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海参有什么风险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4:2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5:39
海参养殖的风险有两点,一是海参生病,二是销路不好。
生病的主要原因
一、参池选址不正确,建池不规范,导致水质交换质量差
近几年,由于海参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可观、养殖简便宜行而又易于管理,由此激发了不少的投资商不顾环境和条件,盲目选址投资。参池建池也不规范,其一是参池换水条件不畅通,不少围堰参池地势高低不平,池内水深不一,深处高达2.0m以上,浅处只有30cm~40cm,水循环时参池交换量极少,特别是虾池改建的参池,原本虾池地势较高,水位较浅,为达到海参养殖标准,不得不将池底下挖,有很多参池的进排水闸门悬在离池底40cm以上,水交换时一直留有很深的“死水”;其二是虾池筑礁不合理,有的参池采用石礁,每堆石不足1.0m,而石块小,间距与堆距都在5m~6m之多。有的参池采用编织袋装泥,仅3袋搭成三角形,间距与堆距也在5m~6m。还有的采用瓦片搭*字形,刚开始进行养殖就被潮水冲垮,既不利于海参栖息与渡夏,又不利于底栖硅藻的附着,阻碍了海参的正常生活与摄食。
二、参池清淤消毒不彻底,导致水质败坏
有很多参池养殖多年而很少清淤和消毒,使池底和礁石上堆积很深的海参粪便、淤泥和杂藻,尤其是池底的低温藻类经过冬、夏两季后开始腐烂变质,从而滋生细菌、霉菌等多种病菌,影响了海参的正常生长,最终导致海参瘦小体弱而发病。
三、放苗密度过大,造成天然基础饵料生物严重缺乏
很多养参户不顾养参池所处的地理环境、水质状况、基础饵料生物的容有量,片面地追求高产量、高利润,不惜代价地增加放养密度,在养参条件并不理想的参池放苗密度竟达到10万头/亩之多,加上又不舍得投喂,当海参逐渐长大、天然饵料生物严重缺乏时,海参的生长空间也逐渐缩小,造成海参缺氧、缺食而体弱患病,直至死亡。
四、养参者的技术素质还不高,缺乏科学养殖和病害防治意识
这是海参养殖迅速发展带来的突出问题,许多养参者从来就没接触过水产养殖,对于海参的生物学特性等了解甚少,海参病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无从谈起,一旦海参发病,束手无策,不仅延误了海参疾病的治疗,而且加速了病害的发展和传染,最后导致海参死亡。
针对上述海参发病的主要原因,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海参的病害防治工作,以供参考。
一、做好规划与布局,规范参池建设
养参池最好避开养参密集区,尽量选择在海区较近、潮流通畅、能纳自然潮水、附近无大量淡水注入和其它污染源、水质条件好、适于刺参摄食的基础饵料生物丰富,尤其是底栖硅藻数量充足、底质以较硬的泥沙底为好、水深达到2.0m以上、进排水渠道分设、池底不能低于海水低潮浅、排水闸门建成在参池底部的最低位,以使底层水体能够排净,参池水流畅通而达到水质鲜活、饵料丰富、目的的池塘。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筑礁种类,并按照标准堆放,通常多选用的投石筑礁,一般每堆石块不低于2.0m,每个石块不低于10kg,投石的行距4m~5m,堆距2m~3m为好,前提是以有利于海参的栖息渡夏,有利于藻类的附生,并为海参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及饵料。
二、适当降低放养密度,提高饵料利用率
参苗放养密度要根据参池的基础生产力和水体交换量来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以提高海参生长速度,增强海参体质,防止病害的发生。特别是虾池改造的参池,其基础生产力是有限度的,合理密植尤为重要。根据海参的生活习性和天然饵料生物状况估算,一般海区的参池投放规格为300头/kg~400头/kg的参苗,放苗密度应控制在4000头/亩~5000头/亩为宜,而在条件较好、天然饵料生物丰富的海区,且计划投喂饲料的参池,可适当增加放苗量。
三、严格参池清淤消毒,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海参是底栖水生动物,长年栖息于水层的底部,因此,参池的底质环境和水质是海参栖息的重要条件,底质和水质恶化则带菌量高也是海参发病的主要根源。虾池改建的参池,应选择泥沙底质且要求进行清淤改造。池塘清淤后,全池泼洒生石灰50kg/亩~100kg/亩或漂白粉30ppm进行消毒,1周后待药效消失后方可注水施肥和投苗养成。养成3年以上的参池,由于长期积累的淤泥、粪便、杂藻等,更易引发细菌性疾病,清淤消毒尤为重要,除每年进行消毒外,最好每隔半个月用50kg/亩~100kg/亩生石灰消毒一次,进行底质改良,以为海参创造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防止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四、病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参苗投放时,要尽量投放大规格、体质健状的苗种,并在苗种入池前用青霉素、链霉素各30mg/L浓度的药液进行药浴0.5小时~1.0小时。