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麻疹的原因及治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3:5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0:23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
荨麻疹属于顽固的皮肤疾病,每年到了秋季是高发时间段,病情反反复复发作,皮肤有剧烈瘙痒感,尤其是到了晚上,影响了正常的睡眠。
荨麻疹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食物。如鱼、虾、蛋类、奶类最常见,其次是肉类和植物食品。食物中的色素、调味剂、防腐剂、天然或合成物质也能引起荨麻疹。
2、药物。
3、感染。
4、吸入物。花粉、灰尘、动物皮屑、烟雾、羽毛、真菌孢子、挥发性化学品等。
5、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
6、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毒毛刺入以及接触荨麻、羊毛等。
7、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或兴奋、运动后引起乙酰胆碱释放。
8、遗传因素。
9、内脏和全身性疾病。
荨麻疹的免疫机理:荨麻疹是典型的IgE介导型,由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了风团。血管扩张引起红斑、炎症介质刺激感受器引起瘙痒。经典学说是抗原与皮肤肥大细胞表面受体上的特异性IgE结合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目前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研究最多的是IgE介导的自身免疫疾病学说,已有足够的依据证明:多数荨麻疹患者的体内存在能够使皮肤肥大细胞或嗜碱细胞脱颗粒的功能性抗IgE受体的抗体和抗IgE抗体,血清免疫学检查总IgE高出正常,或嗜酸性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偏高,通过对皮肤组织提取液的检查,发现皮疹和非皮疹区的组胺水平均增高,组胺释放因子能使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活化释放组胺。
科学证明:荨麻疹患者免疫系统IgE免疫球蛋白 要比正常高出1-10倍,这些高出的IgE会紊乱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敏感性体质,从而导致荨麻疹的产生,从而强化荨麻疹免疫防御机能,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得了荨麻疹应如何治疗
1、避开过敏原
荨麻疹患者只要触摸过敏原才会发病,日子中多加留意是能够避免过敏原的。当症状比较显着时看周围的环境和物体,假如每次发生都与一固定物质和环境有关,可能它就是过敏原。
2、调理过敏体质,降低IgE
目前得了荨麻疹医生会指导服用抗组胺药物,如果病情严重时会适当的使用激素类药物。但药物只能暂缓疾病的发作,并不能从根本上调理过敏体质。《中华内科学》(免疫系统疾病章节):荨麻疹多数是由于过敏性机理引起的。食物中的过敏原(多属于异种蛋白质)刺激人体,使人体产生特异抗体 IgE(免疫球蛋白 E),这种IgE抗体附着在体内的肥大细胞上或嗜碱性白细胞上,当再吃这种食物时,IgE抗体就和食物中的过敏原相结合,从而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白细胞释放组织胺。组织胺又作用于血管,使之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因而大量蛋白质和液体外渗到皮肤组织中,于是产生荨麻疹。
从荨麻疹的免疫学上看,治疗的根本应控制IgE,调节免疫球蛋白的平衡为主。肠道益生菌治疗重在调整内部体质,改善过敏症状,有效抑IgE免疫球蛋白的异常,减少过敏源诱导的IgE产生,最终起到预防及治疗荨麻疹的作用。如何降低IGE值平衡免疫球蛋白,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关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指导性意见中指出:补充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是可以根治过敏性体质的健康疗法。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包含罗伊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六大专利菌株,科学配比的专利菌株通过与肠道中一类特殊的细胞接触,激活细胞产生串联生理反应,最终能实现人体血液中抗体免疫球蛋白IgE降低,从根源上调节过敏体质,增强免疫力,彻底治疗过敏性疾病。欣敏康服用后定值于肠道黏膜,促进干扰素(IFN—y)分泌量,*TH1型免疫反应而抑制免疫球蛋白IgE,改善TH2免疫反应过度的过敏现象。减少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的生成;调节过敏体质,抑制过敏反应,防止过敏的再次复发;调节免疫系统,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
3、不要随便使用止痒药物
