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灾的特点与应对措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23:32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7:20
一、何谓森林火灾?发生森林火灾的"三大要素"是什么?如何划分灾害等级?
森林火灾是指在森林燃烧中,失去人为控制,对森林产生破坏性作用的一种自由燃烧现象。 发生森林火灾的"三大要索"是指:森林可燃物、气象条 件和火源。以上三个因素同时具备。则发生森林火灾,若其中有一个因素不具备条件,则不发生森林火灾。 我国《森林防火条例》中规定,森林火灾分为4个等级。 1.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积不足1公顷。 2.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不足一百公顷。3.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不足 1000公顷。 4.特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
二、何渭森林可燃物?它们是怎样分类的?
森林中所包含的有机物质都可以燃烧,通称为森林可燃物。一般可分为:
地下可燃物--指枯枝落叶层以下半分解或分解的腐植质、泥炭和树根等。由地下可燃物燃烧 而形成的火叫做"地下火"。"地下火"特点是燃烧速度慢,燃烧时间长,温度高, 不易扑救,对林木损失较大。
地表可燃物--指枯枝落叶层以上到1.5米以内的所有可燃物。包括枯枝落叶、杂草、矮灌、幼树、倒木、伐根等。由地表可燃物燃烧形成的火叫做"地表火"。"地表火"比地下火燃烧速度快,比较容易扑灭。
林中可燃物--指距地1.5米以上的可燃物。包括乔木的枝干、枯木等。由林中可燃物燃烧形成的火叫做"树冠火"。"树冠火"不易扑救,在有大风的作用下,易形成狂燃大火或产生"飞火"、"火旋风"、"火暴"等。
三、造成森林火灾的火源有哪些?
造成森林火灾的火源有2大类:
1.自然火源:指由某些自然现象中所引燃的森林火灾。如雷击火(落地闪电)、火山爆发、滚石火花、泥炭自燃等。
2.人为火源:指人类生活、生产用火所引起的森林火灾。如烧荒、烧炭、烧砖、烧防火线、机车喷火、暴瓦、高压线脱落、乱丢烟头、野炊取暖、上坟烧纸、小孩玩火、呆傻人弄火、坏人放火等。 不论是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都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各地森林防火指挥部门应针对管辖区内的火源发生和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强火源管理,控制林火发生。
四、 影响林火发生的主要气象要素有哪些?
对林火发生有明显影响的主要气象要素有:
降水量--降水量大小直接影响林区可燃物的含水量, 可燃物含水量越高,着火率越低;可燃物含水量越低,着火率越高。如果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超过1500毫米,或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一般不发生或少发生森林火灾。
气温--日最高气温往往是该地着火与否的主要指标。 林火发生最多的时间,多半是白天气温出现最高的时段。因为气温升高加速可燃物自身温度升高、含水量变小,易接近燃点。所以高温天气是森林火灾的重要因素,要特别引起警惕。一般气温在-10-25℃幅度内常有林火发生。如气温 : >25℃以上可燃物生长变绿,体内含水量增加,则发生林火机会也随之减少。
风速--风对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起两个作用。一是使未燃烧的可燃物蒸发变干,易燃;二是可燃物燃烧后,通过风带来新鲜氧气,使火燃烧的更旺。所以大风天气多,火灾次数也多。风又是林火蔓延的重要因子,风速越大,火烧面积也越大。俗话说"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就是这个道理。可见"风"是火险的一个明显标志。
相对湿度一相对湿度越大,可燃物含水率也随之增大。通常相对湿度在75%以上则不易发生森林火灾; 75-- 55%可能发生火灾; 55%以下容易发生火灾; 30%以下可 能发生特大火灾。 此外还有连旱日数长短、云量多少等都能影响森林火灾的发生。
五、森林火灾出现的振幅和变化规律怎样?
全世界每年发生森林火灾20万次左右,被烧林地面积几百万公顷,约是世界现有林面积的0.1%。我国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达万次,被烧林地百万公顷左右。我国森林火灾面积占造林面积的1/3。 森林火灾是有变化规律的,从年变化上来看,多出现在降水量少,连旱日数比较长的年份;从季变化上来看,我国东北、华北一带多出现在春、秋两季,天气晴朗、降水量少,植被干旱,多大风天气。也就是每年的4、5、6月和 9、 10、11月份。冬季由于气温低,积雪覆盖,不易发生火灾。夏季降水量大。可燃物生长旺盛,含水量大也不易发生火灾。我国华东、华南、西南地区火灾季节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此时正是干季,晴日多、降水少、温度适时,而其他月份正是湿季,不易发生火灾。我国西部新疆地区森林防火期界于南北之间,主要集中在7、8、9月份。特别是雷击火集中在7--8月份较多;从日变化上来看,森林火灾多发生 在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之间,正是一日内气温偏高,湿度偏小、风速较大的时段,此时发生火灾,火势发展强、蔓延速度快、不易扑救。
六、何为林火蔓延?影响因子有哪些?
