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管资本’和‘管资产’的区别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3:5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9:09
您好,会计学堂林老师为您解答
解构‘管资本’和‘管资产’的区别
很多人都在议论国企改革。可见这个议题对于国家的改革大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但是一直以来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又说明了各方面的谨慎态度。因为这件事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
吴敬琏先生说,改革就是要打破‘党国大公司’,其中含义令人瞩目。这次*成立国企改革领导小组,说明*已有定见。也说明国家已下了决心,已定了调子,指了路子。大局已定,只待实施。相信,这样严密的顶层设计一旦展开,必然会循序渐进,而取得伟大的成果。
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我们来对前景做一些判断。比如,从提法上来判断。
过去的提法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如何完善,这里所说的‘管理’的含义并不是很明确。具体实践中的做法,以“管资产”为主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做法,现在来看有很多的弊病。比如,那个人人皆知的‘三管’ 的操作,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并不是一个合理的措施。
这次的提法是---‘把国有资产资本化’,把‘三管’改成‘管资本为主’,这个提法与以前的管理状态下的操作有很大的不同,提法变了之后,管理方式将有巨大的改变。
以前的管理*是“管人、管事、管资产”。‘管人’实际的主要内容就是管干部---任命企业领导人员,*任命国企管理人员。‘管事’--管到‘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内部所实行的一切日常管理制度都要*认同,这在常态下是合理的,因为你的官是我任命的,你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就要符合*的意志,报批就是必经的程序。‘管资产’—国有企业的资产是国有的,具体就是通过管财务来管理资产,管资产指的是管理实体资产,包括资金、房产、设备等等各种具体的财物。这是现行的管理模式,也就是现行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
‘三管’的含义被打破---完全改变了旧的管理理念---这是对旧有方式巨大改变的措施。涉及的问题太敏感了,所以说是一种*性的措施。看来这种说法一点也不能说是夸张。
不是对\"国有资产\"的授权管理。是对\"国有资本\"的授权管理。虽一字之差,整个管理模式却起了天地之差的变化。
现在成立了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宣布了领导层的组*员,最新的*级的国企改革方案在几经酝酿修改后的即将公布,表明了*在深思熟虑以后的决心是大的,动作是慎重的。增加了各个有关层级的信心。
这次的改革方案演绎的过程具有以下特点---长时间酝酿,先造与论,表明高层态度,逐步酝酿,深入人心。给人们留出了思考的空间。先试点,在试点中仔细推敲、观察,试点以后,总结经验,条件成熟了,再全面推出,步子是稳的。专门负责资本管理*改革的财政部牵头制定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改革的指导意见》思路很清晰,这个分工很合理,很客观。其主要思路是--仿效新加坡淡马锡模式和汇金模式,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即成立投资运营公司,控股和参股国有企业。这意味着国资委将淡出出资人代表职责,不再---管人管事管资产,只做专门的监管者。
毕竟中国国企改革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有严密的措施来保证实施过程的万无一失,牵一发而动全身啊。如,1、不任命国企的管理人员了;2、*不再审批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具体事务;3,把国有资产资本化了。这都是以前闻所未闻的事,涉及国家机构的设置,涉及财政结构的重新安排,涉及整个发展改革的步骤。就是说这些在以前是谁也没有做过的事,想都不敢想的,一点实际操作的经验也没有的事,现在要实践了。既令人高兴,也是万万不能大意的。
所以,具体的实施步骤必须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以免重蹈‘郎顾之争’时的覆辙,避免再出现顾雏军式的牢狱之灾,从确保万全的角度看,也是堵住国有资产流失漏洞的重要一环。
欢迎点我的昵称-向会计学堂全体老师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