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8:50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4:17
古代文人求真务实,严谨的例子有汉朝时期的刘德,他对儒学做到了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严密谨慎。
刘德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三子,于公元前155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河间王。刘德非常喜好儒学,衣着服饰,言行举止都仿效儒生,山东的众儒生多依附于他。当时儒学还未成为正统。经过秦末的战争,典籍留存很少,读书人也是凤毛麟角,想恢复儒学谈何容易。这时,河间王刘德却应时而起。
刘德为王26载,始终没有卷入诸王争权的*漩涡,而将其毕生精力投入到了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集与整理之中。为了收集书籍,刘德的足迹遍布洛阳、山东、河北等地。他不畏劳苦,身体力行,凡闻民间有善书者,就亲自前去以重金购之,并命人重抄一份留给百姓;对不愿出让的,他就好言求之,从不采取强制手段。
这对当时的绝大多数统治者来说,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刘德贤名远扬,众多知识分子都不远千里,携先祖旧书,送给刘德。对这些人,刘德均给予重用和奖金。其所得之书有《诗》、《左传》、《周官》、《礼记》等,多达几十种。刘德于公元前130年逝于封国。他的作为受到知识分子的追捧,班固在《汉书》中专门为之立传,其传首就评价刘德治学“实事求是”。
“务实求真”是每个人对待事物时,追求事物真实性的基本应有的态度。所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做、去实践。
刘德就是因为务实求真及严谨的态度,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古籍收集与整理中,才能赢得天下众知识分子的拥护及声名远播的贤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4:18
刘德(公元前171年―公元前130年),汉景帝刘启第二子,废太子刘荣同母弟,汉武帝刘彻异母兄,母栗姬,西汉宗室、藏书家。他在位二十六年去世。逝世后谥献,又称河间献王,家居咸阳,修学好古,遇事实事求是。藏书最多。
秦焚书坑儒,典籍湮缺。他凡从民间得一善书,必好写以还,而留其真本,又加金银玉帛赏赐,以招四方之书。由是有旧书者,多奉奏河间王。故得书之多,可与汉官家藏书相等。所得书皆古文及先秦旧书,价值较高。
其学举六经,立《毛氏诗》、《左氏春秋》博士。修《礼乐》,精儒学,山东诸儒多从其游。
为了整理这些古籍,刘德亲自组织并参与工程。他以名儒毛苌、贯长卿为博士、王定为史丞,又广招天下著名学士,对所得之书进行研究、整理。刘德整理古籍的态度极为严谨,对所得残缺不全、 字异文非和不同版本者,必组织群儒研讨辨析、勘误订正、精心校理成册。
扩展资料:
刘德是汉景帝的儿子,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立为河间王。河间国管辖的区域相当于今之河北献县、东光、阜城、武强部分区域,治乐城(今献县东南两河城),与广川是近邻。刘德在历史上名声不错,因为“聪明睿智”,死后得到“献”的谥号。
他在位26年,守法,崇儒,立博士,修礼乐,搜集散落民间的儒家典籍,拜访儒学名士,与诸儒讲学论道,得到《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美誉。
刘德立为河间王那年,董仲舒已36岁。这时,董仲舒因治《公羊春秋》的成就,成为很有名气的儒学传人。董仲舒无论出行居家,还是待人接物,都能按礼仪规范自己的举止行为和音容笑貌,成为士人效法的榜样。就是在京城长安,董仲舒也有很大的名声。
刘德封王之前,就有召见董仲舒,作竟夜长谈的想法,无奈京城与广川相距两千余里,他只能把这种想法作为一种遗憾隐忍在心里。到河间后,立国伊始,有很多事情待他处理,竟把这件事情推迟下来。
一天,近臣报告刘德,广川董仲舒已为朝廷征为博士,不久就要携家进京就职。刘德略一沉思,便提笔修书,派员驾马车赴广川延请董仲舒。几天后,董仲舒来到乐城。当日,刘德设宴欢迎董仲舒。宴后,刘德留下几个学有所成的儒生,便就关心而又心存疑问的问题同董仲舒攀谈起来。
刘德问:“《孝经》上说,孝是上天的根本、大地的准则。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董仲舒说:“大自然中存在五种物质,这就是木、火、土、金、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这五种物质与一年的四个季节有着对应关系,水代表冬季,金代表秋季,土代表夏季六月,火代表夏季,木代表春季。
各个季节有着不同的职能和作用,春主宰着万物的萌发,夏主宰着万物的成长,秋主宰着万物的收获,冬主宰着万物的储藏。储藏,是冬季的职能,所以父亲生下的东西,孩子就要让它成长起来;父亲养育的东西,孩子就要继续抚养它;父亲抚养的东西,孩子就要接着完成父亲的抚养任务。
凡是父亲所做的,孩子必须接受下来,并且继续做下去,不敢不实现父亲的意愿,这才是尽到做人的原则。所以,五行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品行。由此看来,父亲授于它,孩子接受它,是上天的原则。‘孝是上天的根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刘德说:“说得好啊。为什么说‘孝为上天的根本’,孤王已经明白了,愿意听听对‘孝为大地的准则’的解释。”
董仲舒说:“大地生出云彩可以生成雨水,生成气可以变成风。刮风下雨,是地所生成的。大地不敢独占功绩和名声,一定向上归属于天;就像是从天上往下来的,称为‘天风天雨’,而不称做‘地风地雨’。
勤劳本来出自大地身上,功绩和名声却归属于天,如果不是达到至高无上的思想境界,又怎能做到这些?所以下边侍奉上边,就好比大地侍奉上天,这是最大的忠诚。土是火的儿子,五行中没有什么比土更为可贵的。土在四季中没有命名的对象,也不与火分得功绩和名声。
木是春季的别名,火是夏季的别名,金是秋季的别名,水是冬季的别名。忠臣担当的道义,孝子应尽的义务,都是从土那里派生出来的。土是五行中最可贵的,它的道义不能再增加了。
五声中没有比宫音更可贵的,五味中没有比甜更柔美的,五色中没有比黄更兴盛的,这就说明孝是大地的准则。”刘德说:“说得好呀!”
刘德有感于董仲舒的话,“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笃敬爱下,明知深察,惠于鳏寡”;他严谨治家,教授诸子学礼仪,行孝道,共传8世、146年。
西汉年间,因献酎酒、酎金获罪的诸侯王逾百人,而刘德一脉无一人违礼至过。古语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刘德师遵董仲舒之教,以身垂范,以孝治家,其泽可谓长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刘德
参考资料:衡水晚报-董子研究董仲舒对河间王刘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4:18
汉景帝时期,河间王刘德特别喜欢研究儒家的经典著述,他读儒学时总是根据实例求证*。他从民间得到好书后,亲自抄写一份给原主,同时还赠以金银。因此很多人慕名给他送书。长此以往,他的藏书比朝廷的存书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