然因素。根据工业区位论和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影响产业布局的区位自然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等先天因素。自然资源禀赋就是指某个地区适宜发展某类产业的自然资源丰度及组合优势。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是生产的前提条件,也是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据。在工业化初期,产业布局必将优先考虑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有优势的地方。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禀赋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正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弱化。
2.社会经济因素。根据现代区位理论、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增长理论,影响产业布局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位势、人力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条件、市场因子及生态因素、*军事因素等。其中经济位势是一种综合性质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指由于集聚、辐射、增长能量强大的核心经济区或大城市或同等增长能量的经济区或城市的存在,某一特定地区或城市与这些地区或城市之间,必然形成一定的能量落差,或呈现此消彼长的博弈关系,或呈现协调互动的互补关系,对区域产业布局影响很大。
3.*因素。资源禀赋只是区域产业集聚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是,各种资源怎样结合在一起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却取决于区域的资源配置能力。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经济*、*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产业结构等构成。随着我国经济*乃至**的改革趋向深入,*创新已经成为一项地区间产业竞争的关键增长要素。
4.科技因素。科技是影响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产业布局形成与变动的推动力。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科技*导致产业*,从而决定着产业布局。在一定时期内,地区技术资源禀赋的差异影响地区的产业布局。一是科技水平决定自然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二是科技进步和科技*影响地区产业结构,从而推动产业布局调整。三是科技进步和科技*改变生产工具、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使得产业的人力资源指向和运输指向发生变动,从而推动产业布局发生变动。
5.路径依赖。历史继承性是产业布局的基本特征,历史上形成的产业基础始终是新的产业布局的出发点,产生路径依赖。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在产业布局中,这种“惯性”最初来源于工业区位论中所论述的集聚因子。正是这种路径依赖性的存在,使得一个地区一旦符合规律地选择了某个产业,无论以后它所具有的区位因素是否更具有比较优势,发展该种产业是否更有效率,都很难从这种最初的选择中摆脱出来。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已经无效率的路径依赖,并营造新的集聚因子,进行制度创新,创造新的有效率的路径依赖,从而形成新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五类因素交互作用,决定了既定区域产业布局或既定产业区域布局的最初形成和动态变化。其中区域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构成影响区域产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是产业布局形成与变动的原始决定因素,产业的最初布局必然要考虑这些区位因素,尤其是关键的区位因素。之后随着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区位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必然影响产业布局的变动。*因素是影响产业布局形成与变动的外在因素,通过经济手段或行政手段,巩固或打破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以达到产业布局调整的目的。
各因素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如资源禀赋及配置格局的变化,必然要求交通条件和交通格局的适应性调整,并共同引致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交通方式或工具的*式改进,对某一地区或城市的经济位势会产生较大影响。另外,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影响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调整的各个因素,将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二、产业布局影响因素的阶段性特征
前面选择确定了影响产业布局及调整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在工业化的不同时期、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对于不同产业类型,其作用和地位是动态变化的。具体到我国和河北省,上个世纪以来,产业布局是在*变革中形成的,因此这些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在不同*和社会形态下,其作用和地位也是动态变化的。中国和河北省社会形态、*经济*变革的过程,同时又是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产业布局在这两个过程的交织中形成和演进,因此,对河北产业布局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阶段性,把上述两个过程结合一起,从一般规律到具体实践。
伴随着工业化从工业化前期(农业社会)、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世界产业发展一般要经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这样一个发展轨迹。在不同时期或阶段,影响产业布局的决定性因素和重要因素不同,产业布局趋向也呈现阶段性特征(见表1)。