森林植被燃烧后,火就会不断向四周扩展。通过热对流、热幅射,热传导的方式不断向前伸延、扩大燃烧面积, 把这种燃烧现象称为林火蔓延。影响林火蔓延的主要因子是:1.可燃物种类和含水率:可燃物的形状、结构、大小;含水量不同,则蔓延快慢也不同,如矮小干枯的杂草、 灌木燃点低、蔓延快。湿润、粗大的枯枝、倒木不易燃,蔓延慢。2.风:是决定林火蔓延方向和速度的主要因子。有风促进空气流通,加速燃烧反应,风速大蔓延速度快,顺风火比逆风火蔓延快,侧风火界于两者之间。3.地形:地形凸凹起伏,引起小气候改变,造成水热差异,影响林火蔓延。如阳坡和山脊,蔓延快;阴坡和山谷蔓延慢;上山火比下山火蔓延快;陡坡比平缓地蔓延快。4.昼夜变化:白天有日光照射,气温高、湿度小、风速大、可燃物干燥、林火蔓延快;夜间与白日相反,林火蔓延慢。所以扑火人员都是在夜间趁着火势弱、蔓延慢,抓紧时间一举打灭。
七、扑灭森林火灾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哪些?
在扑灭森林火灾时,只要控制住发生火灾的任何一因素,都能使火熄灭。 1.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燃点以下。 2.阻隔可燃物,破坏连续燃烧的条件。 3.使可燃物与空(氧)气隔绝。 采取的基本方法有: 冷却洛一在燃烧的可燃物上洒水。化学药剂或湿土用来降低热量,让可燃物温度降到燃点以下,使火熄灭。 隔离法一采取阻隔的手段,使火与可燃物分隔、使已燃的物质与未燃的物质分隔。一般采取在可燃物上面喷洒化 学药剂,或用人工扑打、机翻生土带、采用高速风力提前火烧、适度爆破等办法开设防火线(带)等,使火与可燃物、 已燃烧的可燃物与未燃烧的可燃物分隔。同时通过向已燃烧的可燃物洒水或药剂;也能增加可燃物的耐火性和难燃性。 窒息法一通过隔绝空气使空气中的含氧率降低到14--18%以下,而使火窒息。一般采用机具扑打,用土覆盖, 喷洒化学药剂,使用爆破等手段使火窒息。
八、航空护林包括哪些内容?
航空护林包括巡护、报警、投递火报、跳伞扑火、机降 灭火、空中灭火(利用飞机从空中洒扬化学灭火剂)等项工 作由于飞机具有速度快,观察区域大,机动性强等优点, 因此在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偏远和原始林区多采用飞机巡护。发现森林火情后,速向管辖区内森林防火指挥部门投递火报。指出起火地点、火灾种类、火场面积、林火蔓延方向、蔓延速度、地面上人扑打路线等。如果飞机发现火情早、火场燃烧面积小,则可机载灭火队员直接实施空投或用 直升机降的办法,将扑火队员送人火场,实行"打早、打 小、打了",消灭林火在初始阶段。如果火区较大,林火蔓、 延速度快,则利用飞机喷洒化学灭火剂、阻火剂*火区扩大,减少火势,与地面扑火人员配合将林火扑灭。此外,使用飞机给火区运送扑打工具、生活给养、抢运伤员等。
九、扑救森林火灾如何避免烧死烧伤?