有很多荨麻疹患者在夏季由于皮肤出汗多,所以皮肤容易出现瘙痒,而在出现瘙痒的时候就随便使用止痒药物,而有些药物只是暂时性的,药效过了瘙痒又会出现,而且还会更加严重。因此不能随便使用药物,如果出现瘙痒或者有一丁点异常,就要及时咨询医生,让医生帮助治疗,才能不让荨麻疹复发。
4、日常预防
荨麻疹出现的因素还和我们的生活习惯有直接关系,比如在饮食当中,经常的食用鱼虾海鲜,或者是人工色素比较多的一些食物,都会直接地导致荨麻疹的发生,在日常的饮食中,我们是注意卫生,不要经常的使用那些加工过的食物。不要经常的去海水浴池或者是洗冷水浴,要注意自身的保暖。不要经常地抽烟或者是喝酒,包括我们使用的药物都会直接的诱发荨麻疹的发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0:24
麻疹俗称“痧子”,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其它季节也有散在发生。以发热(体温可达40℃)、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红晕的灰白小点(克氏斑)及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并常并发肺炎而危及生命,麻疹合并肺炎的病死率约为10%左右。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若并发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日。病人口、鼻、咽及眼部粘膜分泌物中含大量病毒,通过讲话、咳嗽、打嚏,病毒可藉空气飞沫散布到周围空气中,经鼻咽部或眼结合膜侵入易感者,密切接触者也可藉手的污染而传播。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容易被传染,尤其是8个月-7岁儿童发病最多,近年来*发病有增长趋势。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 目前还没有一种特效药物能够治疗,所以一旦感染了麻疹,主要是加强护理和对症治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口腔、鼻腔及皮肤的清洁。保护眼睛,避免强光照射,若眼分泌物过多,可用3%硼酸溶液冲洗,口唇干裂可涂植物油。供给足够水分和热量,酌情给予维生素B1、C等。早期可用病毒灵、板兰根注射液等药物。高烧物理降温或服小量退烧剂。烦躁不安者口服苯巴比妥,或肌注安定。剧咳者口服止咳糖浆或止咳片。继发感染者酌情选用抗生素。出现并发症可根据具体病症进行对症治疗。 由于麻疹病毒在人体外及空气飞沫中存活时间不长,在室内空气中保持传染性约2小时,所以疫情多发生在人员较集中的环境,如幼儿园、学校、工地、军队、医院等集体单位,所以以上单位的人群如没有患过麻疹或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都容易感染麻疹。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效的接种麻疹单价或联合疫苗,目前国家推荐的免疫程序是8月龄进行第一针接种,为避免母传抗体的干扰18-24月再接种第二次接种。对于没有在0-2岁内及时接种、没有患病史或免疫史不详的人群,在排除禁忌症的情况下,可补种麻疹疫苗。大量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有效接种麻疹后获得的免疫力几乎可以终生保护。 病人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可以避免麻疹的不断传染,病人适宜隔离护理和治疗,避免外出感染他人。隔离至传染期结束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出后10天。 在流行期间,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集体单位一旦发现麻疹后应要求病人隔离,并避免易感人群的接触。对易感者酌情进行应急接种。接种减毒活疫苗后产生抗体的时间较麻疹的潜伏期早,故在接触后2日内接种有预防效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0:23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
荨麻疹属于顽固的皮肤疾病,每年到了秋季是高发时间段,病情反反复复发作,皮肤有剧烈瘙痒感,尤其是到了晚上,影响了正常的睡眠。
荨麻疹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食物。如鱼、虾、蛋类、奶类最常见,其次是肉类和植物食品。食物中的色素、调味剂、防腐剂、天然或合成物质也能引起荨麻疹。
2、药物。
3、感染。
4、吸入物。花粉、灰尘、动物皮屑、烟雾、羽毛、真菌孢子、挥发性化学品等。
5、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
6、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毒毛刺入以及接触荨麻、羊毛等。
7、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或兴奋、运动后引起乙酰胆碱释放。
8、遗传因素。
9、内脏和全身性疾病。
