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1:1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9:18
所谓釉就是瓷器表面比较光滑的一层,主要作用是保证瓷器,能增加制品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电介强度,还有美化器物、便于拭洗、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特点。
釉上彩:
所谓釉上彩,就是先烧成白釉瓷,或者烧成单色釉瓷,也可以烧出多色彩瓷,在这样的陶瓷上进行彩绘后,再入窑经600摄氏度至900摄氏度温度烘烤而成。说白了,就是瓷器上完釉之后在釉的表面进行彩绘,然后再次烘烤固定彩绘。
釉上彩中最富盛名的应该是清代粉彩和釉上五彩。
2.釉下彩:
釉下彩是瓷器釉彩装饰的一种。又称“窑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区别于釉上彩,只需烧制一次,而且彩绘是在釉的下层。细致分类有青花瓷、釉里红瓷、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瓷、釉下五彩瓷等等。
此外,还有第3种釉中彩:
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瓷器装饰材料和技法。亦称高温快烧颜料。属于现代技术。
直观地解释,釉中彩中的层次关系是按照由外到内“釉——彩——釉——胎”,彩夹在釉之间,故得名。但在清代一种叫做“豇豆红”的陶瓷就是使用了类似的技术。
另外还有另外一种釉中彩,称为“烧成性釉中彩”。其实就是釉上彩,但在烧制中彩料沉入釉中,彩料跟釉混合,这种釉中彩的晕散效果更加显著。
上面介绍的都属于釉中、釉下和釉上瓷都属于彩瓷,其实在唐宋时期主要流行的还是素瓷,比如龙泉窑和磁州窑等生产的青瓷和白釉黑彩等。 另外瓷器除了在彩绘上有所区分,釉的颜色也会大大改变瓷器的外观。颜色釉种类非常复杂,早期有粉青、影青,清代有祭红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9:19
我听过釉下釉上,你是不是问错了,而且那个一般都是凃彩啊,不是分开得东西吧~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9:19
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