在这个过程中,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从第一次科技*开始,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科技进步始终是产业布局演进的决定性力量或主导力量,它通过对自然、经济等原始性和基础性产业布局影响因素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产业布局及变动方向。
表1影响因素作用和产业布局的阶段性特征示意表
工业化阶段及特征
影响因素
农业阶段
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中期
工业化后期
后工业化
农业主导
轻工业主导
重工业主导
高技术主导
服务业主导
自然因素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理等
决定
重要
一般
一般
一般
自然资源禀赋:包括农业、矿产、水等资源丰度和组合度
决定
决定
重要
一般
一般
社会经济因素
人力资源禀赋:包括人力资源量、结构及素质
重要
重要
重要
决定
决定
基础设施条件:包括交通运输条件、城镇体系状况
一般
重要
决定
重要
重要
经济位势:指邻近城市或经济区的相对引力
一般
重要
重要
重要
重要
市场因子:包括商品市场因子和资本市场因子
重要
决定
重要
重要
重要
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军事因素、生态因素等
一般
一般
重要
重要
重要
*因素
**
*
*
*
*
*
经济管理*
一般
一般
重要
重要
重要
科技因素
科技资源禀赋:包括科研院所、科研力量、科研成果等
一般
一般
重要
决定
决定
科技进步:包括科技*与创新
一般
决定
决定
决定
决定
路径依赖
集聚因子
一般
重要
决定
重要
一般
历史继承因子
重要
重要
重要
一般
一般
产业布局特征
分散
趋向集中
更加集中
相对集中
趋向分散
三、河北产业布局及发展重心转移的影响因素动态分析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兼跨内蒙古高原,西北部为山区、丘陵和高原,内环京津两大都市,东临渤海,中部和东南部为广阔的华北平原,处在由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山西四省二市和内蒙中部地区共同组成环渤海经济区,具有三黑(铁、煤、石油)、三白(棉、麦、盐)传统自然资源优势,以及环绕首都的特殊地理区位和优越交通区位,决定了以钢铁、建材、石化、医药、食品、纺织等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及为其提供装备、动力支撑的机械、电力等工业产业最初空间布局的形成和演进。
河北省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区,其产业布局的阶段性特征和阶段性影响因素,受中国工业化进程和*变革进程的双重影响(表2)。在新中国建立以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期,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中国基本上处于农业社会阶段,工业尚处于萌芽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工业化才开始启动。因此,建国以来的这一历史时期,应该作为产业布局影响因素历史追溯的重点时期。
按照经济*变革过程,建国以来基本可划分为四个阶段:计划经济时期,从“一五”到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80年代;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90年代;市场经济时期,进入21世纪以来。
表2我国工业化进程阶段示意表
时期
20世纪中叶以前
50~70年代末
80年代
90年代初中期
90年代末以来
工业化阶段
农业阶段
工业化准备阶段
工业化初级阶段
工业化中期
准备阶段
工业化中期
起飞阶段
*特征
殖民地半殖民地
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
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市场经济
产业特征
农业主导
重工业主导
轻工业主导
基础产业主导
重化工主导
在*变革过程中,按照工业化进程,建国以来又基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工业化准备阶段,也即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化初级阶段,也即我国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上个世纪80年代;工业化中期准备阶段,也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上个世纪90年代;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也即上个世纪末以来的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制度并日趋完善的时期。*变革阶段基本上与工业化推进阶段划分相吻合,受*的影响,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产业布局影响因素发挥的作用不同,产业布局取向也不同,具有鲜明的阶段特征和时代特征(表3)。
1.河北省山前产业带初步形成阶段影响因素分析。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业化准备阶段,由于新中国是建立在一片废墟上的,面临着主要形势和矛盾是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并进行军事威胁。为尽快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并保证*,必须从发展重工业启动工业化,这是当时的产业*导向。为保证极其有限的国家财力用到新中国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地方,实行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在产业选择及布局中,一切项目建设与选址,地方*及企业没有多少决策权,都要遵循国家计划,因此起决定作用的是**和经济管理*因素。由于这种项目选择决策是在前苏联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基本遵循了产业布局的一般客观规律,因此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等资源性产业必须依赖的自然因素受到了应有的重视,使具有农业、矿产资源和地理区位综合优势的河北省资源性重工业和轻工业得以快速发展,在可以方便地获得西北部山区矿产资源、水资源和东南部平原农业资源、劳动力资源的双向支撑、交通便利的燕山、太行山前京秦、京广沿线,以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唐山、秦皇岛等城市为增长极,形成一条传统产业隆起带。由于受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军事因素在产业布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河北省平原特色产业区孵化成长阶段影响因素分析。