荨麻疹的免疫机理:荨麻疹是典型的IgE介导型,由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了风团。血管扩张引起红斑、炎症介质刺激感受器引起瘙痒。经典学说是抗原与皮肤肥大细胞表面受体上的特异性IgE结合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目前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研究最多的是IgE介导的自身免疫疾病学说,已有足够的依据证明:多数荨麻疹患者的体内存在能够使皮肤肥大细胞或嗜碱细胞脱颗粒的功能性抗IgE受体的抗体和抗IgE抗体,血清免疫学检查总IgE高出正常,或嗜酸性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偏高,通过对皮肤组织提取液的检查,发现皮疹和非皮疹区的组胺水平均增高,组胺释放因子能使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活化释放组胺。
科学证明:荨麻疹患者免疫系统IgE免疫球蛋白 要比正常高出1-10倍,这些高出的IgE会紊乱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敏感性体质,从而导致荨麻疹的产生,从而强化荨麻疹免疫防御机能,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得了荨麻疹应如何治疗
1、避开过敏原
荨麻疹患者只要触摸过敏原才会发病,日子中多加留意是能够避免过敏原的。当症状比较显着时看周围的环境和物体,假如每次发生都与一固定物质和环境有关,可能它就是过敏原。
2、调理过敏体质,降低IgE
目前得了荨麻疹医生会指导服用抗组胺药物,如果病情严重时会适当的使用激素类药物。但药物只能暂缓疾病的发作,并不能从根本上调理过敏体质。《中华内科学》(免疫系统疾病章节):荨麻疹多数是由于过敏性机理引起的。食物中的过敏原(多属于异种蛋白质)刺激人体,使人体产生特异抗体 IgE(免疫球蛋白 E),这种IgE抗体附着在体内的肥大细胞上或嗜碱性白细胞上,当再吃这种食物时,IgE抗体就和食物中的过敏原相结合,从而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白细胞释放组织胺。组织胺又作用于血管,使之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因而大量蛋白质和液体外渗到皮肤组织中,于是产生荨麻疹。
从荨麻疹的免疫学上看,治疗的根本应控制IgE,调节免疫球蛋白的平衡为主。肠道益生菌治疗重在调整内部体质,改善过敏症状,有效抑IgE免疫球蛋白的异常,减少过敏源诱导的IgE产生,最终起到预防及治疗荨麻疹的作用。如何降低IGE值平衡免疫球蛋白,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关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指导性意见中指出:补充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是可以根治过敏性体质的健康疗法。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包含罗伊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六大专利菌株,科学配比的专利菌株通过与肠道中一类特殊的细胞接触,激活细胞产生串联生理反应,最终能实现人体血液中抗体免疫球蛋白IgE降低,从根源上调节过敏体质,增强免疫力,彻底治疗过敏性疾病。欣敏康服用后定值于肠道黏膜,促进干扰素(IFN—y)分泌量,*TH1型免疫反应而抑制免疫球蛋白IgE,改善TH2免疫反应过度的过敏现象。减少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的生成;调节过敏体质,抑制过敏反应,防止过敏的再次复发;调节免疫系统,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
3、不要随便使用止痒药物
有很多荨麻疹患者在夏季由于皮肤出汗多,所以皮肤容易出现瘙痒,而在出现瘙痒的时候就随便使用止痒药物,而有些药物只是暂时性的,药效过了瘙痒又会出现,而且还会更加严重。因此不能随便使用药物,如果出现瘙痒或者有一丁点异常,就要及时咨询医生,让医生帮助治疗,才能不让荨麻疹复发。
4、日常预防
荨麻疹出现的因素还和我们的生活习惯有直接关系,比如在饮食当中,经常的食用鱼虾海鲜,或者是人工色素比较多的一些食物,都会直接地导致荨麻疹的发生,在日常的饮食中,我们是注意卫生,不要经常的使用那些加工过的食物。不要经常的去海水浴池或者是洗冷水浴,要注意自身的保暖。不要经常地抽烟或者是喝酒,包括我们使用的药物都会直接的诱发荨麻疹的发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0:24
麻疹俗称“痧子”,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其它季节也有散在发生。以发热(体温可达40℃)、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红晕的灰白小点(克氏斑)及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并常并发肺炎而危及生命,麻疹合并肺炎的病死率约为10%左右。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若并发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日。病人口、鼻、咽及眼部粘膜分泌物中含大量病毒,通过讲话、咳嗽、打嚏,病毒可藉空气飞沫散布到周围空气中,经鼻咽部或眼结合膜侵入易感者,密切接触者也可藉手的污染而传播。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容易被传染,尤其是8个月-7岁儿童发病最多,近年来*发病有增长趋势。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 目前还没有一种特效药物能够治疗,所以一旦感染了麻疹,主要是加强护理和对症治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口腔、鼻腔及皮肤的清洁。