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预防诈骗内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7:5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6-24 23:03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生防诈骗安全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生防诈骗安全知识
家长要告诉孩子一些拐骗者常用的诱骗手法
1.“权威诱惑法”
这类拐骗者之前做过一些“功课”,他们甚至能叫出孩子的名字,取得他们的初步信任。拐骗者大致会这样说:“我是受你爸爸、妈妈委托,带你回家。”
2.“物资利诱法”
这种诱骗方式主要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小朋友,我有一样礼物要送给你,你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3.“带路引路法”
诱骗者利用学生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格引诱孩子。就像:“小朋友,你知道去某某商场的路怎么走吗?能不能带我去啊?”
遇到这类情况,我们千万不能跟他(她)走,因为我们不认识他们,也不了解他们的情况。
学生如何避免被人拐骗、绑架?
1、放学时如果不是自己的亲人来学校接,要及时地告知老师,由老师联系家长,在不能确认的情况下不能跟别人走。
2、外出游玩时要征得家长同意并将行程告知父母或其他家人,说明大概的返家时间。
3、养成进出家门随手关门的习惯,一个人在家时遇到陌生人来敲门,千万不要开门。
4、上下学、外出游玩、购物时,最好与同学、朋友、家长等结伴同行,节假日人流比较多,和家长上街或外出游玩一定要牵手、紧随家长。
5、不搭陌生人的便车,不接受陌生人的钱财、玩具、礼物或食物,坚决拒绝他们的诱惑。
6、驾车的陌生人问路,要与其保持一定距离,不可贴近车身。
7、不独自通过狭窄街巷、昏暗地下道,不独自去偏远的公园、无人管理的公厕。
8、不要把家中的钥匙挂在胸前。不要在外人或朋友面前炫耀父母的地位或财富。
9、遇事先和家长老师商量,不能认为自己什么都会解决,擅自做主往往会导致危险发生。
遇到有陌生人佯称你家中有紧急事情,需带你离开或带你去找父母时,不可轻信他的话,可立即报告老师、并与父母取得联系,以确认是否属实。
10、同学们应当熟记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以及家长姓名、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在急需联系时取得联系。
如果发现自己被拐卖,你该怎么办?
警方提示:
——若在公共场所发现受骗或受到威胁,应立即向人多的地方靠近或跑进旁边的机关单位,并大声呼救,寻求帮助;
——如已被控制人身自由,应保持镇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设法了解自己所处的地址及犯罪嫌疑人人数、口音等基本情况;
——向人贩子、买主及相关人员宣讲国家法律,告知严重后果,伺机外出求援或逃走;
——采取传小纸条等方式向周围人暗示你的处境,请求帮助,设法与外界取得联系;
——不要放弃,想方设法,寻找机会向公安机关报案(拨打110电话求助),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通过网络等一切可与外界联系的方式尽快报警,说明你所在的地方、买主(雇主)姓名或联系电话。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幸福源泉,一旦遇到孩子被拐卖的悲剧,孩子的父母、亲人就会痛不欲生,家庭就会经历破碎的巨大痛苦,希望大家时时提高警惕,牢固安全防范意识,不法分子就没有可乘之机了!在这里送给同学们防骗拐“七字诀”——“屋外玩耍要结伴,集市街头别留恋。生人搭讪要防范,小恩小惠莫贪占!”
