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有关国学的知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9:02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10:54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查阅国际君友会资讯中心的国学词目有如下定义:国学,可译做“guoxue”(音译)、“Sinology”(意译,指中国学或汉学)。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国学经典   经部——儒学经典
  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
  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
  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重要书目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等等。
   集部——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
  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闺阁类”,重要书目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等等。 国学入门书目及其读法  梁启超
  两月前清华周刊记者以此题相属,蹉跎久未报命。顷独居翠微山中,行箧无一书,而记者督责甚急,乃竭三日之力,专凭忆想所及草斯篇,漏略自所不免,且容有并书名篇名亦忆错误者,他日更当补正也。
  中华*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启超作於碧摩岩翠山房
  甲 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
  『论语』『孟子』
  『论语』为二千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孟子』自宋以後势力亦与相埒,此二书可谓国人内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学者熟读成诵,即不能,亦须翻阅多次,务略举其辞,或摘记其身心践履之言以资修养。
  『论语』、『孟子』之文,并不艰深,宜专读正文,有不解处,方看注释。注释之书,朱熹『四书集注』,为其生平极矜慎之作,可读,但其中有随入宋儒理障处,宜分别观之。清儒注本,『论语』则有戴望『论语』注,『孟子』则有焦循『孟子』正义最善。戴氏服膺颜习斋之学,最重实践,所注似近孔门真际,其训诂亦多较朱注为优,其书简洁易读。焦氏服膺戴东原之学,其孟子正义在清儒诸经新疏中为最佳本,但文颇繁,宜备置案头,遇不解时,或有所感时,则取供参考。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乃戴氏一家哲学,并非专为注释『孟子』而作,但其书极精辟,学者终需一读,最好是於读『孟子』时并读之,既知戴学纲领,亦可以助读『孟子』之兴味。
  焦循『论语通释』,乃摹仿『孟子字义疏证』而作,将全部『论语』拆散,标准重要诸义,如言仁,言忠恕……等,列为若干目,通观而总诠之可称治『论语』之一良法且可应用其法以治他书。
  右两书篇页皆甚少,易读。
  陈沣『东塾读*』中读『孟子』之卷,取『孟子』学说分项爬疏,最为精切,其书不过二三十页,宜一读以观前辈治学方法,且于修养亦有益。
  『易经』
  此书为孔子以前之哲学书,孔子为之注解,虽奥衍难究,然总须一读。吾希望学者将『系辞传』、『文言传』熟读成诵,其卦象传六十四条,则用别纸钞出,随时省览。
  後世说『易』者言人人殊,为修养有益起见,则程颐之『程氏易传』差可读。 
  说『易』最近真者,吾独推焦循,其的著『雕菰楼易学』三书(『易通释』、『易图略』、『易章句』)皆称精诣,学者如欲深通此经,可取读之,否则可以不必。
  『礼记』
  此书战国及西汉之“儒家言”丛编,内中有极精纯者,亦有极破碎者,吾希望学者将『中庸』、『大学』、『礼运』、『乐记』四篇熟读成诵,『曲礼』、『王制』、『檀弓』、『礼器』、『学记』、『坊记』、『表记』、『缁衣』、『儒行』、『大傅』、『祭义』、『祭法』、『乡饮酒义』诸篇,多游览数次,且摘录其精要语。
  若欲看注解,可看『十三经注疏』内郑注孔疏。『孝经』之性质与『礼记』同,可当『礼记』之一篇读。
  『老子』
  道家最精要之书,希望学者将此区区五千言熟读成诵。
  注释书未有极当意者,专读白文自行寻索为妙。
  『墨子』
  孔墨在先秦时,两圣并称,故此书非读不可,除『备城门』以下各篇外,馀篇皆宜精读。
  注释书以孙诒让『墨子间诂』为最善,读『墨子』宜照读此本。
  『经』上、下,『经说』上、下四篇,有张惠言『墨子经说解』及梁启超『墨经』两书可参观,但皆有未精惬处,『小取』篇有胡适新诂可参观。
  梁启超『墨子学案』属通释体裁,可参观助兴味,但其书为临时讲义,殊未精审。
  『庄子』
  内篇七篇及杂篇中之『天下篇』最当精读。
  注释有郭庆藩之『庄子集释』差可。
  『荀子』
  『解蔽』、『正名』、『天论』、『正论』、『性恶』、『礼论』、『乐论』诸篇最当精读,馀亦须全部游览。
  注释书王先谦『荀子注』甚善。
  『慎文子』『慎子』『公孙龙子』
  今存者皆非完书,但三子皆为先秦大哲,虽断简亦宜一读,篇帙甚少,不费力也。『分孙龙子』之真伪,尚有问题。
  三书皆无善注,『尹文子』、『慎子』易解。
  『韩非子』
  法家言之精华,须全部游览(其特别应精读之诸篇,因手边无原书,?举恐遗漏,他日补列)。
  注释书王先谦『韩非子集释』差可。
  『管子』
