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6:22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4:41
文学作品之所以得以经久不衰,有其必然的原因,就文学作品来说,大致归结了三点。
其一。流动性。一篇文章写得再好,格式不对,个别字句不对,内容不实,或者语音不畅,一读到某个地方,就让人感到特别别扭,如刺在喉,卡住了,总归,有明显让人不喜欢读到和读下去的地方,便很难流传。人们之所以读诗,一个基本的目的是要从中找到某种乐趣,满足不了这点基本的需要,人们就会跳过这首,选下一首。喜欢读某一首诗的人多,便开始流传,再经一些有影响力的人品评和推荐,名气更大,便流传更广。所以,好诗,要想水一样,能够“流”起来,没有凝滞的地方。俗话说,“流水不腐”,还有朱老夫子的“为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概都有相通的地方。
其二。感染力。花草树木的感梁力,在于其生机,虫鱼鸟兽的感染力,在于其灵性,做为万物灵长的人,其感染力又是什么呢,我想无外乎于人情和事理,情又可以分为情感和精神,精神是一种高贵的情感,理则是一种别人认同的智慧。能够感梁别人的诗,首先要能够感动自己,我们看,历代的名篇都不是为文而文,而往往是作者有感而发,其中的大多数又多与作者本人的经历和命运息息相关,这不是偶然。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对别人发生作用,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当你的喜怒哀惧成功付之于文学作品之中,又被别人看到,如果他也刚好有或有过这种感情体验,那么就会让他从中打到现在的或曾经的自己,这种喜怒哀惧便会成功地在他的身上发挥作用,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移情”。所以,能否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成功反映到作品中,是一篇作品能否感染别人,进而为人喜爱并得以流传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别人能够从你的作品中打到自己的影子,那么你的作品离成功就已经不远了。
其三。穿透力。有的文学作品只在某个时期有读者,过了这个时期就没有几个人再把他翻出来看;有的作品能够流传下来,但只能为少数人称道。前者,我们说它的时间穿透力不够,缺少能够为不同时代的人所能够理解接受和欣赏的因子,后者,我们说它缺少空间的穿透力,缺少能够为社会不同阶层所能够共同理解、接受和欣赏的因子,所谓“阳春白雪,和者必寡”即是。文学作品的穿透力,包括物理的绝对时空和人世的相对时空两个方面。越是优秀的作品,穿透性越强,越能够透过有限的语言和文字去接近无限的时间和空间。
综上,一篇文学作品能够得以广泛地流传,应符合以上几点:流动性大体相当于夫子所说的“文”,感梁力大体相当于夫子所说的“质”,以上三点可总结为“文质彬彬,时空无限”。既可以分析某一文学名篇得以的成因,也可以做为品评和比较文学作品的标准和依据。本博客中《诗路花雨》栏目中对中国古代名篇名句的选择,即采用这一标准。
是否也可以做为其它艺术作品的评价标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4:42
情节曲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4:42
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