学生防诈骗安全知识
一、网购。转账成功却拿不到货
手法:网购近年成为时兴的购物方式,大学生群体正是网购的主力,但网店素质参差不齐、监管尚不到位,且部分搜索引擎竞价排位的方式也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帮凶,使得网购诈骗的现象很普遍。大多情况下,卖家会以“低价”出售商品吸引买家;在交易过程中,会以系统失败、冻结激活、验证失败、链接错误、已发货等诸多理由,骗得买家转账成功却拿不到物品或者多次转账。
警方提醒:小利莫谈,便宜勿贪。敬请各位在正规网站进行购物,切勿轻信中奖信息,勿贪图便宜;如果货款已汇出,对方仍然以各种名义要求汇款,就可能是网络购物诈骗,敬请及时报警;目前有不法分子非法克隆正规网站,敬请认真核实网站域名,必要时使用搜索引擎。正规兑奖无须大笔费用。
二、找工。骗你开卡后人间蒸发
手法:开学季后,随即而来的是求职季,一些社会人员利用学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以“老乡”名义,搭讪介绍工作,随后以各种名义骗走钱财,逃之夭夭。
警方提醒:俗话说“老乡见老乡,背后来一枪”。同学们应当保持警惕:没有什么工作机会,会来得如此容易。
求职应通过正规网站、正规机构,老乡的话不一定可信,亦无保障力;求职时遇到要收介绍费、服装费等一定要小心,大多可能是诈骗。
三、推销。上门“收订报纸”后消失
手法:刚开学,学生有很多事情需要办理,选课、激活饭卡、订报等等,有的推销人员会以“打折”、“团购”为名,上门推销,诈骗学生钱财。
警方提醒:绝不轻信上门推销;注意查看推销人员证件,认清人员的来路;随时联系宿管、保安协助,必要时报警求助。
四、培训。“成功人士”骗走学费
手法:现今社会,除了正常的学校上课以外,还有大量的培训机构。其中一些机构打着各种“速成”、“成功”、“精英”的旗号,骗涉世未深的学生参加所谓的培训班,然后收取大量的学费。
警方提醒:参天大树,非一日而起,成功亦不在一朝一夕,同学们莫过于急功近利,社会上亦无一日成功、一日致富的方法;小心选择各类培训机构,注意查看其相关资质;部分“人生”导师以近乎传销式的讲座骗财骗色,一定要小心。
五、报失。谎称孩子失踪骗钱财
手法:孩子是家长心头的肉,一旦孩子有什么事,家长就会特别紧张,乃至一时失了分寸。有的犯罪人员就利用这个心理,收集一些家长的信息,然后冒充班主任打电话过去,称孩子进了医院,急需用钱,要求转账,从而诈骗钱财。此类诈骗在中小学较多。
警方提醒:遇事不要慌,先打电话找本人核实;开口就转账,必然是骗子;将情况告诉家人朋友,多个人判断参考。
高校诈骗案件的预防措施
1. 要有反诈骗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轻信花言巧语;对于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不可随意轻信和盲目随从,遇人遇事,应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因为对方说了什么好话,许诺了什么好处就轻信、盲从。
2. 不要感情用事。对于表面讲“感情、哥们儿义气”的诈骗分子(特别是遭受不幸的“落难者”、新认识的“朋友”、“老乡”),若对你提出钱财方面的要求,切不可被感情的表象所蒙蔽,不要一味“跟着感觉走”而缺乏理智,要学会“听、观、辨”,即听其言、观其色、辨其行,要懂得用理智去分析问题。
3.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交友最基本的原则有两条:一是择其善者而从之。二是对于熟人或朋友介绍的人,要学会“听其言,查其色,辨其行”而不能“一是朋友,都是朋友”。对于“初相识的朋友”,不要轻易“掏心窝子”,更不能言听计从、受其摆布利用。
4. 对过于主动自夸自己“本事”或“能耐”的人,或者过于热情地希望“帮助”你解决因难的人,要特别注意。因为你面前的那个“能人”很可能是一个十足的诈骗分子,而且他正试图取得你的信任,此时你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此后是否上当受骗。
5. 切忌贪小便宜。对飞来的“横财”和“好处”,特别是不很熟悉的人所许诺的利益,要深思和调查。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尽可能克服自我贪小便宜和对突然到来的“好处”的过多的追求。对于这些“横财”和“好处”,最好的防范是三思而后行。
6. 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同学之间加强沟通,相互帮助,不仅能增进同学们的友谊,营造良好的同学关系,与此同时,由于相互间沟通、帮助的增多,更能从同学之间得到“参谋”意见,避免出现“当局者迷”的情况。
7. 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服从校园管理,减少一些心图不轨的外来人员进人宿舍,自觉遵守校纪校规,也有利于减少接触到骗子,减少受骗的可能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20:1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识较差,较易上当受骗。
一、诈骗的主要形式:
1、借熟人关系进行诈骗
2、借中介为名进行诈骗
3、以特殊身份进行诈
4、以遇到某种祸害急需别人帮助的身份进行
5、以小利取信,进行诈骗
二、受骗原因:
通常,下面几种不良心理意识易被诈骗分子利用:(1)虚荣心理;(2)幼稚、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心理;(3)贪占小便宜的心理;(4)轻率、轻信、麻痹、缺乏责任感;(5)好逸恶劳、想入非非;(6)贪求美色的意识;(7)易受暗示、易受*的心理品质等等。
以中学生为例
1、思想单纯,分辨能力差