  战国末年人所集著者,性质颇杂驳,然古代各家学说存其是者颇多,宜一游览。
  注释书戴望『管子校正』甚好。
  『吕氏春秋』
  此为中国最古之类书,先秦学说存其中者颇多,宜游览。
  『淮南子』
  此为秦汉间道家言荟萃之书,宜稍精读。
  注释书闻有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颇好。
  『春秋繁露』
  此为西汉儒家代表的著作,宜稍精读。
  注释书有苏舆『春秋繁露义证』颇好。
  康有为之『春秋董氏学』,为通释体裁,家参看。
  『盐铁论』
  此书为汉代儒家法家对於*问题对垒抗辩之书,宜游览。
   太极图 『论衡』
  此书为汉代怀疑派哲学,宜游览。
  『抱朴子』
  此书为晋以後道家言代表作品,宜游览。
  『列子』
  晋人伪书,可作魏晋部玄学书读。
  右所列为汉晋以前思想界之重要著作,六朝隋唐间思想界著光采者为佛学,其书目当别述之。以下举宋以後学术之代表书,但为一般学者节啬精力计,不愿多举也。
  『近思录』朱熹著,江永注
  读此书可见程朱一派之理学,其内容何如。
  『朱子所谱·朱子论学要语』王懋竑著
  此书敍述朱学全面目最精要,有条理。
  若欲研究程朱学派,宜读『二程遗书』及『朱子语类』,非专门斯业者可置之。
  南宋时与朱学对峙者尚有李东莱之文献学一派,陈龙川、叶水心之功利主义一派,及陆象山之心学一派,欲知其详,宜读各人专集;若观大略,可求诸『宋元学案』中。
  『传习录』王守仁语,徐爰、钱洪德等记
  读此可知王学梗概。欲知其详,宜读『王文成公全书』。因阳明以知行合一为教,要合观学问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经过,具见集中各文,故阳明集之重要,过於朱、陆诸集。
  『明儒学案』黄宗羲著
  『宋元学案』黄宗羲初稿,全祖望、王梓材两次续成
  此二书为宋元明三朝理学之总记录,实为创作的学术史。『明儒学案』中姚江、江右、王门、泰州、东林、戢山诸案最精善。『宋元学案』中象山案最精善;横渠、二程、东莱、龙川、水心诸案亦好;晦翁案不甚好;百源(邵雄)、涑水(司马光)诸案,失之太繁,反不见其*;末附荆公(王安石)新学略最坏,因有门户之见,故为排斥。欲知荆公学术,宜看『王临川集』。
  此二书卷帙虽繁,吾总望学者择要游览,因其为六百年间学术之总汇,影响於近代甚深,且汇诸家为一编,读之不甚费力也。
  清代学术史,可惜尚无此等佳著。唐鉴之『国朝案小识』,以清代最不振之程朱学派为立脚点,偏狭固陋,万不可读;江藩之『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亦学案体裁,较好,但*常识*庸,殊不能叙出各家独到之处,万不得已,姑以备参考而已。启超方有事於『清儒学案』,汗青尚无期也。
  『日知录』、『亭林文集』顾炎武著
  顾亭林为清学开山第一人,其精力集注於『日知录』,宜一游览。读文集中各信札,可见其立身治学大概。
  『明夷待访录』黄宗羲著
  黄梨洲为清初大师之一,其最大贡献在两学案,此小册可见其*思想之大概。
  『思问录』王夫之著
  王船山为清初大师之一,非通观全书,不能见其精深博大,但卷帙太繁,非别为系统的整理,则学者不能读,聊举此书发凡,实不足以代表其学问之全部也。
  『颜氏学记』戴望编
  颜习斋为清初大师之一,戴氏所编学记,颇能传其真。徐世昌之『颜李学』亦可供参考,但其所集『习斋语要』、『恕谷(李塨)语要』将攻击宋儒语多不录,稍失其真。
  顾、黄、王、颜四先生之学术,为学者所必须知,然其著述皆浩博,或散佚,不易寻?,启超行将为系统的整理记述,以饷学者。
  『东原集』戴震著
  『雕菰楼集』焦循著
  戴东原、焦裏堂为清代经师中有清深之哲学思想者,读其集可知其学,并知其治学方法。
  启超所拟著之『清儒学案』,东原、裏堂学两案,正在属稿中。
  『文史通义』章学诚著
  此书虽以文史标题,实多论学术流别,宜一读。
  胡适著『章实斋年谱』,可供参考。
  『大同书』康有为著
  南海先生独创之思想在此书,曾刊於『不忍杂志』中。
  『国故论衡』章炳麟著
  可见章太炎思想之一斑。其详当读章氏丛书。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冥著
  有偏宕处,亦有独到处。
  『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胡适著
  『先秦*思想史』梁启超著
  将读先秦经部、子部书,宜鸹读此两书,可引起兴味,并启发自己之判断力。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
  欲略知清代学风,宜读此书。
  乙 *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
  『尚书』
  内中惟二十八篇是真,书宜精读,但其文佶屈赘牙,不能成诵亦无妨。余篇属晋人伪撰,一游览便足(真伪篇目,看启超所著『古书之真伪及其年代』,日内当出版)。
  此书非看注释不能解,注释书以孙星衍之『尚书今古文注疏』为最好。
  『逸周书』
  此书真伪参半,宜一游览。
  注释书有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颇好。
  『竹书纪年』
  此书现通行者为元、明人伪撰。其古本,清儒辑出者数家,王国维所辑最善。
  『国语』『春秋左氏传』
  此两书或本为一书,由西汉人析出,宜合读之。『左传』宜选出若干篇熟读成诵,于学文甚有益。
  读『左传』宜参观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可以得治学方法。
  『战国策』
  宜选出若干篇熟读,于学文有益。
  『周礼』
  此书西汉末晚出,何时代人所撰,尚难断定,惟书中制度,当有一部分为周代之旧,其馀亦战国秦汉间学者理想的产物,故总宜一读。
  注释书有孙诒让『周礼正义』最善。
  『考信录』崔述著
  此书考证三代史事实最谨严,宜一游览,以为治古史这标准。