无病的成参养殖池,最好每隔15天~30天用生石灰消毒1次,用量为30kg/亩·m,并在低潮时全池泼洒,可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已发病的养殖池,要从改善水质和底质环境入手,加大换水量,并用40kg/亩生石灰消毒,且派潜水员收集病参,将病参放养于小面积培育池中,用青霉素、链霉素各50mg/L药液药浴30分钟,隔天1次,待病参治愈后再投放于养殖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5:39
通过调查分析,总结了海参发病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参池选址不正确,建池不规范,导致水质交换质量差
近几年,由于海参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可观、养殖简便宜行而又易于管理,由此激发了不少的投资商不顾环境和条件,盲目选址投资。参池建池也不规范,其一是参池换水条件不畅通,不少围堰参池地势高低不平,池内水深不一,深处高达2.0m以上,浅处只有30cm~40cm,水循环时参池交换量极少,特别是虾池改建的参池,原本虾池地势较高,水位较浅,为达到海参养殖标准,不得不将池底下挖,有很多参池的进排水闸门悬在离池底40cm以上,水交换时一直留有很深的“死水”;其二是虾池筑礁不合理,有的参池采用石礁,每堆石不足1.0m,而石块小,间距与堆距都在5m~6m之多。有的参池采用编织袋装泥,仅3袋搭成三角形,间距与堆距也在5m~6m。还有的采用瓦片搭*字形,刚开始进行养殖就被潮水冲垮,既不利于海参栖息与渡夏,又不利于底栖硅藻的附着,阻碍了海参的正常生活与摄食。
二、参池清淤消毒不彻底,导致水质败坏
有很多参池养殖多年而很少清淤和消毒,使池底和礁石上堆积很深的海参粪便、淤泥和杂藻,尤其是池底的低温藻类经过冬、夏两季后开始腐烂变质,从而滋生细菌、霉菌等多种病菌,影响了海参的正常生长,最终导致海参瘦小体弱而发病。
三、放苗密度过大,造成天然基础饵料生物严重缺乏
很多养参户不顾养参池所处的地理环境、水质状况、基础饵料生物的容有量,片面地追求高产量、高利润,不惜代价地增加放养密度,在养参条件并不理想的参池放苗密度竟达到10万头/亩之多,加上又不舍得投喂,当海参逐渐长大、天然饵料生物严重缺乏时,海参的生长空间也逐渐缩小,造成海参缺氧、缺食而体弱患病,直至死亡。
四、养参者的技术素质还不高,缺乏科学养殖和病害防治意识
这是海参养殖迅速发展带来的突出问题,许多养参者从来就没接触过水产养殖,对于海参的生物学特性等了解甚少,海参病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无从谈起,一旦海参发病,束手无策,不仅延误了海参疾病的治疗,而且加速了病害的发展和传染,最后导致海参死亡。
针对上述海参发病的主要原因,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海参的病害防治工作,以供参考。
一、做好规划与布局,规范参池建设
养参池最好避开养参密集区,尽量选择在海区较近、潮流通畅、能纳自然潮水、附近无大量淡水注入和其它污染源、水质条件好、适于刺参摄食的基础饵料生物丰富,尤其是底栖硅藻数量充足、底质以较硬的泥沙底为好、水深达到2.0m以上、进排水渠道分设、池底不能低于海水低潮浅、排水闸门建成在参池底部的最低位,以使底层水体能够排净,参池水流畅通而达到水质鲜活、饵料丰富、目的的池塘。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筑礁种类,并按照标准堆放,通常多选用的投石筑礁,一般每堆石块不低于2.0m,每个石块不低于10kg,投石的行距4m~5m,堆距2m~3m为好,前提是以有利于海参的栖息渡夏,有利于藻类的附生,并为海参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及饵料。
二、适当降低放养密度,提高饵料利用率
参苗放养密度要根据参池的基础生产力和水体交换量来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以提高海参生长速度,增强海参体质,防止病害的发生。特别是虾池改造的参池,其基础生产力是有限度的,合理密植尤为重要。根据海参的生活习性和天然饵料生物状况估算,一般海区的参池投放规格为300头/kg~400头/kg的参苗,放苗密度应控制在4000头/亩~5000头/亩为宜,而在条件较好、天然饵料生物丰富的海区,且计划投喂饲料的参池,可适当增加放苗量。
