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9:2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03:39
因为1991年5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中苏国界东段的协定》中明确规划了,领土界限,领土争议问题就此结束。
图们江作为中国进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也于1858年到1860年,在沙皇*武力威胁下,通过《爱珲条约》、《北京条约》,使图们江口沿海地区划归*,中国失去了出海权。
1991年中苏签订《关于中苏国界东段的协定》,规定苏方同意中国船只(悬挂中国国旗)沿图们江通海往返航行,1992年先后经两国批准,中国恢复了图们江出海权。但由于俄朝铁路大桥太低(仅7米)及河道淤塞等原因,仅能通行300吨以下的小船,并且俄方还提出苛刻的条件,仅允许季节性捕捞渔船出海、不准商业运行船只出海。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实行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外交*,与苏结成盟友,在*、经济、技术等各方面倚重苏联的支持和援助,为中国的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和物质基础。
特别是1954年至1956年苏共二十大前,苏联对华*的基础发生根本性转变,开始纠正斯大林在苏联与新中国关系中的某些错误做法,基本解决了斯大林时期遗留的问题,使中国得以在平等的基础上与苏联进行合作,中苏关系愈益密切,中苏边界问题自然也被搁置。
尽管中苏边境地区在1950年代始终处于平静状态,但历史上的中俄不平等条约及两国边界问题毕竟还是悬而未决,边界争端的始因依旧存在,这即在两国关系中伏下了边界冲突的隐患。
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中国*党在对斯大林的评价及和平过渡、和平共处等问题上与苏*生分歧,对赫鲁晓夫和苏共处理波匈事件中的“老子党”及大国主义作风表示不满。
*为对赫鲁晓夫集团完全否定并改变斯大林的理论和路线的忧虑,从而增加了对苏联的戒心,开始改变在经济上完全依赖苏联帮助的建设方针,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中苏之间的不和谐因素由此愈益增多。
至1950年代末,中苏两党在社会主义*和建设的方针*及对外战略的方针*上发生了全面的和根本的分歧,这种分歧造成中苏在国家利益上的严重对立。赫鲁晓夫为迫使中国就范采取了撤走技术专家、撕毁经济合同等极端措施,先行迈出了破坏国家关系的第一步。
此后,中苏边境纠纷随之肇始,搁置了几十年的边界问题被重新提出,历史的伤疤复又揭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图们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中苏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03:40
1991年5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中苏国界东段的协定》规定明确已达成一致地段的中苏国界线东段边界线走向。
从第三十一界点起,国界线沿哈桑湖和图们江(苏联地图为图曼纳亚河)之间的分水岭先大体向南行,经张鼓峰155.1米高地(苏联地图为札欧焦尔那亚山157.3米高地),然后转向东南行,至第三十二界点。
该界点在图们江(苏联地图为图曼纳亚河)左岸上,位于中国境内58.5米高地(苏联地图为三号无名山)东偏东南约2.8公里,苏联境内61.6米高地(苏联地图为60.3米高地)南偏东南约1.9公里,苏联境内郭鲁泌尼乌脚石山182.0米高地(苏联地图为180.3米高地)以西约9.0公里。
扩展资料:
图们江本是中国内河,15世纪之前,图们江两岸由中国的少数民族女真族所领。明王朝成立后通过招抚女真族,在图们江两岸设置了地方行政机构,图们江南岸亦一度为明朝领地。
李氏朝鲜通过剿杀、驱赶女真部落,不断向北扩张领土,于15世纪中叶沿图们江南岸设置了会宁、富宁、钟城、稳城、庆源、庆兴六个镇,标志着图们江开始成为中朝两国的界河。
图们江作为中国进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也于1858年到1860年,在沙皇*武力威胁下,通过《爱珲条约》、《北京条约》,使图们江口沿海地区划归*,中国失去了出海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中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