在我国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过渡时期的工业化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使中国打开了国门,国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对提高消费水平提出了现实需求,长期失衡的产业结构,与人民消费需求形成矛盾,不得不补轻工业发展课。*创新打破了以乡镇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发展的桎梏,投资小、见效快的轻工业项目成为民营经济和港澳台商的投资热点,具有地缘、人缘优势的南方沿海省份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列,抢占了发展家电、日化、轻纺等消费品工业的先机。河北省没有工业基础和矿产资源优势的东部黑龙港地区,穷则思变,伴随着山前城市轻纺工业由于机制不活而日渐衰落,依靠历史传统和一批不安分的能人,催育起诸如高阳纺织、安平丝网、清河羊绒、辛集皮毛等一批县域特色产业和乡镇块状经济,并呈现企业扎堆现象,形成集聚因子,使河北省平原特色产业区孵化壮大。在这个短缺经济时代,山前重化工业在全国轻纺工业发展的带动下,产业规模也进一步扩张。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短缺,商品只要能生产出来,就能卖得出去,资源禀赋不再是先决条件,*创新成为重要的生产力,是产业布局变化的决定因素。进入商品经济时代,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成为第一生产力。同时,交通运输优势不仅使生产所需原材料和生产出的商品方便地集散,扩大特色产业市场范围,而且方便信息汇集与交流,因此成为产业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
3.河北省内向型主导产业布局初步形成阶段影响因素分析。在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的起飞准备阶段,工业消费品由短缺阶段进入后短缺阶段,不仅轻工业生产所需的先进生产设备和生产线大量依赖进口(重复引进),所需原材料(技术含量较高的原材料)也大量依赖进口,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瓶颈显现。河北省国有经济为主体的电力、钢铁、建材、石化等基础产业和交通、通讯、电网等基础设施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得以快速发展和建设完善,同时在市场需求的吸引下,个体私营经济也开始涉足煤炭、钢铁、建材等基础产业。具有矿产资源组合优势的山前钢铁、建材、电力等基础产业进一步集聚发展,并催生了一批个体私营企业。随着基础产业的日趋饱和,到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进入全面买方市场阶段,在五小关停并转、纺织压锭*实施下,山前城市轻纺产业退城进乡,县城国有企业转机改制,在冀中南平原地区,作为特色产业主体的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在买方市场下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浪淘沙,诞生了一批知名民营企业,民营主导的轻纺工业,在河北省工业产业中的主导地位基本形成,黑龙港特色产业区进一步发展。面对IT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产业在有科研资源优势或环京津区位优势的石家庄、保定、廊坊、秦皇岛率先发展起来,为河北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由此由钢铁、石化、医药、建材、机械装备、食品、纺织服装和电子信息等组成的主导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由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和依托省内资源,因此主导产业布局的内向特征和内循环特征明显,从而决定了河北产业布局的基本特征。
4.河北产业发展重心战略性调整阶段影响因素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进入以重化工业快速发展为标志的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消费需求升级,以住房、汽车消费和城镇建设为需求动力,拉动了以钢铁为主的重化工业快速增长,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凭借资本优势和区位优势,吸引韩日钢铁巨头投资,也开始大举发展重化工业,缓解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瓶颈制约。国内能源、矿产资源全面短缺,不得不大量依赖进口。同时,北京以举办绿色奥运为契机,以首钢搬迁为标志,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产业开始向东部沿海转移。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河北省钢铁产业以沿海靠山的唐山为主,得以迅猛发展,凸现钢铁大省强势,省内铁矿石资源和煤炭资源供求失衡,山前重化工产业发展格局发生变化,与新阶段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要求,形成一系列的不适应:过度依赖山前传统产业发展隆起带支撑的发展思路与资源短缺时代下的河北省经济更快发展要求不适应;过度依赖传统重化工业规模扩张支撑的发展思路与科学发展观约束下的河北省经济更好发展要求不适应;过度依赖传统资源禀赋条件支撑的发展思路与现代区位因素驱动下的河北省经济外向化开放式发展要求不适应。受资源、环境、土地的三重制约,河北省以钢铁都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重心不得不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科学技术,人才及管理以及反映进入国际经济循环难易程度的区位等,成为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而河北省东部沿海临港地区具有背依中国*文化科教中心——北京和中国北方经济商贸中心——天津,前临港口资源丰富、国际贸易便利的渤海湾等经济区位和交通区位优势,产业发展重心战略东移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河北适应区域产业竞争格局的变化,打造经济发展的新的战略支撑点;有利于河北摆脱传统发展路径依赖,培育区域发展的新的产业增长点;有利于河北承接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外向外循环式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9:14
科技水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9:14
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2002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跃上10万亿元的新台阶�达到102398亿元,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六位;工业增加值为45935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4.9%。而新中国诞生之初的1949年,工业净产值仅为45亿元,所占比重只有12.6%。