扑救森林火灾是一项紧急性任务。扑火队员面对高温烤的、浓烟意呛以及精疲力竭。火场中可燃物有时能产生200℃以上的地面温度和1000℃空气温度,而人体在高于120℃的环境中就丧失功能。所以高温、浓烟、身体过分消耗是发生扑火队员伤亡的危险三角。故参加扑火人员一定要注意: 1.上火场要配戴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头盔、服装、手套、靴子、安全罩、眼镜、滤毒面罩,以避免高温、烟熏造成晕迷、窒能被火烧死。 2.服从有扑林火经验的人员指挥,注意观察周围火环境和林火发展特点。 (1)扑火时不要在火区线内活动,要沿着火场的外围边线前进。 (2)打草原火时,不能乱打硬拼;预防风向风速突然变化、火舌燎伤;打上山火时不要顺着火头爬山扑打,防止被火包围;打地下火时,注意不要掉进腐质层中,被火烧伤; 打林内火时,注意不要被倒树砸伤;打大火时,要选择火势 弱的地方为突破口,不要在火势强的地方强攻;对于一时攻 不上去的火,要回避火头,待机歼灭。风大、火强撤退时,要沿已灭火线返回,避开顺风 火,防止被火吞没。休息时,宿营地周围要打好安全防火线,以防被火包围。
十、被林火包围时,应如何进行自救?
由于风向突变或地形特点,参加扑火人员有时被火包围,脱险的办法是:
1.在附近,先点火烧除一块空地,作为安全区然后进入进火。
2.若来不及点火,要立即选择近处土坑、河滩或河 沟。把衣服用水浸湿,蒙在头上,卧倒进火。
3.用衣服把头包好,选择杂草矮小或好走的地方,一口气迎着火猛冲出去,也可以安全脱险。(吴士英)
十一、我国森林防火的任务和范围包括哪些?
森林防火是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根据《森林防火条例》规定,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护林防火组织,在大面积林区进行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宣传组织群众,划定森林防火责任区,订立森林防火制度,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森林防火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落实护林防火各项方针*及其规章制度,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其工作范围包括国家、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森林和林木。
十二、我国在森林防火、灭火工作中采用了哪些新技术?
1.人工促进降雨:在森林火险期内,选择适合降雨的天气条件,用人工催化降雨的方法进行防火、灭火。目前,我国用于促进人工降雨的催化剂有:干冰、碘化银等。利用飞机、降雨火箭,高射炮等作为播撤工具,将催化剂带入高空云层中促进人工降雨。
2.森林化学灭火:用化学药剂阻滞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的一种灭火方法。以磷酸氨、尿素等为主剂制成化学灭火剂,通过飞机或背负式灭火器,将化学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火头或火线上进行灭火。此外,利用化学除草剂开设防火线。
3.利用红外线探火仪和红外摄影来探测林火。应用红外线热幅射原理,可以发现初起林火和地下火,可透过烟雾,拍摄火线及火区,监视火烧迹地余火和测算火烧迹地面积等。
4.利用人造地球卫星探测林火:通过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准确测定森林火灾的位置和火场范围。并通过火灾发生发展情况的彩色照片进行火灾分析,为森林防火指挥部门提供可靠的森林火灾的信息和依据。
5.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大量气象因子数据,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火险预报、计算并确定最适合的防火方案。
十三、建国以来我国最大的一次森林火灾发生在何时何地?应吸取哪些教训?
建国以来我国最大的一次森林火灾发生于1987年5月6日至6月2日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北部林区。这是一起震惊中外的特大森林火灾,给国家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过火林地总面积114万公顷,其中受害森林面积87万公顷。应吸取的教训是
1.主管森林防火的领导存在官僚主义,表现在"着火忙一阵,过后无人问"。
2.对"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护林防火方针没有真正贯彻落实。表现在"宁可得病多花钱治,不愿无病少花钱防"。
3.管理混乱,纪律松弛。表现在制度不严,责任不 明。防火人员随意调,防火期间不上岗。
4.缺乏应有的技术设施,控制火灾能力薄弱。
5.防火队伍素质低,不重视防火科普宣传和法制教育。
6.不尊重人才,不尊重实际。没有把林火管理纳入科学的轨道。 国家森林防火总指挥部总指挥田纪云同志于1987年8 月在特大森林火灾后的大兴安岭的西林吉写下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加强护林防火能力,保护我国绿色宝库"的指示。为我国今后林火管理指明了方向。作为我国每一个公民,应加强森林火灾意识,做到护林防火,人人有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08:38
1、辨别风向、风力以及火势的大小,选择逆风或侧风的安全逃离路线。
2、如果风大,火势猛烈,并且距人较近,可以选择崖壁、沟洼处暂时躲避,待风小、火小时再脱身。
3、如果火距人较远,则应选择逆风方向或与风向垂直的两侧撤离。例如刮北风,则应朝北或东、西两方向脱离险境。
4、不要顺风跑,因为风速、火速要比人跑得快。
以上给大家介绍了几种假设条件下火灾避难的方法。实际上,各种火场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万一遇到火灾,要牢记十六字;临危不惧,清醒果断,争分夺秒,巧妙脱险。总之,争取时间,快速离开,才是上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0:13
因吸烟点火乱扔未熄灭的烟头,造成火灾的案例屡见报端,最典型的莫过于1987年5月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此次大火共造成69.13亿元的惨重损失。事后查明,这次特大森林火灾,最初的五个起火点中,有四处系人为引起,其中两处起火点是三名“烟民”烟头引燃的。
森林防火知识问答
一、何谓森林火灾?发生森林火灾的"三大要素"是什么?如何划分灾害等级?