很多同学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有“十年寒窗”的经历,与社会接触较少,思想单纯,对一些人或者事缺乏应有的分辨能力,更缺乏刨根问底的习惯,对于事物的分析往往停留在表象上,或根本就不去分析,使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
2、感情用事,疏于防范
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但如果不假思索去“帮”一个不相识或相识不久的人,这是很危险的。然而遗憾的是,我们有不少大学生就是凭着这种幼稚、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之心,一遇上那些自称走投无路急需帮助的“落难者”,往往就会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蒙蔽,继而“慷慨解囊”,自以为做了一件好事,殊不知已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
3、有求于人,粗心大意
每个人免不了有求他人相助的事,但关键是要了解对方的人品和身份。有些同学在有求于人而有人愿“帮忙”时,往往是急不可待,完全放松了警惕,对于对方提出的要求,常常是惟命是从,很“积极自觉”地满足对方的要求进而铸成大错。
4、贪小便宜,急功近利
贪心是受害者最大的心理缺点。很多诈骗分子之所以屡骗屡成,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不良心态。受害者往往是为诈骗分子开出的“好处”、“利益”所深深吸引,自以为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和好处,见“利”就上,趋之若鹜,对于诈骗分子的所作所为不加深思和分析,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最后落得个“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可悲下场。
三、防止诈骗的策略:
1、要有反诈骗意识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然,“防人”并不是要搞得人心惶惶,关键是要有这种意识,对于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不可随意轻信和盲目随从,遇人遇事,应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因为对方说了什么好话,许诺了什么好处就轻信、盲从。要懂得调查和思考,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反应。
2、不要感情用事
诈骗分子的最终目的是骗取钱财,并且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骗走。因此,对于表面上讲“感情”、“哥们义气”的诈骗分子(特别是新认识的“朋友”、“老乡”、遭受不幸的“落难者”),若对你提出钱财方面的要求,切不可被感情的表象所蒙蔽,不要一味“跟着感觉走”而缺乏理智,要学会“听、观、辨”,即听其言、观其色、辨其行,要懂得用理智去分析问题。最好能对比一下在常理下应作出的反应,如认为对方的钱财要求不合实际或超乎常理时,应及时向老师或保卫部门反映,以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3、对过于主动自夸自己“本事”或“能耐”的人,或者过于热情地希望“帮助”你解决困难的人,要特别注意。
那些自称名流、能人的诈骗分子为了能更快地取得你的信任,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大多都会主动地在你面前炫耀自己的“本事”,说自己是如何了得,取得什么成就,而且他正在运用他的“本事”、“能耐”为你解决困难或满足你的请求。当你遇到这种人时,你应当格外注意,因为你面前的那个“能人”很可能是一个十足的诈骗分子,而且他正企图骗取你的信任,此时你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此后是否上当受骗。
4、切忌贪小便宜
对飞来的“横财”和“好处”,特别是不很熟悉的人所许诺的利益,要深思和调查。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的,克服贪小便宜的心理,就不会对突然而来的“好处”欣喜若狂。对于这些“横财”和“好处”,最好的防范是三思而后行。
总之,诈骗分子行骗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博得信任,二是骗取对方财物。对于行骗者和受害者来说,第一阶段都是最重要的,也是行骗者行为表现得最为突出的阶段。虽然行骗手段多种多样,但只要我们树立较强的反诈骗意识,克服内心的一些不良心理,保持应有的清醒,做到“三思而后行,三查而后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避免上当受骗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21:29
1、冒充公检法人员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多以拨打家中座机为主,受害人接通电话后对方即以受害人涉嫌洗钱为由套取受害人身份信息、银行存款等内容,通常犯罪分子会将涉案的金额说的很大且多人同时冒充*、*、*工作人员与受害人通话,骗取信任后就会抓住受害人急于避害的心理,称可以提供“安全账户”要求受害人将存款汇入“以示清白”,在核验完之后就会将受害人存款返还受害人,以此为由使受害人上当受骗。
2、冒充军人购物诈骗.