在上述的一组对比数据背后,隐含着一个建立在农业国家基础上,拥有13亿人口同时进入工业化进程的伟大而创造奇迹的故事。纵观当今世界60亿人口中,主要工业国人口约为7亿,所占比例不足12%,而超过21%世界人口作为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中国,进入工业化的高速增长,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现象,也必然产生许多人类发展史上从未经历过的挑战和问题。
改革开放之前的工业化道路
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始于1953年开始执行的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并没有沿用其他国家一般采用的轻纺工业起步的工业化道路,而是采取了重化工业起步的超常规道路,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赶超"的强烈意识是采取重化工业战略的基本动因,而前苏联的发展模式又似乎提供了一个可学习、借鉴的"榜样"。为了尽快实现"赶超"目标,采取了比前苏联更强的强制性积累,试图在远比前苏联落后的基础上跨越轻纺工业阶段而建立重化工业体系。在经济制度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创建了大量的国有企业,以保证能够通过高积累的方式集中大量建设资金,进行大规模的重化工业投资和建设。工业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迅速延伸到整个经济系统,从而形成了在中国执行了30多年的计划经济*。就此意义上说,计划经济*与重化工业起步的工业化战略存在着逻辑上的联系。
这一战略的贯彻和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重工业快速增长。1952年至1965年期间,重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5%,高于轻工业年均增长率5.5个百分点,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也迅速由35.5%提高48.4%。从1953年到1980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投资占54%,而工业投资中重工业投资所占比重高达89%,主要投资于冶金、电力、煤炭、化学、机械等行业。
尽管现在评价这一工业化思路的得失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但是其缺陷和失误是明显的。由于缺乏重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了重工业增长自我服务和自我循环的局面,导致了"重工业重,轻工业轻"的结构性缺陷,轻工业及其他产业严重落后,表现出"高积累、低消费、低效率"的特征。消费品严重短缺,消费需求受到严格抑制。在此期间,工业尽管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工业与一二三次产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极不协调,资源配置和结构状况存在明显缺陷。工业化过程经常处在工业高速增长--结构关系失衡--调低工业发展速度--恢复比例关系--再提高工业发展速度的反复循环过程中,国民经济增长处在严重波动的状态中。国民经济因结构矛盾而缺少稳定、持续的增长能力。
以计划经济为*背景,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基本战略,同时处在与国际经济较少联系的封闭状态,是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到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的1978年,第二产业在GDP的比重达到48.2%,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6.9%。第二产业的比重远远高于同时期的发展中国家,霍夫曼(Hoffmann)系数为0.76,但是并不能据此给出工业化先进程度的判断,更得不出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的结论,因为当时存在着工业消费品严重短缺的情况,80%多的农民被排除了工业化进程之外。
在这一时期,中国用了近30年的时间,初步构造起了独立、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化进程也由起步阶段逐步进入了工业化的初级阶段。
结构纠偏、轻重工业均衡化
调整时期(1979-1992年)
到了70年代末,为了解决严重的结构矛盾,中国开始进行工业化战略的重大调整,放弃了单纯发展重化工业的思路,转而采取消费导向型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注重市场需求导向,优先发展轻工业,以纠正扭曲的产业结构。自1980年起对轻工业实行了"六个优先"的*,即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挖潜、革新、改造的措施优先;基本建设投资优先;银行贷款优先;外汇和引进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此后,工业内部重工业自我循环的结构被初步打破,被长期压抑的消费需求突然被释放出来,成为工业化的巨大牵引力。首先是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在1980年至1985年的工业总产值中(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轻工业的比重迅速由47.0%上升到49.6%。
这期间最重要的进展是经济*的改革,高度集中计划的工业管理*逐步被打破,1984年进行了微观环节的放权让利式改革,从而改进了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资源配置的方式开始脱离计划的轨道,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在资源配置新机制下,过去受到传*略压制的轻纺工业,在市场需求、价格弹性的强刺激下,推动了非国有经济更多地进入到这些领域。因此,重工业比重过高的扭曲结构,主要是通过非国有经济的进入而得以调整的。到了1998年,轻工业中非国有经济的比重达到77.1%。
在需求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下,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升级对产业结构的演进,以及在一定时期高增长产业的形成,其作用是明显的。自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开始,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呈现新的变化,在吃穿的基本需求得到初步满足后,转向了用的领域,出现了家用电器等高档消费品的消费一致性倾向。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这些消费品立即供不应求,从而强烈地刺激了家电产业的投资和发展。