保护眼睛,避免强光照射,若眼分泌物过多,可用3%硼酸溶液冲洗,口唇干裂可涂植物油。供给足够水分和热量,酌情给予维生素B1、C等。早期可用病毒灵、板兰根注射液等药物。高烧物理降温或服小量退烧剂。烦躁不安者口服苯巴比妥,或肌注安定。剧咳者口服止咳糖浆或止咳片。继发感染者酌情选用抗生素。出现并发症可根据具体病症进行对症治疗。 由于麻疹病毒在人体外及空气飞沫中存活时间不长,在室内空气中保持传染性约2小时,所以疫情多发生在人员较集中的环境,如幼儿园、学校、工地、军队、医院等集体单位,所以以上单位的人群如没有患过麻疹或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都容易感染麻疹。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效的接种麻疹单价或联合疫苗,目前国家推荐的免疫程序是8月龄进行第一针接种,为避免母传抗体的干扰18-24月再接种第二次接种。对于没有在0-2岁内及时接种、没有患病史或免疫史不详的人群,在排除禁忌症的情况下,可补种麻疹疫苗。大量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有效接种麻疹后获得的免疫力几乎可以终生保护。 病人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可以避免麻疹的不断传染,病人适宜隔离护理和治疗,避免外出感染他人。隔离至传染期结束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出后10天。 在流行期间,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集体单位一旦发现麻疹后应要求病人隔离,并避免易感人群的接触。对易感者酌情进行应急接种。接种减毒活疫苗后产生抗体的时间较麻疹的潜伏期早,故在接触后2日内接种有预防效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0:23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
荨麻疹属于顽固的皮肤疾病,每年到了秋季是高发时间段,病情反反复复发作,皮肤有剧烈瘙痒感,尤其是到了晚上,影响了正常的睡眠。
荨麻疹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食物。如鱼、虾、蛋类、奶类最常见,其次是肉类和植物食品。食物中的色素、调味剂、防腐剂、天然或合成物质也能引起荨麻疹。
2、药物。
3、感染。
4、吸入物。花粉、灰尘、动物皮屑、烟雾、羽毛、真菌孢子、挥发性化学品等。
5、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
6、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毒毛刺入以及接触荨麻、羊毛等。
7、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或兴奋、运动后引起乙酰胆碱释放。
8、遗传因素。
9、内脏和全身性疾病。
荨麻疹的免疫机理:荨麻疹是典型的IgE介导型,由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了风团。血管扩张引起红斑、炎症介质刺激感受器引起瘙痒。经典学说是抗原与皮肤肥大细胞表面受体上的特异性IgE结合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目前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研究最多的是IgE介导的自身免疫疾病学说,已有足够的依据证明:多数荨麻疹患者的体内存在能够使皮肤肥大细胞或嗜碱细胞脱颗粒的功能性抗IgE受体的抗体和抗IgE抗体,血清免疫学检查总IgE高出正常,或嗜酸性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偏高,通过对皮肤组织提取液的检查,发现皮疹和非皮疹区的组胺水平均增高,组胺释放因子能使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活化释放组胺。
科学证明:荨麻疹患者免疫系统IgE免疫球蛋白 要比正常高出1-10倍,这些高出的IgE会紊乱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敏感性体质,从而导致荨麻疹的产生,从而强化荨麻疹免疫防御机能,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得了荨麻疹应如何治疗
1、避开过敏原
荨麻疹患者只要触摸过敏原才会发病,日子中多加留意是能够避免过敏原的。当症状比较显着时看周围的环境和物体,假如每次发生都与一固定物质和环境有关,可能它就是过敏原。
2、调理过敏体质,降低IgE
目前得了荨麻疹医生会指导服用抗组胺药物,如果病情严重时会适当的使用激素类药物。但药物只能暂缓疾病的发作,并不能从根本上调理过敏体质。《中华内科学》(免疫系统疾病章节):荨麻疹多数是由于过敏性机理引起的。食物中的过敏原(多属于异种蛋白质)刺激人体,使人体产生特异抗体 IgE(免疫球蛋白 E),这种IgE抗体附着在体内的肥大细胞上或嗜碱性白细胞上,当再吃这种食物时,IgE抗体就和食物中的过敏原相结合,从而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白细胞释放组织胺。组织胺又作用于血管,使之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因而大量蛋白质和液体外渗到皮肤组织中,于是产生荨麻疹。
