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放心”的认识论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6:2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4:16
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尽心上》)这从认识论角度讲就是“我”具有认识万物和万物之理的能力,我心就是辨别善恶、是非、正误的标准。他把认识看成是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孟子说:“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同上》)而且这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学而知的“良知”,都是人心固有的。他说:“仁、义、礼、智,非由外烁(照亮)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这就叫:“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这显然是错误的。人们至多只能有生理的本能,并不可能有仁、义、礼、智的本能,把认识和行为的内容看成是人心固有的“良知良能”,是主观唯心论的认识论。
孟子还把学习和认识的过程,看作是“求放心”的过程。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也就是说,只要用力反省,闭门修养,做到“尽心”、“知性”、“知天”,不需要通过什么感官对外界的反映,就能获得良知。所以他又把耳目的感官和心的作用割裂开来,认为“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上》)意思是讲耳目感官不会思考,而被外物所蒙蔽;人心会思考,思考就可以存心、养性、得知。而且孟子进而把耳目与心对立起来,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依据。他说:“从其大体(指本心)为大人,从其小体(指耳目之欲)为小人。”(《告子上》)这与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说教同出一辙。
不过,由于孟子从事教学20年,在教育实践中也有可取的见解。他虽然把耳目与心割裂了,但却区别了感觉与思维。事实上“耳目之官不思”,“心之官则思”是正确的。他虽然主张唯心的“尽心”说,然而也教人不要迷信书本。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下》)他虽然鼓吹先知先觉者的先验论,但又宣称:天为了培养一个伟大人物,必先给他安排一个艰苦锻炼的机会,“大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这说明孟子也体会到艰苦实践锻炼的重要。
此外,孟子在认识论上也有些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如在福与祸关系上,他看到了内因的重要。他引书经太甲篇说:“天作孽(niè,罪恶),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意思是说,天造的孽,还可逃避,而自找的孽就难以逃免了。在为与不为的关系上,他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离娄下》)意思是说,一个人有不肯做的事,然后才能有伟大的作为。在善恶的关系上,他说:“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离娄下》)这就是说,有善不足恃,能持之勿失才算可贵。有恶不足虑,能改过自新,便能成为有用的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就是说,人与人相处,如同一面镜子,你如何待人,人也将如何回报于你。在大与小的关系上,他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尽心上》)这就是说,由山上往下看,鲁国实在是小;由泰山之顶住下看,天下也是很小的。所以大与小也是相对的。在知与博的关系上,他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离娄下》)这比老子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要前进一步了。另外,孟子还教学生“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要学人之长,补己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