与此同时,轻重工业逐步协调增长,轻重工业的互动发展机制逐步形成,重工业开始加强轻工业所需的工业原料和机械设备的生产和供应,而轻工业则通过产品的市场开拓,增加了对重工业产品的需求。
1984年开始的农村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和农民的活力,从而自8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广大农村的土地上兴起了一股农村工业化潮流,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大创举。从90年代初期起,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每年2000万到3000万的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向城市涌入。1993年乡镇企业就业人口达到1.2亿,超过了国有企业的就业人口,这个数字相当于30多年前城市工业吸收劳动力之和,乡镇企业的产值曾达到工业总产值的一半。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双重工业化格局,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改变了过去那种工业化与城市化割裂的局面,形成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的交互关系,使占人口总数80%的农民逐渐融入到工业化之中,从而极大地加速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也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结构失衡的状况在不断纠正的过程中趋于均衡,资源配置方式由单纯的计划手段转向计划手段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由封闭经济开始走向开放经济,工业化的总体进程也由工业化初级阶段向工业化中期过渡。在这一阶段还形成了两个带有长期意义的机制:一是需求导向型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在这一时期得到确立,释放消费需求、挖掘市场潜力,以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的工业化发展思路逐步清晰起来,并贯穿于今后的工业化进程中;二是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初步形成,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农村地区加入到工业的行列中。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新的结构性矛盾,即加工业的超高速发展后,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出现了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的紧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产业结构
明显高度化阶段(1993年至今)
之所以将1993年做为新阶段的起始年,是因为1993年之后重工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工业增长明显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从而再次出现了重化工业势头。但是,此次重化工业的增长机制与改革开放前的情况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是不计客观条件的盲目"跨越",而前者结构变动的趋势基本上符合工业演变的规律。当然,在此阶段的初始时期是以解决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的制约瓶颈为目的,而2000年之后出现的重化工业更为显著的特征,是在房地产以及随后的汽车等消费结构的升级推动下而发生的。例如,2002年中国钢铁消费量2亿吨(这是美国、日本钢铁年消费量的之和)中,新增量的60%是用于房地产建设的。
消费结构的明显升级并由此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的演进,是这一时期突出的特点。在90年代中期,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再次出现升级,在彩电、冰箱等传统家电类的消费依然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空调器、个人计算机和通信等需求领域以更高速度增长,从而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增长。1994年、1995年的电子工业产值年增长率分别达到33.4%、32.7%。电子工业成为这一时期极为显著的高增长行业,并保持了长时间的持续高增长。通信、电子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89年的1.4%提高到2001年的4.2%。2001年电子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9年的不到5%上升到近10%(达到1.3万亿元);规模总量的快速扩张使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电子信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接近20%。由于电子信息产业具有技术密集度高的特点,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
消除制约消费增长的制度障碍,可以说是这一时期很有价值的实践活动。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电信产业的改革,1994年成立了中国联通公司(后又对电信产业实行更深层次的重组),从而打破了电信独家垄断经营的局面,电信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使得电信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大幅度降低,服务质量明显改善,这一改革不仅推动了电信业的高速增长,而且是继家电产品之后由通信产品及设备制造保持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这一案例十分清晰地证明了一个事实,即产业良性增长机制的生成和产业高度化的演进关键是消费能量的释放和消费潜力的挖掘。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历了工业化进程中从未遇到的情况,即短缺经济的结束。告别短缺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但是当真正结束了中国经济一直被短缺所困扰的局面后,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依靠数量扩张、扩大生产能力的外延式发展的后遗症凸显出来,结构性也矛盾深入到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等更深的层次。在制约因素由供给转向需求侧之后,消费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则因越少新的消费热点而短时间迷失了发展的方向,这一问题在1998年之后的2、3年间十分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扩大内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国有经济实行布局的战略调整、推动企业重组、加速发展民营经济等一系列措施,深层次的结构调整成为这一时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主线。
