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7: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4:06
一、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出现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随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而产生的,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资产阶级科学的经济理论体系。庸俗经济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①资产阶级经济学从古典到科学的转化;②近代经济学(亦称传统经济学);③当代经济学。 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英、法两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劳工阶层同资产者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直接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发展。这时,揭示出资本剥削实质的剩余价值成了资产阶级十分害怕的爆炸性问题。适应于资产阶级的*需要,经济学担负起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科学研究的任务,它以揭示剩余价值起源的劳动价值论为主攻方向,开始了古典经济学向近代科学经济学的转化。这种科学化的具体手法是,抓住古典经济学价值学说中的科学成份和正确观点,批判继承它的科学成份,以实证分析所看到的客观事实为依据,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内部的本质联系。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是英国的马尔萨斯和法国的萨伊。
萨伊是实证的经济学的主要奠基人。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上,他创立了科学的“三分法”,把生产、分配和消费看作互相并列的一般形态。在价值论和分配论上,他发展了斯密价值论中的科学观点,完全否定了劳动价值论;他由效用价值论出发,转到生产费用论,进而建立三位一体公式的分配理论。在销售论上,他揭示了“供给能够创造它自己的需求”的市场法则,根本否认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存在供求脱节和生产过剩的可能性,这就是至今仍然很有影响的“萨伊定律”。
猛烈攻击并力图否定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关于利润来源的学说,进而攻击李嘉图的整个理论体系。这场论争最终促成了经济学从古典到科学的转化。到19世纪30年代,近代科学经济学的各种学说,已经开始在经济学界占据统治地位。 第一次是19世纪中叶出现的j.密尔的经济学说;第二次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占统治地位的a.马歇尔的经济学说。 j.s.密尔虽然受到社会主义思潮的一定影响,但他的经济学体系是19世纪中期以前马尔萨斯、萨伊、j.密尔、西尼尔(1790~1864)等人经济学说的混合物。
j.s.密尔的经济理论的突出特点是调和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形成辩证的折衷主义。他的价值学说是19世纪上半叶一切科学的价值论观点(相对概念论、劳动论、“节欲”论、生产费用论等)的综合,核心是生产费用论。关于利润,他基本上接受了西尼尔的节欲论,并进而把总利润分解为利息(“节欲”的报酬)、保险费(“投资风险的报酬”)、管理工资(资本家领导生产“所付出的劳动和技能的代价”)。关于工资,他承袭了工资基金说。但是,j.密尔承认并强调劳动产品的分配是同劳动的付出成反比例的,这是他与庸俗经济学的一般学者有所不同的地方。j.密尔不仇恨社会主义,但他抱有改良资本主义制度的幻想。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边际效用学派的兴起和风行结束了j.密尔在经济学界的统治地位。边际效用学派是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引起*经济学根本变革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以实证分析和数理方法变革了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建立新的理论体系。边际效用学说的核心理论是直接对抗劳动价值学说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同时包括时差利息论、一般均衡论等科学理论。边际效用学说强调主观心理分析,倚重数学分析方法,具有超阶级、超社会形态的、纯科学的特点,迎合了众多经济学家的科学研究,对日后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890年,英国经济学家、剑桥学派创始人马歇尔的主要著作《经济学原理》问世。它集19世纪经济学之大成,用折中主义的手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庞杂的科学的经济学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马歇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自然不会飞跃”的渐进观。他运用连续原理和局部均衡的方法,分析经济现象的变化,用主观心理动机去解释人类的经济行为。他把商品的价值归结为商品的均衡价格,因而均衡价格论就是他的价值论;他以均衡价格论为基础建立分配论,提出了生产四要素说(即除劳动、土地和资本外,还应包括资本家的“管理才能”),认为国民收入是各生产要素共同协作创造的,而各要素在其中所占份额的大小则取决于它们各自的均衡价格。他主张自由放任原则,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充分就业的自动均衡趋势。马歇尔把他的这一经济理论体系区别于他所说的古典经济学(包括上述除边际效用学派之外的、从斯密到j.s.密尔的所有经济学家的经济学说),因而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
1933年,美国的e.h.张伯伦(1899~1967)和英国的j.罗宾逊分别提出了基本原理相同的垄断竞争价格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对马歇尔的以完全竞争为假定提前的均衡价格理论进行修订和补充,从而使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达到它的完成形态。
它的主要创始人k.维克塞尔(1851~1926),把货币分析引入经济分析,强调投资与储蓄的均衡,提出自己的利息理论,因而被经济学界公认为凯恩斯主义的先驱。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了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大规模失业的有效需求原理,认为投资和储蓄不可能自动形成均衡,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对新古典经济学发起攻击,形成凯恩斯主义。该书的问世,成为近代庸俗经济学和当代经济学的分水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促成了凯恩斯主义的迅速传播,并使它成为多数西方国家的官方经济学长达30多年之久。但这并未结束战前西方经济学各家并存的局面,只是使其他经济学流派长期处于相形见绌的地位。随着垄断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激化,国家干预经济不断引起一系列新问题,其中特别是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见停滞膨胀)的同时加剧,使得习惯于解释和对付二者交替现象的凯恩斯主义陷于困境。为了解释新现象,寻求新对策,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提出各自主张,互相辩难,形成流派纷纭的局面。
凯恩斯经济学的不同解释者之间形成了以p.萨缪尔森为主要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与以罗宾逊为主要代表的新剑桥学派两大分支,它们就增长理论、资本理论、分配理论乃至通货膨胀理论进行了长期的激烈论战,提出了不同的*主张,至今仍相持不下。鼓吹自由市场经济的派别如f.von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联邦德国新自由主义、美国的现代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等,从不同的角度主张*甚至完全取消国家干预,它们的理论分别在英国、联邦德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得到重视和采纳。20世纪初出现于美国的制度学派进一步演化为新制度学派,它以较“左”的姿态出现,强调应从制度结构的具体形态(而不是本质)上剖析资本主义的病症和提出处方。此外还有对北欧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具有重大影响的瑞典学派,承袭新古典经济学衣钵而又突出创新作用的熊彼特学说,受历史学派、制度学派及熊彼特、凯恩斯影响而形成的罗斯托(1916~)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以及其他一些自成一家之言者,它们都从不同角度论证资本主义经济仍有发展前途,或者可以自动演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类似社会主义的美好社会,从实际出发,批判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