此类诈骗选择对象为个体商业者,犯罪分子与受害人联系时所使用的于机号为本地号码,冒充当地部队军官,之后以大额利润诱骗受害人。诈骗方式为一步:犯罪分子冒充部队人员向受害人订购某类产品(受害人店内没有),订购量较大,当受害人表示不作此类产品时犯罪分子即将销售此类产品的销售商联系方式告知受害人,二步:犯罪分子冒充产品销售商表示已不做此类产品生意,随后将产
品厂家联系方式告知受害人;三步:受害人与厂家联系后,发现厂家的批发价与冒充部队的人员订购价之间有大额利润可赚;最后冒充部队人员以当时有急事无法付款为由,同时表示此类产品部队急需让受害人抓紧时间预先支付厂家货款。受害人被巨大利润吸引即上当受骗。
3、盗用oo号冒充熟人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QQ群发消息,消息内含木马盗号程序,在很多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的QQ号即被植入木马。后犯罪分子就利用盗来的QQ号骗取原号码上的亲朋好友,骗取信任后就会以各种理由向受害人借钱。
4、办理贷款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广告、短信、网络等方式发布信息,称可以办理小额贷款且利息极低,取得受害人信任后就会要求受害人缴纳一定保证金。
5、钓鱼网站诈骗
网站系虚拟网站,一般会发布一些产品信息并留下该网站客服热线,当受害人购物后再联系此网站就无法联系。
6、*生子诈骗
通过征婚广告、婚恋网站发布信息,称自己因各种原因寻求有心人圆自己做母亲的梦,同时承诺事后会给高额报酬。当受害人联系对方后对方即已双方不了解、需要受害人将保证金汇入指定账号担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23:04
1. 一人在家时,一定要关好门窗。如有人敲门,先要从猫眼或门逢中看清来的人是谁,再决定是否开门。
2、同爸爸或妈妈在逛街或游公园时,万一与爸妈走散了,应该马上去找*叔叔或保安叔叔,一般找穿着*的叔叔阿姨比较安全。一些大商场和小区门口都有保安室,一些银行里面有管保安的叔叔伯伯。如果身边找不这样的人,可找商店里卖东西的叔叔阿姨,也可找一些学校或工厂门口的管门卫的老爷爷。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跟陌生人去找大人,防止被坏人拐骗。
3、单独外出时不要喝陌生人的各种饮料,不要吃陌生人给的糖果或其他食物,不要到荒凉或偏僻的地方玩耍。发现坏人,或者碰到紧急的事可以打110报警救助。
4、记住自己家里的地址和爸爸妈妈的工作单位、电话号码、手机号码以便碰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及时联系。
5、不要随便买路过摊位上的烤羊肉串等东西吃,路边的东西是不卫生的,吃了很容易生病。
6、不要玩宠物,如狗啊,猫啊,一是容易被狗、猫咬伤或抓伤,得狂犬病的,二是容易得其他传染病。
7、小朋友不要答应陌生人的邀请。
8、与同学一起外出不要拉开很大的距离,避免走失。
9、放学后,如果没有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等家人来接的,要与同学结伴而行,尽早回家。书包里最好放二元备用的硬币,万一有事可打个公用电话给家人。如果路上碰到有坏人在路上拦着要你的钱,一是要及时向*叔叔报告,二是要向爸爸妈妈和老师报告。
10、在外出或上下学途中,如果有不认识的人请你坐他的汽车或摩托车,千万不要去乘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0:55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由于这种行为完全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加之受害人一般防范意识较差,较易上当受骗。
一、诈骗的主要形式:
1、借熟人关系进行诈骗
2、借中介为名进行诈骗
3、以特殊身份进行诈
4、以遇到某种祸害急需别人帮助的身份进行
5、以小利取信,进行诈骗
二、受骗原因:
通常,下面几种不良心理意识易被诈骗分子利用:(1)虚荣心理;(2)幼稚、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心理;(3)贪占小便宜的心理;(4)轻率、轻信、麻痹、缺乏责任感;(5)好逸恶劳、想入非非;(6)贪求美色的意识;(7)易受暗示、易受*的心理品质等等。
1、思想单纯,分辨能力差
很多同学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有“十年寒窗”的经历,与社会接触较少,思想单纯,对一些人或者事缺乏应有的分辨能力,更缺乏刨根问底的习惯,对于事物的分析往往停留在表象上,或根本就不去分析,使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
2、感情用事,疏于防范
