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2: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7:21
"馄饨侯"的创始人叫侯庭杰。他小时卖过报纸,青年时当过几年铁路巡警养家度日。后来偷学到制作馄饨的技艺,又汲取别人的长处,于1946年用平时积攒的钱,摆起了一个馄饨摊,经过几次搬家最后搬到了东安门大街16号门前摆摊卖馄饨。
侯庭杰出摊时,在摊位的后墙挂着一个布帐子,帐子底色是紫红色,上面写着"馄饨侯"三个大字。因当时正是抗美援朝时期,他还在帐子周围加了一圈和平鸽装饰。这群鸽子象征着和平,代表了个体商家盼望和平和社会安定的心情。
当时的东安门、王府井是京城繁华的商业区,人民艺术剧院、东安市场、吉祥戏院等皆位于此。晚上一散戏,街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散戏后人们一般都有吃夜宵的习惯,在这里挑灯卖馄饨的足有七八个摊儿,卖得最好的就是馄饨侯的摊。迎来北往的客人,有许多顾客专找馄饨侯的摊。
当时人们对馄饨侯的评价有四:一皮薄、二馅细、三汤鲜、四人缘。就说他擀的馄饨皮吧,这个活十分辛苦,不用标准粉,而是特批定量供应的富强粉。和面醒面之后,要用一米多长的擀面杖,擀成薄如纸、半透明的馄饨皮。做工如此精细,难怪会这般受顾客青睐。
据说有一次郭沫若路过馄饨侯的摊,在品尝过后,对其大加赞赏。郭沫若看到侯庭杰包馄饨的熟练程度不禁赞道:"包的这样快,这么漂亮,可否告知这有个什么讲头儿。"侯庭杰风趣地回答:"这可称为'鱼儿蹦'。"从此以后,有很多文艺界的名人来这里吃馄饨,"馄饨侯"的名声也就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