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7:4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7:04
现代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的存在,但这并不是说现代社会发展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而是我们要面临新时代下有心事,有解决新问题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其中,人们最关注的就是在现代社会的人与人相处之间一定要有距离感,很多人对此也表示认同,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人与人之间需要边界感的原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7:05
不是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7:05
蔡康永说过一句话: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超过了那个分寸,就叫添麻烦。当一个人与他人交往时没有界限感时,就会给他人造成一种莫名的困扰。
这种困扰是解释好像有点犯不着,不解释又感觉有些不礼貌。以前在微信里与朋友互动,特别讨厌对方有事没事发语音。因为那时候微信还没有语音转文字的功能。
如果放的语音太大会影响到别人,如果语音太小又听不清。为了听语音可能还要找耳机,着实很麻烦。因此,会对动不动就发语音的人产生一种反感。
直到现在如果时间允许,如果场景适合,都是会以文字为主。也会在需要发语音之前跟对方表达,看看能不能以语音的方式交流。
到现在,语音可以转文字了,因此,也逐渐消除了对对方随时发语音的不接纳。而在很多处理工作信息的时候,发语音可以表达的内容和传递的感受更加多元化,于是发语音的时候也就越来越多。
很多时候,有些无形能量的影响,会以一种很常见又觉得很不适合的方式出现。会让你尴尬的是,你们的关系似乎并没有那么好,或者在关系的互动中,有一方会单方面的在自己的认知中理解双方的关系。
所以在心理学里,人际交往的距离各不相同:公共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一个人是否清晰自己与他人的人际交往应有的距离,也是一个人人际关系边界感的体现。
没有人际关系边界感的人,对于自我和他人的意识分化并不是很强。大概是因为从小到大的经历中,很多时候他的自我意识受到了过度的干扰。
形成了他不清楚什么是他人的,什么是自己的。当他没有自我意识或者自我意识薄弱的时候,就会形成他在很多时候无法把握与人交往的界限和边界。
那么什么是公共距离,什么是社交距离,什么是个人距离,什么是亲密距离对于他来说都是含糊不清的。那么对于这种状态的人来说,他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必定会出现问题。
因为他没有办法分清,也没有能力把握,只会把各种关系相处的尴尬,别扭。
那些在微信里直接表达和陈述事实而不绕弯子的人,那些不用揣测试探,客观描述事实的人,那些在收到别人信息后,能在第一时间回复的人。都是很清楚明白,懂得正当人际交往,有理有节的人。
真正的朋友是互相理解,相互体谅的。你知道他的忙碌,他理解你的辛苦。然后再彼此都空闲的时间里,发个信息相互问候。不需要见面,在心中会挂念。
朋友的可贵,是先有了彼此真心付出,真诚理解,真实表达的基础,而在此之上可以心心相惜,以心交心的神交。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7:06
边界感,名词,指一个人对自己责任和义务边界的清晰认知,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维护这种边界的存在。
本文主要观点:
我认为与人相处的边界感的重点是控制好自我的尺寸。什么时候一个人有明确的边界感,什么时候一个人就算是真正成熟了。
首先,每个人的边界感并不相同,也没有任何一本教科书教大家如何确定边界。所以,每个人的边界是博弈之后的结果。其次,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良好的对的边界感的认知,人们总是需要经过一些碰撞。最后,所谓边界不就是双方力量的平衡点么?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不曾遇见任何阻力,一个人总是倾向于把自己的意志力扩张到极限。遭到阻力和打击,这个人才会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已经越界,是否实质性地制造了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
我个人认为什么时候一个人有明确的边界感,什么时候一个人就算是真正成熟了。我不会幻想人人都能心平气和地划分边界,自如恰当地保持边界感,越界才是生活的常态。子女和父母之间的争执,朋友之间的相互指责,同事之间关于责任和争吵,都指向边界问题。如果忍不住要去关心他人,忍不住要去建议他人,遭到反击才能控制好这种心态。如果忍不住要别人帮忙,忍不住要归责于他人,遭到拒绝才能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什么时候冲突消失了,感觉不费吹灰之力也能维护好人际关系,什么时候就是有了边界感,也就算是成熟。
除了和他人的关系之外,边界感还要解决个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的核心是平等,不要去低估他人的能力。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要稍微复杂一些,我认为重点是控制好自我的尺寸。生活中有一种人,见到一些人间悲剧很久都不能释怀,有些时候还会产生深深的内疚。这当然可以说是天性善良,或者是天生敏感。但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释,那就是自我被放大到了相当程度,认为自己对一切都负有责任。类似的,如果自我缩得太小,又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安和凶险,对未来满心都是悲观。
边界意味着自我*,无论是针对他人,还是针对世界,边界感都是一种约束。在这种约束之下,关系会达成某种平衡。而在这种平衡之下,一个人可以做他想做的任何事情,这就是自由。不去控制别人,也不为他人所控制;不对全世界负责,也不回避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社会责任。那么人也就得到了解脱,去除了心灵上的压力,可以在无需伤害他人和伤害自己的前提下自由自在地活着,在别人看来那就是成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7:06
什么叫边界感?边界感就是界限,也叫分寸。
小时候都希望有穿一条裤子的友情,憧憬毫无保留的爱情,渴望摆脱父母手中的那条风筝线。
长大后,越来越觉得现实都和童话剧本无关。
俄罗斯作家邦达列夫说:“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
人永远都不能越界,一越界这个世界某种关系就会轰然坍塌。他人应对起来就太难受了。所有即将快要结束的关系都是源自于人与人之间没有边界感。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认为人和人的关系有四种距离。由疏到近分别是公共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和亲密距离。那些惹人厌烦的人,并非什么卑劣之徒。只不过是不注重人际间的分寸,触到了他人的边界。
中国人的传统教育里太多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成分,暗示了人们个人边界是弹性和模糊的。中国在血缘关系之中,最没有边境感。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把西方社会格局中的人比作一捆一捆扎着的柴,聚在一起形成边界清晰的集合结构,而传统中国社会格局,像石头掷在水面上的波纹,每个人是涟漪中心,涟漪间互相干涉。费孝通曾把西方社会的格局,以个人为本位,虽是团体格局,却有界限。
记得曾在一本书上看过一句话:“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边界感,是对自己清醒的认知,是对人和事物的合理认可度,是人应有的修养。
既要坚守住自己的边界,也要尊重他人的边界。远而不疏是种能力,近而不入是种智慧。——唐雷恒
什么是边界感?在心理学上,心理边界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自我界限,这种界限其实就是在替我们诠释自我:我能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我选择什么,不会选择什么?我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每个人都有的生活圈子,不要随便介入别人的生活,在任何关系中,都懂得适可而止。没有边界感的人不仅自己过得累,身边人也会觉得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