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23:41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13:23
说起科举制度,颜小二就想到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时期鲁迅写的《孔乙己》,一个是清朝文学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下的《范进中举》。
孔乙己和范进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十年寒窗苦读且十分迂腐的读书人,只是范进有幸中了举,而孔乙已则替人抄书苟活,最后因为偷窃被打断了腿,消失在了某个残破的日子里。
其实要说科举制度的“消极影响”,从清朝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到*时期鲁迅笔下的“孔乙已”,我们就能发现,本是为朝廷挑选人才的“科举制度”,越是往后发展,便越是“腐朽”,但越是“腐朽”,却越是吸引“读书人”死心塌地去考。
“寒窗苦读”的真正意义,在“科举制”下“功成名就”的既得利益中被人们忽略。
《孔乙已》和《范进中举》这两个故事中,无不在告诉我们,读书人也好、旁观者也罢,他们早已忘记了“科举”或者“读书”的意义。
他们看到的,是“科举”之后,当上官后的所谓“权力和财富”,但是却忘了“读书”是为了“成才”和“*”。而在成才和*后参加“科举”,则是为了报效朝廷,维系一方百姓安宁。
也就是说,科举制经历过长时间的发展变化,由于封建社会下掌权者的*,科举考试内容越来越“僵化”等等现实原因,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大不如从前。
同时对于普通甚至是底层家庭来说,科举是唯一入仕的途径,继而也在社会上营造了一股“好功名利禄”的氛围,导致部分人塑造畸形价值观,继而催生出类似孔乙己或范进这样的个人或家庭悲剧。
1、被科举制养成,又被科举制抛弃的“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要说科举制度产生的消极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应该在“读书人”身上。
科举制塑造如鲁迅笔下“孔乙己”这般百无一用的“底层读书人”,他们善良但迂腐,这才是可悲的地方。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多年寒窗苦读,但秀才都考不上。没有功名在身,又没有一技之长,孔乙己的生活异常艰辛。
但是,抱着科举制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信仰,孔乙己端着读书人的架子,宁可被人嘲笑偷书时发出“窃书不能算窃书”这自欺欺人的辩解,也不愿进行体力劳动,养活自己,最后因偷书被打断了腿,消失在旁人的冷漠中。
“本不是什么坏人,读书也不是坏事,却偏偏让一个正常人不像个正常人”,这便是普遍发生在清朝末期科举制下的底层读书人之间的“悲剧”。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剧”出现?
因为“迂腐”。
科举制度的难度很大,再加上后世封建社会的掌权者的干预,寒门中的读书人,想通过科举考试“鲤鱼跃龙门”的难度越来越大。
于此,对于天赋平平、但却依旧抱着“金榜题名梦”的读书人来说,“科举制”更像是塑造了他们,又抛弃了他们,但是却养成了他们“迂腐”的性子。他们端着“读书人”的架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又没有一技之长,忍受周遭人的冷漠和嘲笑不说,多年学到的“墨水”没能发挥其效用。
对于孔乙己本人来说,科举制毁了他的人生和他的活力和热情,扼杀了他的内心;对于“社会”来说,科举制浪费了“人才”;而就对孔乙己的不幸进行嘲笑且冷眼旁观的“民众”来看,“科举制”塑造的功利氛围,扼杀了民众的同情心,让他们变得自私冷漠、麻木不仁。
2、范进中举:科举制没有选出“人才”,选出了“懦才”说了鲁迅笔下没考上科举的孔乙己,再来说说清朝文学家吴敬梓《儒林外史》中对科举制犀利讽刺的《范进中举》这个故事。
吴敬梓笔下的“范进”看上去比孔乙己“命好一些”,他不仅考上了秀才,还中了举人,但是,他花费了太长的时间。
50多岁的时候,范进才勉勉强强中了秀才,连他的老丈人胡屠夫都骂他是“现世宝”,看不起他,而他也只能逆来顺受,默默忍受。
他老丈人看不上他,也是有原因的,二十多年参加科考,50多岁这样的“大龄”才勉强考上秀才,家里早已一贫如洗,穷的连买米钱都出不起,家里的老母亲只能让他把家里母鸡卖了,买点米回来。
即便是这样,范进却没有觉得“科举考试”有何不妥,依旧做着“金榜题名梦”,他似乎感受不到穷困之下衣不蔽体的寒冷,更看不见年迈母亲忍饥挨饿蜡黄的脸。
但讽刺的是,当他知道自己考上了举人之后,他在不敢相信中大喜过望,无法控制,悲叹可笑地疯了,又被胡屠夫一巴掌“扇好了”。
于此,我们不难看出,表面懦弱穷困的范进内心对功名十分狂热,狂热到他无视生活的艰辛,无视亲人的穷困、无视旁人的白眼,于此,受“科举制”浸染的他“奴性尽显”,而又贪慕名利,而“扇醒他疯病的那一巴掌”则尤其可笑。
更可笑的是,如此懦弱而奴性十足、且半截身子都快入土的范进,可以入朝为官、治理一方百姓了。
人的黄金水月大抵在30岁左右,这个时候的阅历和经历大抵是人一生中比较“辉煌”的时间,而晚年中举的范进,再没有年轻人的经历和朝气,多年苦读,让他思想迂腐、性格懦弱卑怯。这样的人如何入朝为官?
于此,“范进中举”时的科考哪里是在挑人才,而是在挑“懦才”。
这无疑是作者吴敬梓在暗示我们:科举制度发展到最后,挑选出来的“所谓人才”,可能并不是饱读诗书的才子,而是迂腐、怯懦且奴性十足的老书生。于此,封建制度下官场“混乱”与“黑暗”,便是可以预见的。
3、本末倒置的科举制通过鲁迅的“孔乙己”和吴敬梓笔下的“范进”,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中“奴隶制”相对典型的短板:不仅会让社会风气变得“贪图功名利禄”,失去了“科举考试”挑选人才的“功能”;还会创造出一批迂腐的“读书人”,甚至错将“懦弱卑怯之人”当“人才”,让“科举考试”的意义本末倒置。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13:23
科举制度让“考编”的读书人思想僵化,以四书五经为尊崇,脱离生活实践,“八股文”的出现,更是代表了模式化考试,给古代朝廷输出一批思想守旧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13:24
1.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明太祖将源于元朝的八股文正式定为科举考试文体。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7 13:24
科举制度考察的内容是很单一的,但是只有通过这一制度才能做官。这一制度其实扼杀了很多其他领域的天才,而且很多人为了科举倾家倒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