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8: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9:31
下班后,周晴烽回到园区。园区有两条河流流经,河流交叉的一角有一个大花园,离她的宿舍很近。每天吃过晚饭,她“雷打不动”地拿着手电筒、带上相机,到院子里找各种各样的东西,花、鸟、虫、草都是她观察拍摄的对象,经常到了晚上十点多还不尽兴。
五月刚下过雨的一个傍晚,空气中还弥漫着雾气。周晴烽在拍昆虫的时候,跟着它们的足迹到了花园的一个小角落,堆着木材、枯枝和落叶。手电筒的光亮处,居然找到了好多小蘑菇。
她在落叶堆里翻到了一片长满黏菌的落叶,心想黏菌的子实体肯定就在附近。
果然,她发现了一根黑色的细细的长柄上拖着一个圆圆的白球。长柄有头发丝那么细,白球像一颗小珍珠,晶莹剔透。
她看得入迷,蹲在原地拍了十多分钟,仿佛时间都暂停了,只听得见河边的狗叫声。白球先是变成了棕色。又隔了一会儿,白球变成了纯黑色,体积也缩小了一点点。她站起来,腿一阵发麻,才发现又过去了十来分钟。周晴烽把那株黏菌带回了家。
带回家后,黏菌变得完全干燥了。从照片上看,蓝蓝的底色上,有着像小钻石一样的小颗粒,“真的太美了!”周晴烽查了之后才知道,叫闪光亮皮菌。
与黏菌的这个偶遇,周晴烽被深深地震撼了。这撬开了她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周晴烽像个孩子一样,走进了“奇妙仙境”。
烧钱的爱好
周晴烽喜欢爬山。
和爬山爱好者不同,她不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是想要发现大自然隐秘的角落。“有时候我根本没时间爬,山脚气温高土壤湿润,物种丰富,我在山脚下找,一天就过去了。”
只要有时间,她就出门爬山,上海郊区能走的地方都走过了,附近浙江、安徽的山也爬遍了。
小时候爱看武侠小说的她,最崇拜的不是武林高手,却是神隐在山野里的神医。打小就迷上中医中药的她,特别喜欢观察植物。但看多了,周围能看到的植物就那么几样,对照着照片认识一下,很容易就看完了。
直到发现了黏菌。微小的、肉眼不容易看的东西充满着未知。“通过工具,我能看到普通人发现不了的。”她喜欢的东西越来越小,很多必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就算是采集到一杯土,她也能看上很久,找出很多的生物。
黏菌爱好者,自带烧钱属性。粗略算下来,周晴烽已经在这上面花了二十多万。
入门的卡片机早已满足不了她的需求。为了拍出满意的成片,相机、镜头都要不断地更新换代。微距、超微距、广角镜头,各种焦段,统统得有。
在中科院工作的第一年,她一个月工资不到四千,第二年还没涨到五千。“工资涨得太慢了,就跑去药企上班了。”
虽然工作忙了,但她意外地收获了一项技能。本职做药物研发的她,有一项工作是培养微生物,以此来检测药物中微生物的限度。借着工作的机会,她学会了培养微生物的基本操作,并试着养一些在野外采集到的菌物,效果出乎意料。
一开始在公司的实验室养着玩,后来越养越多。为此,她特意租了一套郊区农家院,独门独栋,一年一万多租金,离公司单程一个半小时。她在那里弄了一个“模拟实验室”,专门培养采集回来的各种菌类。培养箱、光照箱、超净台、加热器、显微镜等等实验室的基础设备,一一配全。
每个周末,除了外出采集,她把所有的时间都泡在这个
“家庭版实验室”里,经常一拍就是一个通宵。她可以为了拍一个黏菌视频,大晚上来回100多公里去拿菌种,“为了提神还喝可乐,成本巨大”。
原本,家人们都不支持她的爱好,觉得“不务正业”。但看到周晴烽的名字和作品出现在自然科学杂志后,他们才感到欣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