近两年,居民消费结构再次出现升级,而且这一升级的幅度是很大的,也就是说,居民的消费结构由吃、穿、用向住、行的升级和转变,从而使得房地产、汽车等产业成为新的高增长产业。近年来,房地产投资额每年均超过20%;2002年汽车产业增长了38.8%,其中轿车增长55.2%。尽管汽车产业的超高速增长具有加入WTO背景下购买力集中释放的因素,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正在形成。由于汽车等行业具有产业链条长的特点,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很强,尤其是对钢铁、机械、化工等重化工业的产生了较大需求,这是近年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经济*的改革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进展,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产业的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经过外资、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国有企业在工业产出中的份额由1980的76%下降到了2000年的28%。
对外开放: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器
中国的工业化是依靠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而获得加速发展的。
1979年中国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是在整个经济*难以在短时间内转型条件下,以经济特区的形式进行制度试点和局部突破的战略尝试。特区奇迹的示范效益,验证了对外开放战略的正确性,并由此打开了关闭30年的对外开放的大门。1984年开放了沿海14个城市,1988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在沿海铺开,1992年之后对外开放扩大到全国各地。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开放型经济基本形成。
中国经济已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2002年进出口总额达到620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五大贸易国。在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达到90%。1980年外贸依存度仅为12.6%,2002年迅速提高到50.2%。
截至2002年底,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480亿美元,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2.4万个。在这些企业的就业人员约1800万人,合资或独资企业出口商品交货值已占全国出口商品交货值的40%。外商直接投资当中,约70%是在制造业领域。
对外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这不仅仅表现在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经济总量的贡献上(1995-1999年外商企业工业总产值增长对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是27.3%。),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例如,80年代起步的家电工业,是在依赖进口元器件的基础上,以CKD为主要方式发展起来的,进口产品的涌入以及随后的外资企业的进入,使得家电的国内市场呈现出国际化竞争的特点,中国的家电企业在同这些*公司的竞争中学习、发展、壮大,其产品逐渐具备了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并成为家电产品的世界制造大国。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制造业领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这就是低成本的制造优势。根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以中国特定工业产品出口的比重与全世界同种产品出口比重之比,做为度量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指标,称之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revealed
comparativeadvantage
index)。其结果是劳动密集性产品的该指标达到4,大大超过1,从而表明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产业发展的显著变化之一是产业分工方式的改变,即*公司为主导的产业链纵向分工方式的形成和高度细分化,以及由此推动的新一轮产业的国家间转移。在新一轮国际分工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凭借着市场需求巨大、低成本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智力资源等)、相当实力的产业基础和生产能力等综合成本优势,获得了此轮产业转移的有利地位,已初步确立了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加工、组装环节的比较优势。这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趋势。
结束语
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共同构成了中国工业化的推动力量。还应该看到中国仍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问题和矛盾仍很突出:供给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品的附加价值低;工业化过程中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高;国有企业还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等等。中国*最近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的工业化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