森林火灾是指在森林燃烧中,失去人为控制,对森林产生破坏性作用的一种自由燃烧现象。 发生森林火灾的"三大要索"是指:森林可燃物、气象条 件和火源。以上三个因素同时具备。则发生森林火灾,若其中有一个因素不具备条件,则不发生森林火灾。 我国《森林防火条例》中规定,森林火灾分为4个等级。 1.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积不足1公顷。 2.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不足一百公顷。3.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不足 1000公顷。 4.特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
二、何渭森林可燃物?它们是怎样分类的?
森林中所包含的有机物质都可以燃烧,通称为森林可燃物。一般可分为:
地下可燃物--指枯枝落叶层以下半分解或分解的腐植质、泥炭和树根等。由地下可燃物燃烧 而形成的火叫做"地下火"。"地下火"特点是燃烧速度慢,燃烧时间长,温度高, 不易扑救,对林木损失较大。
地表可燃物--指枯枝落叶层以上到1.5米以内的所有可燃物。包括枯枝落叶、杂草、矮灌、幼树、倒木、伐根等。由地表可燃物燃烧形成的火叫做"地表火"。"地表火"比地下火燃烧速度快,比较容易扑灭。
林中可燃物--指距地1.5米以上的可燃物。包括乔木的枝干、枯木等。由林中可燃物燃烧形成的火叫做"树冠火"。"树冠火"不易扑救,在有大风的作用下,易形成狂燃大火或产生"飞火"、"火旋风"、"火暴"等。
三、造成森林火灾的火源有哪些?
造成森林火灾的火源有2大类:
1.自然火源:指由某些自然现象中所引燃的森林火灾。如雷击火(落地闪电)、火山爆发、滚石火花、泥炭自燃等。
2.人为火源:指人类生活、生产用火所引起的森林火灾。如烧荒、烧炭、烧砖、烧防火线、机车喷火、暴瓦、高压线脱落、乱丢烟头、野炊取暖、上坟烧纸、小孩玩火、呆傻人弄火、坏人放火等。 不论是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都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各地森林防火指挥部门应针对管辖区内的火源发生和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强火源管理,控制林火发生。
四、 影响林火发生的主要气象要素有哪些?
对林火发生有明显影响的主要气象要素有:
降水量--降水量大小直接影响林区可燃物的含水量, 可燃物含水量越高,着火率越低;可燃物含水量越低,着火率越高。如果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超过1500毫米,或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一般不发生或少发生森林火灾。
气温--日最高气温往往是该地着火与否的主要指标。 林火发生最多的时间,多半是白天气温出现最高的时段。因为气温升高加速可燃物自身温度升高、含水量变小,易接近燃点。所以高温天气是森林火灾的重要因素,要特别引起警惕。一般气温在-10-25℃幅度内常有林火发生。如气温 : >25℃以上可燃物生长变绿,体内含水量增加,则发生林火机会也随之减少。
风速--风对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起两个作用。一是使未燃烧的可燃物蒸发变干,易燃;二是可燃物燃烧后,通过风带来新鲜氧气,使火燃烧的更旺。所以大风天气多,火灾次数也多。风又是林火蔓延的重要因子,风速越大,火烧面积也越大。俗话说"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就是这个道理。可见"风"是火险的一个明显标志。
相对湿度一相对湿度越大,可燃物含水率也随之增大。通常相对湿度在75%以上则不易发生森林火灾; 75-- 55%可能发生火灾; 55%以下容易发生火灾; 30%以下可 能发生特大火灾。 此外还有连旱日数长短、云量多少等都能影响森林火灾的发生。
五、森林火灾出现的振幅和变化规律怎样?
