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7:49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7:42
表示时常的成语:习以为常、不如意事常*、司空见惯、隔三岔五、史不绝书。
1、习以为常
【拼音】:xíyǐwéicháng
【解释】:意思是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
【例句】: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出处】:《魏书·临淮王传》:“故无妾媵,习以为常。”《魏书·临淮王传》朝代北齐,作者魏收。
【白话释义】:所以没有侍妾,习以为常。
2、不如意事常*
【拼音】:bùrúyìshìchángbājiǔ
【解释】:指不合心意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例句】:唉,这正是世上不如意事常*,可与人言无二三啊!
【出处】:《晋书·羊祜传》:"会秦、凉屡败,祜复表曰:'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而议者多不同。祜叹曰:'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晋书·羊祜传》朝代唐,作者房玄龄。
【白话释义】:在秦、凉屡次失败,羊祜又上表说:’吴平,那么为什么从定,只要快速完成大功啊。’而很多不同。羊祜叹息说:’天下不如意,常有十之七八,所以有当断不断。
3、司空见惯
【拼音】:sīkōngjiànguàn
【解释】: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例句】:明明这次考试只考了不及格,大家一点也不吃惊,因为这样的事大家早已司空见惯。
【出处】:《本事诗情感》:“刘于席上赋诗曰:‘……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本事诗情感》朝代唐,作者孟棨。
【白话释义】:刘在席上赋诗说:‘……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4、隔三岔五
【拼音】:gésānchàwǔ
【解释】:每隔不久,时常。
【例句】:小丽隔三差五就与小黄吵架。
【出处】:《踩电铃》:“踩电铃……经常上班迟到,隔三差五他就得来上这么一两手。《踩电铃》朝代近代,作者万国儒。
5、史不绝书
【拼音】:shǐbùjuéshū
【解释】:书,指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例句】:在封建社会,子弑父、父杀子、兄弟互相残杀的事,史不绝书。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朝代春秋,作者左丘明。
【白话释义】:鲁国的在晋国的时候,贡献不缺,玩物按时到,公卿大夫相继在朝廷,史书不断写有记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7:43
司空见惯sī kōng jiàn guàn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7:43
隔三岔五 [gé sān chà wǔ ] 解释:比喻时常发生。 出处:王朔《 过把瘾就死》:“从此我和 贾玲隔三差五就要会战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