  『资治通鉴』
  此为编年*史最有价值之作品,虽卷帙稍繁,总希望学者能全部精读一过。
  若苦干燥无味,不妨仿『春秋大事表』之例,自立若干门类,标治摘记作将来著述资料(吾少时曾用此法,虽无成书,然增长兴味不少)。
  王船山『读通鉴论』,批评眼光,颇异俗流,读通鉴时取以并读,亦助兴之一法。
  ...... 
  今再为拟一真正之最低限度如下:
  『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後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其他词曲集随所好选读数种。
  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报……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10:55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2、科举前选拔*
3.科举制名称
4、古代学校
5、古代学官
二、风俗礼仪
1、古代节日习俗
2、古代礼仪
3、古代位次
4、古代讳称
三、 姓名称谓
1、基本称谓
2、兼称几项
3、古代谦称
4、古代敬称
5、古代贱称
6、特殊称谓
四 、古代职官
1、古代官职概述
2、常见的官职爵位名
3、官职任免升降术语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4、古代学校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á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国子监】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5、古代学官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10:55

包括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全部,书籍主要包括经、史、子、集等类,国学是一个系统的,博大精深的学问,学习他一方面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另一方面也是在传承和发展我们国家悠久和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10:56

国学是指中国历代的文化传承和学术记载,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地理、*、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
按照不同的定义和领域,国学可以分为广义国学和狭义国学。
1. 广义国学:指中国历代的文化传承和学术记载,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地理、*、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
2. 狭义国学:指中国古代学说。
近代国学则属于宽泛的概念,它虽与经学密切相关,但价值取向有异,含义更广,涵盖经史子集各类传统学术。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还有疑问,建议查阅相关文献。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北京协和售后 spcp代收费是什么 Doppelherz/双心 铁元营养口服液 500ml-详细介绍 淘宝阿尔卑斯店的德国铁元怎么样? 后面的肩膀缝疼因为什么 刮痧后一躺下肩膀疼的要命 “亭台六七座”的出处是哪里 mahini 是什么意思? 外阴溃烂了怎么办 外阴溃疡,溃疡处伤口不愈合,可以用什么药 有关国学的问题: 什么是国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如何学习国学? 关于“国学”的古诗有哪些? 辅警执行打架心得体会 风水罗盘方位是怎么定准的 风水罗盘上红色圆点什么 踪合罗盘三十八层每层用法? 请问老师,中国罗经透解上讲的五子气是向上定或是从来龙上定。_百度问一问 怎格用罗盘来定透地龙 罗盘怎样测卧室八个方位 罗经透解的圆盘上的圈层 哪里有书本上的36层风水罗盘?罗经透解书上面写的那个 风水罗盘学通一般要多久时间,除了罗盘透解,还可以借鉴什么书籍 谢谢 罗经透解的介绍 《罗经透解》上有:“倘若变煞为宫,必为大贵之地”,何解?求高人! 罗经透解电子书 抖音里直播阿玛尼的手表可以买吗,是不是正品? 谁有地理风水古书 世界上最贵的口红要几元? 罗盘的使用方法图解在哪里有?初学风水感觉罗盘一层层的很复杂,有没有那本书全面介绍并附有罗盘的使用方 兰蔻口红105与纪梵希口红304号色哪个更好 关于国学经典的资料 有关国学的作文 关于国学 有关国学的经典? 谁知道有关国学方面的知识 国学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些。有什么书关于国学的 有关国学书籍 关于国学的四字词语 有关国学的诗句的经典语录 关于国学的标语 关于国学的基本书籍有哪些? 关于“国学”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国学经典的诗词 有关国学的古诗词 形容国学的成语有哪些?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试题集锦答案 对联怎么区分 对偶形式 和各种对法 宋濂与《送东阳马生序》的资料 正宗朝鲜辣白菜的腌制方法 朝鲜咸菜制作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