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
但如果不假思索去“帮”一个不相识或相识不久的人,这是很危险的。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有不少大学生就是凭着这种幼稚、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之心,一遇上那些自称走投无路急需帮助的“落难者”,往往就会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蒙蔽,继而“慷慨解囊”,自以为做了一件好事,殊不知已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
3、有求于人,粗心大意
每个人免不了有求他人相助的事,但关键是要了解对方的人品和身份。
有些同学在有求于人而有人愿“帮忙”时,往往是急不可待,完全放松了警惕,对于对方提出的要求,常常是惟命是从,很“积极自觉”地满足对方的要求进而铸成大错。
4、贪小便宜,急功近利
贪心是受害者最大的心理缺点。
很多诈骗分子之所以屡骗屡成,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不良心态。
受害者往往是为诈骗分子开出的“好处”、“利益”所深深吸引,自以为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和好处,见“利”就上,趋之若鹜,对于诈骗分子的所作所为不加深思和分析,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最后落得个“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可悲下场。
三、防止诈骗的策略:
1、要有反诈骗意识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然,“防人”并不是要搞得人心惶惶,关键是要有这种意识,对于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不可随意轻信和盲目随从,遇人遇事,应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因为对方说了什么好话,许诺了什么好处就轻信、盲从。
要懂得调查和思考,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反应。
2、不要感情用事
诈骗分子的最终目的是骗取钱财,并且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骗走。
因此,对于表面上讲“感情”、“哥们义气”的诈骗分子(特别是新认识的“朋友”、“老乡”、遭受不幸的“落难者”),若对你提出钱财方面的要求,切不可被感情的表象所蒙蔽,不要一味“跟着感觉走”而缺乏理智,要学会“听、观、辨”,即听其言、观其色、辨其行,要懂得用理智去分析问题。
最好能对比一下在常理下应作出的反应,如认为对方的钱财要求不合实际或超乎常理时,应及时向老师或保卫部门反映,以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3、对过于主动自夸自己“本事”或“能耐”的人,或者过于热情地希望“帮助”你解决困难的人,要特别注意。
那些自称名流、能人的诈骗分子为了能更快地取得你的信任,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大多都会主动地在你面前炫耀自己的“本事”,说自己是如何了得,取得什么成就,而且他正在运用他的“本事”、“能耐”为你解决困难或满足你的请求。
当你遇到这种人时,你应当格外注意,因为你面前的那个“能人”很可能是一个十足的诈骗分子,而且他正企图骗取你的信任,此时你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此后是否上当受骗。
4、切忌贪小便宜
对飞来的“横财”和“好处”,特别是不很熟悉的人所许诺的利益,要深思和调查。
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的,克服贪小便宜的心理,就不会对突然而来的“好处”欣喜若狂。
对于这些“横财”和“好处”,最好的防范是三思而后行。
总之,诈骗分子行骗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博得信任,二是骗取对方财物。
对于行骗者和受害者来说,第一阶段都是最重要的,也是行骗者行为表现得最为突出的阶段。
虽然行骗手段多种多样,但只要我们树立较强的反诈骗意识,克服内心的一些不良心理,保持应有的清醒,做到“三思而后行,三查而后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避免上当受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