三、严格参池清淤消毒,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海参是底栖水生动物,长年栖息于水层的底部,因此,参池的底质环境和水质是海参栖息的重要条件,底质和水质恶化则带菌量高也是海参发病的主要根源。虾池改建的参池,应选择泥沙底质且要求进行清淤改造。池塘清淤后,全池泼洒生石灰50kg/亩~100kg/亩或漂白粉30ppm进行消毒,1周后待药效消失后方可注水施肥和投苗养成。养成3年以上的参池,由于长期积累的淤泥、粪便、杂藻等,更易引发细菌性疾病,清淤消毒尤为重要,除每年进行消毒外,最好每隔半个月用50kg/亩~100kg/亩生石灰消毒一次,进行底质改良,以为海参创造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防止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四、病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参苗投放时,要尽量投放大规格、体质健状的苗种,并在苗种入池前用青霉素、链霉素各30mg/L浓度的药液进行药浴0.5小时~1.0小时。无病的成参养殖池,最好每隔15天~30天用生石灰消毒1次,用量为30kg/亩·m,并在低潮时全池泼洒,可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已发病的养殖池,要从改善水质和底质环境入手,加大换水量,并用40kg/亩生石灰消毒,且派潜水员收集病参,将病参放养于小面积培育池中,用青霉素、链霉素各50mg/L药液药浴30分钟,隔天1次,待病参治愈后再投放于养殖池。
参考资料:http://www.fynw.com/nykj/nykjdeta.jsp?id=89341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456480.html?fr=qrl3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5:40
当然有,投资大的都有风险
吃养殖海参也有好处吗
2、同时,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养殖海参对人体有害。海参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在污染的水里,海参不会生存。养殖海参更是非常注重水质环境,要不断的清淤泥、调节海参的生长环境。养殖海参已经是相当成熟的产业链了,有养殖、运输、售卖、上桌等环节,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养殖海参能吃吗安全吗
你好朋友,养殖海参能吃,安全。目前国内的海参大多数都是养殖的,不像宣传的都是野生的,底播的就相当于国内的野生海参了。
现在海参养殖喂很多药,人吃慧有害吗
肯定会有害处,喂养海参的无非就是一些抗生素,防止海参死亡的。现在不管养猪,养牛,还是养鸡,养鱼,养海参都是抗生素喂出来的,抗生素可以加快动物的生长速度,还可以减少动物的死亡。这样的后果是,我们吃的肉类,鱼类就等于不断的在吃药,因为这些动物体内有残留这些抗生素的成分,只是含量不那么高,随着...
请问养殖海参好吗?
养殖海参是靠抗生素喂大的,最好不要吃,吃了也白吃,自己在大连老张家买的是野生海参,这的海参经常断货,要买都是要提前定。
养殖海参可以买保险吗
养殖的,速生的,没有是营养,本来海参是生长很缓慢的,那些养殖海参的都希望在短时间内获利(海参养殖成本太贵),所以就投放海参生长激素,大大加快海参生长速度,并且在养殖过程中味防止海参生病,死掉,还会投放各种药剂,所以养殖出来的海参都是不健康的,不适合人类食用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
海参的养殖有哪些风险!
海参养殖的风险有两点,一是海参生病,二是销路不好。生病的主要原因 一、参池选址不正确,建池不规范,导致水质交换质量差 近几年,由于海参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可观、养殖简便宜行而又易于管理,由此激发了不少的投资商不顾环境和条件,盲目选址投资。参池建池也不规范,其一是参池换水条件不畅通,不...
海参的养殖有哪些风险!
这很难解决,并且设备投资较大。但可考虑海参精细化养殖,例如池塘加大棚(夏季带隔热网冬季棚膜保温)来控制温度。首要风险就需考虑养殖成本,投入与产出能否成正比。另外这几年海参价格的起伏不定给养殖户也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因此深入了解并把握海参的养殖规模与市场需求对养殖户来说尤为重要。
养海参对海洋有污染吗
有,养海参需要投饵料和药,这些对海洋都有污染,且围参圈会降低海岸线的弯曲程度,影响海洋生态。
请问,在大连海边养海参的活累吗?有危险吗?一般人能干了吗?去大连瓦房店...
养海参倒是不算太累的活,尤其是养殖海参,又不是下海捞野生海参,几乎没什么难度,但累倒是有的,尤其要下水,冷而且湿。总守在海边还容易挺寂寞的。
海参好养吗?
养殖期间的费用主要产生在:人工费、水电费、租金、饲料等。由此可见养海参的成本非常高。收益角度:目前海水产品批发市场大棚养殖活海参价格100元左右,也就是说,按照亩产300斤计算:100x500x0.9-120x200=21000元。市场风险:目前海参市场价格混乱,波动很大,参差不齐,有的上千元,有的几百元,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