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哪位提出可持续发展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2:1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0:53
荀子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因而历史上很多人将他视为儒家异端。朱熹认为“荀卿全是申韩”,现代学者有人将荀子看作是从儒到法的过渡型人物,有的则干脆把他视为法家。
宏观地说,荀子发展古代唯物主义传统,他对中国天人哲学的重要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天人明分”的观念。但他的“天人明分”绝不是说天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完全对立的两极,他用“制天命而用之”来暗含其深层意蕴的天与人的联系即“天人之合”。实际上,以“分”为基础的“合”是荀子最终目标的体现。荀子在关注自然界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思想理念和实践操作系统。在自然界中,万物各得其和以生,人只有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对其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做到“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其思想对于解决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大论》篇中,荀子在提出“不与天争职”的同时,又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土张;在提山“不求知大”之后,荀子紧接着提山了“知天”的主张。显然,荀子的天人相分绝不意味着天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完全对立的两极,他用“制天命而用之”来暗含其深层意蕴的天与人的联系——天人之合。实际上,明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不矛盾,以“分”为基础的“合”是荀子最终目标的体现。
天人之合的含义体现在: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共处于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君者,善群也。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荀子·王制》)圣贤君王的职责在于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群,只有这两类关系协调得当,人与人、人与自然才能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关系紧密相联。他说:“川渊深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刑政平而百姓归之”,“川渊者,龙鱼之居也;山林者,鸟兽之居也:国家者,士民之居也。川渊枯则龙鱼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荀子·致士》)这里就充分揭示了山川河泽与龙鱼鸟兽之间互为依存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界之间亦如此。“土之与人也,道之与法也者,国家之本作也;君子也者,道法之总要也,不可少顷旷也。得之则治,失之则乱;得之则安,失之则危;得之则存,失之则亡。”(《荀子·致士》)可见,土地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拥有土地就能生存下去,否则将无以为生。“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荀子·致士》),这里一方面指出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关系,人们要爱护自然;另一方面又说明在自然面前只有通过人的能动活动,才能保证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既不伤害自然又能使人类与自然和睦相处。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齿革也固有余,足以衣人矣”(《荀子·富国》),只要人类能够善待自然,就能足衣足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共存共生的关系。
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把对大自然的爱护视为“圣王之制”。他认为,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做到五谷丰登。各种果实可以硕果累累;荤菜、蔬菜以泽计量:畜禽兽可以满车而载;各种鱼类按时生育,就可以绵延生息,繁殖成群;各种飞鸟昆虫数不胜数。总之,天地生长的万物养育人民绰绰有余。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牙齿和皮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足以供人民穿着。但荀子又强调:虽然天地生养万物“足以食人”、“足以衣人”,但也不能对自然界进行掠夺性开发。相反“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荀子·富国》)也就是说,必须谨慎地适应季节变化,节约开支,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只有这样,才能使财货充裕,百姓富足。
参考资料:略论荀子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0:53
孟子
孟子在 《寡人之于国也》 中写到: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体现了 孟子 主张仁政 实施科学发展的思想。(扩展:《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