全世界每年发生森林火灾20万次左右,被烧林地面积几百万公顷,约是世界现有林面积的0.1%。我国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达万次,被烧林地百万公顷左右。我国森林火灾面积占造林面积的1/3。 森林火灾是有变化规律的,从年变化上来看,多出现在降水量少,连旱日数比较长的年份;从季变化上来看,我国东北、华北一带多出现在春、秋两季,天气晴朗、降水量少,植被干旱,多大风天气。也就是每年的4、5、6月和 9、 10、11月份。冬季由于气温低,积雪覆盖,不易发生火灾。夏季降水量大。可燃物生长旺盛,含水量大也不易发生火灾。我国华东、华南、西南地区火灾季节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此时正是干季,晴日多、降水少、温度适时,而其他月份正是湿季,不易发生火灾。我国西部新疆地区森林防火期界于南北之间,主要集中在7、8、9月份。特别是雷击火集中在7--8月份较多;从日变化上来看,森林火灾多发生 在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之间,正是一日内气温偏高,湿度偏小、风速较大的时段,此时发生火灾,火势发展强、蔓延速度快、不易扑救。
六、何为林火蔓延?影响因子有哪些?
森林植被燃烧后,火就会不断向四周扩展。通过热对流、热幅射,热传导的方式不断向前伸延、扩大燃烧面积, 把这种燃烧现象称为林火蔓延。影响林火蔓延的主要因子是:1.可燃物种类和含水率:可燃物的形状、结构、大小;含水量不同,则蔓延快慢也不同,如矮小干枯的杂草、 灌木燃点低、蔓延快。湿润、粗大的枯枝、倒木不易燃,蔓延慢。2.风:是决定林火蔓延方向和速度的主要因子。有风促进空气流通,加速燃烧反应,风速大蔓延速度快,顺风火比逆风火蔓延快,侧风火界于两者之间。3.地形:地形凸凹起伏,引起小气候改变,造成水热差异,影响林火蔓延。如阳坡和山脊,蔓延快;阴坡和山谷蔓延慢;上山火比下山火蔓延快;陡坡比平缓地蔓延快。4.昼夜变化:白天有日光照射,气温高、湿度小、风速大、可燃物干燥、林火蔓延快;夜间与白日相反,林火蔓延慢。所以扑火人员都是在夜间趁着火势弱、蔓延慢,抓紧时间一举打灭。
七、扑灭森林火灾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哪些?
在扑灭森林火灾时,只要控制住发生火灾的任何一因素,都能使火熄灭。 1.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燃点以下。 2.阻隔可燃物,破坏连续燃烧的条件。 3.使可燃物与空(氧)气隔绝。 采取的基本方法有: 冷却洛一在燃烧的可燃物上洒水。化学药剂或湿土用来降低热量,让可燃物温度降到燃点以下,使火熄灭。 隔离法一采取阻隔的手段,使火与可燃物分隔、使已燃的物质与未燃的物质分隔。一般采取在可燃物上面喷洒化 学药剂,或用人工扑打、机翻生土带、采用高速风力提前火烧、适度爆破等办法开设防火线(带)等,使火与可燃物、 已燃烧的可燃物与未燃烧的可燃物分隔。同时通过向已燃烧的可燃物洒水或药剂;也能增加可燃物的耐火性和难燃性。 窒息法一通过隔绝空气使空气中的含氧率降低到14--18%以下,而使火窒息。一般采用机具扑打,用土覆盖, 喷洒化学药剂,使用爆破等手段使火窒息。
八、航空护林包括哪些内容?
航空护林包括巡护、报警、投递火报、跳伞扑火、机降 灭火、空中灭火(利用飞机从空中洒扬化学灭火剂)等项工 作由于飞机具有速度快,观察区域大,机动性强等优点, 因此在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偏远和原始林区多采用飞机巡护。发现森林火情后,速向管辖区内森林防火指挥部门投递火报。指出起火地点、火灾种类、火场面积、林火蔓延方向、蔓延速度、地面上人扑打路线等。如果飞机发现火情早、火场燃烧面积小,则可机载灭火队员直接实施空投或用 直升机降的办法,将扑火队员送人火场,实行"打早、打 小、打了",消灭林火在初始阶段。如果火区较大,林火蔓、 延速度快,则利用飞机喷洒化学灭火剂、阻火剂*火区扩大,减少火势,与地面扑火人员配合将林火扑灭。此外,使用飞机给火区运送扑打工具、生活给养、抢运伤员等。
九、扑救森林火灾如何避免烧死烧伤?
