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解读《QBQ!问题背后的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6:2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6:54
*解读《QBQ!问题背后的问题》
2006-3-15
在任何一个组织内——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公司、学校甚至家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责备、抱怨和拖延,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问题背后的问题》一书的作者约翰�6�1米勒正试图向我们讲述和分析这些“问题”现象背后的“问题”根结。
“小题大做”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翻阅本书时,你随处可以看到作者例举的诸多详尽事例,将这些详尽事例偏辟入理的一一分析,使原本每个人都应具备的个人责任提升到能够帮助我们创造机会、克服困难从而最终取得成功的上乘“功夫”。正因如此,作者才着力在个人责任这个“小题”上“大做”文章,而读者若能够饶有兴致地阅读、体悟则会获益匪浅。“以身作责”的概念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真实的生活工作中,自己的“责”究竟有哪些、如何切实的以己表率来“作责”?这点恐怕就不是那么一目了然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总是有将成绩归因于自己的主观能力、却将问题归咎于客观条件的心理倾向。《QBQ》一书正是用接二连三的例子告诉读者:如果身处一个团队,工作上出现了问题,自己总是用责备、抱怨和拖延的态度去耽误团队绩效,那么你就不是一个能“以身作责”的人。也许你会为自己辩解,认为自己已经尽了自己的责任。其实不然,殊不知,同处团队内的你的队友或许也正理直气壮地责备、抱怨、拖延着呢?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怎么办?“*的水手责怪风向”,米勒告诉我们要“克服‘小媳妇’心态”,在“现有的资源下做出成绩”。作者对于个人责任的分析,已经从字面意义的理解深入到实践中的涵义探讨,责备——“他们为什么不沟通好呢?”抱怨——“为什么这种事总是找上我?”、拖延——“什么都不做的风险”是内在个人责任意识缺失的外在行为表现。看过本书那些具体而深刻的实例经过米勒先生慧眼独具的分析,你会深深感觉,原来个人责任这个再简单不过的词语,在作者米勒的那里是如此的丰富、深刻、隽永。
寓“大意”于“小例”、深入浅出,轻松中现深刻。
这些正是《QBQ》成功畅销全球的真实原因。然而,《QBQ》的成功,也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信息化时代通俗阅读的新趋势。与其花大量的时间认真参悟巨篇宏论般的经史哲名著中的大道理,不如于闲情之时惬意感受一番《QBQ》的小说理。不论是领导者还是普通员工,不论是知识渊博的学者教授疑惑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平民百姓,只要是怀着一颗轻松而不苛求的心,都能在轻松快速地翻看《QBQ》之后深刻了解到个人责任意识的深刻内涵和定义。通过短时间的阅读消费来获取有用信息这种阅读的使用价值,已经成为广大读者的普遍阅读需求,也是诸如《谁动了我的奶酪》、《水煮三国》等应用管理知识的白话读本热销的根本原因。在社会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今天,颇费心思的阅读已经难以成为都市“白骨精”们阅读的理性消费习惯,通过快速阅读迅速捕获有用信息才是他们所需要的阅读生活。正如《QBQ》中揭示的那样,我们应当“在现有的资源下做出成绩”,不应抱怨时间的匆忙,阅读由何尝不是如此呢?凝神静气般的神妙阅读境界固然美好,但仍然只能是美好的理想;轻松惬意般的休闲阅读方式或有不足,但却成为信息爆炸时代的明智现实。
水土不服,纲乱神散,是本书的弊端。
诚然,《QBQ》一书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作为一本指导实践的管理书籍,实用性是评价此书的最关键因素,然而由于中美两国文化差异及其形成的心理差异,米勒先生讲述的许多提高团队成员个人责任的众多原则、方法未必适用于国人。“在现有的资源下做出成绩”比较契合中国俗语“看菜吃饭”的道理,但“什么都不做的风险”、“不要问为什么”、“问更好的问题”这些或许就不甚符合中国人的思维逻辑。这一点也是众多西方管理书籍的中文译本的通病,相比之下,著名人力资源专家成君忆先生原创的《水煮三国》就更适合国人“味口”。西方管理书籍的中文译本的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书本的整体结构不严谨。《QBQ》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作者以一个接一个的小故事说理,整篇读本类似散文却又难以真正的达到形散神聚,或许个人责任可以作为本书的“神”,但那也得需要清晰严谨的“纲”才能很好地使作者搜集的各类素材浑然一体。诚然这样的零散的方式也许更能对上休闲阅读的味,但是严谨结构的缺失会让读者看完本书后难以留存深刻的知识印记,仿佛吃了一顿味道凑合的快餐而已。既然旨在作为“做个有责任感的人(导言)”的行动指南,似乎按照“认识个人责任——分析个人责任——实践个人责任”这样的编排方式更合乎“认识�6�1分析�6�1解决”问题的哲学规律。
结束语:尽管如此,《QBQ》中对于个人责任的独到、深刻而又浅显易懂的剖析虽然在国内的实用性有待商榷,但帮助我们认识、分析问题毕竟是解决问题的良好开端,也许我们不能直接拿其全当作读者贯彻个人责任的行为准则,但至少可以权当作提升个人责任意识的新颖读本。
原作者: 杨累
来 源: 东莞图书馆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告诉好友
多维解读《QBQ!问题背后的问题》
《QBQ!问题背后的问题》一书的特点之一是“小题大做”。作者通过众多具体案例的分析,提升了个人责任到帮助创造机会、克服困难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层次。米勒强调个人责任的重要性,并鼓励读者通过实践来深化理解。书中提到,人们常有将成就归功于自身能力,而将问题归咎于外部条件的心理倾向。作者通过一系列...
多维解读《QBQ!问题背后的问题》
多维解读《QBQ!问题背后的问题》2006-3-15 在任何一个组织内——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公司、学校甚至家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责备、抱怨和拖延,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问题背后的问题》一书的作者约翰�6�1米勒正试图向我们讲述和分析这些“问题”现象背后的“问题”根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