从荨麻疹的免疫学上看,治疗的根本应控制IgE,调节免疫球蛋白的平衡为主。肠道益生菌治疗重在调整内部体质,改善过敏症状,有效抑IgE免疫球蛋白的异常,减少过敏源诱导的IgE产生,最终起到预防及治疗荨麻疹的作用。如何降低IGE值平衡免疫球蛋白,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关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指导性意见中指出:补充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是可以根治过敏性体质的健康疗法。欣敏康抗过敏益生菌包含罗伊氏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六大专利菌株,科学配比的专利菌株通过与肠道中一类特殊的细胞接触,激活细胞产生串联生理反应,最终能实现人体血液中抗体免疫球蛋白IgE降低,从根源上调节过敏体质,增强免疫力,彻底治疗过敏性疾病。欣敏康服用后定值于肠道黏膜,促进干扰素(IFN—y)分泌量,*TH1型免疫反应而抑制免疫球蛋白IgE,改善TH2免疫反应过度的过敏现象。减少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的生成;调节过敏体质,抑制过敏反应,防止过敏的再次复发;调节免疫系统,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
3、不要随便使用止痒药物
有很多荨麻疹患者在夏季由于皮肤出汗多,所以皮肤容易出现瘙痒,而在出现瘙痒的时候就随便使用止痒药物,而有些药物只是暂时性的,药效过了瘙痒又会出现,而且还会更加严重。因此不能随便使用药物,如果出现瘙痒或者有一丁点异常,就要及时咨询医生,让医生帮助治疗,才能不让荨麻疹复发。
4、日常预防
荨麻疹出现的因素还和我们的生活习惯有直接关系,比如在饮食当中,经常的食用鱼虾海鲜,或者是人工色素比较多的一些食物,都会直接地导致荨麻疹的发生,在日常的饮食中,我们是注意卫生,不要经常的使用那些加工过的食物。不要经常的去海水浴池或者是洗冷水浴,要注意自身的保暖。不要经常地抽烟或者是喝酒,包括我们使用的药物都会直接的诱发荨麻疹的发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0:24
麻疹俗称“痧子”,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其它季节也有散在发生。以发热(体温可达40℃)、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红晕的灰白小点(克氏斑)及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并常并发肺炎而危及生命,麻疹合并肺炎的病死率约为10%左右。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若并发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日。病人口、鼻、咽及眼部粘膜分泌物中含大量病毒,通过讲话、咳嗽、打嚏,病毒可藉空气飞沫散布到周围空气中,经鼻咽部或眼结合膜侵入易感者,密切接触者也可藉手的污染而传播。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容易被传染,尤其是8个月-7岁儿童发病最多,近年来*发病有增长趋势。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 目前还没有一种特效药物能够治疗,所以一旦感染了麻疹,主要是加强护理和对症治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口腔、鼻腔及皮肤的清洁。保护眼睛,避免强光照射,若眼分泌物过多,可用3%硼酸溶液冲洗,口唇干裂可涂植物油。供给足够水分和热量,酌情给予维生素B1、C等。早期可用病毒灵、板兰根注射液等药物。高烧物理降温或服小量退烧剂。烦躁不安者口服苯巴比妥,或肌注安定。剧咳者口服止咳糖浆或止咳片。继发感染者酌情选用抗生素。出现并发症可根据具体病症进行对症治疗。 由于麻疹病毒在人体外及空气飞沫中存活时间不长,在室内空气中保持传染性约2小时,所以疫情多发生在人员较集中的环境,如幼儿园、学校、工地、军队、医院等集体单位,所以以上单位的人群如没有患过麻疹或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都容易感染麻疹。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效的接种麻疹单价或联合疫苗,目前国家推荐的免疫程序是8月龄进行第一针接种,为避免母传抗体的干扰18-24月再接种第二次接种。对于没有在0-2岁内及时接种、没有患病史或免疫史不详的人群,在排除禁忌症的情况下,可补种麻疹疫苗。大量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有效接种麻疹后获得的免疫力几乎可以终生保护。 病人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可以避免麻疹的不断传染,病人适宜隔离护理和治疗,避免外出感染他人。隔离至传染期结束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出后10天。 在流行期间,尽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集体单位一旦发现麻疹后应要求病人隔离,并避免易感人群的接触。对易感者酌情进行应急接种。接种减毒活疫苗后产生抗体的时间较麻疹的潜伏期早,故在接触后2日内接种有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