扑救森林火灾是一项紧急性任务。扑火队员面对高温烤的、浓烟意呛以及精疲力竭。火场中可燃物有时能产生200℃以上的地面温度和1000℃空气温度,而人体在高于120℃的环境中就丧失功能。所以高温、浓烟、身体过分消耗是发生扑火队员伤亡的危险三角。故参加扑火人员一定要注意: 1.上火场要配戴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头盔、服装、手套、靴子、安全罩、眼镜、滤毒面罩,以避免高温、烟熏造成晕迷、窒能被火烧死。 2.服从有扑林火经验的人员指挥,注意观察周围火环境和林火发展特点。 (1)扑火时不要在火区线内活动,要沿着火场的外围边线前进。 (2)打草原火时,不能乱打硬拼;预防风向风速突然变化、火舌燎伤;打上山火时不要顺着火头爬山扑打,防止被火包围;打地下火时,注意不要掉进腐质层中,被火烧伤; 打林内火时,注意不要被倒树砸伤;打大火时,要选择火势 弱的地方为突破口,不要在火势强的地方强攻;对于一时攻 不上去的火,要回避火头,待机歼灭。风大、火强撤退时,要沿已灭火线返回,避开顺风 火,防止被火吞没。休息时,宿营地周围要打好安全防火线,以防被火包围。
十、被林火包围时,应如何进行自救?
由于风向突变或地形特点,参加扑火人员有时被火包围,脱险的办法是:
1.在附近,先点火烧除一块空地,作为安全区然后进入进火。
2.若来不及点火,要立即选择近处土坑、河滩或河 沟。把衣服用水浸湿,蒙在头上,卧倒进火。
3.用衣服把头包好,选择杂草矮小或好走的地方,一口气迎着火猛冲出去,也可以安全脱险。(吴士英)
十一、我国森林防火的任务和范围包括哪些?
森林防火是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根据《森林防火条例》规定,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护林防火组织,在大面积林区进行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宣传组织群众,划定森林防火责任区,订立森林防火制度,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森林防火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落实护林防火各项方针*及其规章制度,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其工作范围包括国家、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森林和林木。
十二、我国在森林防火、灭火工作中采用了哪些新技术?
1.人工促进降雨:在森林火险期内,选择适合降雨的天气条件,用人工催化降雨的方法进行防火、灭火。目前,我国用于促进人工降雨的催化剂有:干冰、碘化银等。利用飞机、降雨火箭,高射炮等作为播撤工具,将催化剂带入高空云层中促进人工降雨。
2.森林化学灭火:用化学药剂阻滞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的一种灭火方法。以磷酸氨、尿素等为主剂制成化学灭火剂,通过飞机或背负式灭火器,将化学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火头或火线上进行灭火。此外,利用化学除草剂开设防火线。
3.利用红外线探火仪和红外摄影来探测林火。应用红外线热幅射原理,可以发现初起林火和地下火,可透过烟雾,拍摄火线及火区,监视火烧迹地余火和测算火烧迹地面积等。
4.利用人造地球卫星探测林火:通过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准确测定森林火灾的位置和火场范围。并通过火灾发生发展情况的彩色照片进行火灾分析,为森林防火指挥部门提供可靠的森林火灾的信息和依据。
5.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大量气象因子数据,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火险预报、计算并确定最适合的防火方案。
十三、建国以来我国最大的一次森林火灾发生在何时何地?应吸取哪些教训?
建国以来我国最大的一次森林火灾发生于1987年5月6日至6月2日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北部林区。这是一起震惊中外的特大森林火灾,给国家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过火林地总面积114万公顷,其中受害森林面积87万公顷。应吸取的教训是
1.主管森林防火的领导存在官僚主义,表现在"着火忙一阵,过后无人问"。
2.对"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护林防火方针没有真正贯彻落实。表现在"宁可得病多花钱治,不愿无病少花钱防"。
3.管理混乱,纪律松弛。表现在制度不严,责任不 明。防火人员随意调,防火期间不上岗。
4.缺乏应有的技术设施,控制火灾能力薄弱。
5.防火队伍素质低,不重视防火科普宣传和法制教育。
6.不尊重人才,不尊重实际。没有把林火管理纳入科学的轨道。 国家森林防火总指挥部总指挥田纪云同志于1987年8 月在特大森林火灾后的大兴安岭的西林吉写下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加强护林防火能力,保护我国绿色宝库"的指示。为我国今后林火管理指明了方向。作为我国每一个公民,应加强森林火灾意识,做到护林防火,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