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脑CT挂什么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7:02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4:38
医生回复:最好看神内或者神外科,如果头部有外伤史,就看神外,其他看神内。至于头颅CT的价格,与医院的级别和所在区域有关,平扫通常在150-300元之间,如果要做增强扫描,可能还需600-1000元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4:38
CT
机的工作原理
CT机扫描部分主要由X线管和不同数目的控测器组成,用来收集信息。X线束对所选择的层面进行扫描,其强度因和不同密度的组织相互作用而产生相应的吸收和衰减。探测器将收集到X线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模/数转换器(A/D
converter)转换成数字,输入计算机储存和处理,从而得到该层面各单位容积的CT值(CT
number),并排列成数字矩阵(Digital
matrix)(图7-2)。这些数字可储存于硬磁盘(Hard
disk)、软磁盘(Floppy)和磁带(Magnetic
tape,MT)中,也可用打印机印用。数字矩阵经数/模(D/A)转换器在监视器上转为图像,即为该层的横断图像。图像可用多幅照相机摄于胶片上,供读片、存档和会诊用。
三、CT机的发展和类型
CT机按其适用范围分为头颅CT机和全身CT机。CT机的发展常用代(generation)来表示。
第一代CT机采取旋转/平移方式(rotate/translate
mode)进行扫描和收集信息。首先X线管和相对应的探测器作第一次同步平行移动。然后,环绕患者旋转1度并准备第二次扫描。周而复始,直到在180度范围内完成全部数据采集。由于采用笔形X线束和只有1-2个探测器,所采数据少,因而每扫一层所需时间长,图像质量差。
第二代CT机是在第一代CT的基础上发展而来。X线束改为扇形,探测器增多至30个,扩大了扫描范围,增多了采集的数据。因此,旋转角度由1o增至23o,缩短了扫描时间,图像质量有所提高,但仍不能完全避免患者生理运动所引起的伪影(Artifact)
第三代CT机的主要特点是控测器激增至300-800个,并与相对的X线管只作旋转运动(rotate/rotate
mode)。因此,能收集较多的数据,扫描时间在5s以内,使伪影大为减少,图像质量明显提高。
*CT机的特点是控测器进一步增加,高达1000-2400个并环状排列而固定不动,只有X线管围绕患者旋转,即旋转/固定式(rotate/stationary
mode)。它和第三代机的扫描切层都薄,扫描速度都快,图像质量都高。
第五代CT特点是扫描时间缩短到50ms,因而解决了心脏扫描。其中主要结构是一个电子*,所产生的电子束(Electron
beam)射向一个环形钨靶,环形排列的探测器收集信息。
CT图像由某一定数目的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小方块组成,每一方格为图像的最小单位称为像素(pixel
位容积和像素(pixel)
CT值是以数值来说明组织影像密度的高低,但不是绝对值。而是以水为标准,其他组织与水比较的相对值。现用亨氏单位(H),即以水的CT值为OH,空气为-1000H,骨为+1000h
的2000个等级。人体各种组织均包括在2000个等级之内(图7-5)。
一般X线照片的黑片对比度是固定的,但CT机监视器的黑白即灰度可以通过调节窗位(Window
level)和窗宽(Window
width)而改变。窗位是指图像显示所指的CT值范围的中心。例如观察脑组织常用窗位为+35H,而观察骨质则用+300-+600H。窗宽指显示图像的CT值范围。例如观察脑的窗宽用100,观察骨的窗宽用1000。这样,同一层面的图像数据,通过调节窗位和窗宽,便可分别得到适于显示脑组织与骨质的两种密度图像。使用窄窗宽,有利于发现与邻近正常组织密度差别小的病灶。
脑CT,顾名思义,是给脑部做一个CT(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如果病人有头痛、肢体症状或医生认为有与脑部疾病相关的症状,就需要做脑CT检查。
没病的时候是没有必要做脑CT的,毕竟CT检查是有射线的,但如果有病时,相比之下,诊断疾病的重要性就远远高于射线损伤了。
一般情况下,偶尔做一次脑CT的射线影响不大,那么多人都做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4:39
这个嘛要具体的看这头是怎么了!一般都挂神经科的!不知道你们那的价位,我们这是扫描一个部位150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4:39
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