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现状和产生原因,应如何解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1:5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5:01
近两年,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导致的各种金融问题愈加严重,影响了*银行货币*的有效性。本文从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象入手,分析了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并从货币*工具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和银行流动性对货币*传导机制影响两个方面阐述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一些缓解流动性过剩、提高货币*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货币*;有效性
20个世纪90年代末以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长期不足,信贷膨胀的态势相当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宽松,特别是2005年以来,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突出。被经济学家认为发生几率极低的“流动性陷阱”已在我国金融运行中初现端倪,并对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营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1]2006年,银行的巨额流动性使到全国性的信贷规模急剧膨胀,间接推动了各种资产价格全面上升,对*银行货币*有效性形成严峻挑战。如何有效解决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疏通货币*传导机制,进而提高货币*有效性,是摆在*银行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现
(一)存差持续扩大
自2004年国家实行最新一轮的宏观*以来,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增速逐渐低于存款余额增速,而且二者间差距不断扩大,贷存比大幅下降。截至2005年末,存款增速高于贷款增速3.17个百分点,是2000年的3.8倍;金融机构存差达到9.2万亿元,占存款余额的32%;存量的贷存比为68.0%,新增量的贷存比为53.6%。2005年,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存款,大约只有53元转化为贷款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近一半的资金则滞留在金融体系进行体内循环。
(二)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
金融机构在*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由2000年末的4000亿元增长到2004年末的1.26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32.9%。2005年3月17日,*银行虽然下调超额准备金率0.63个百分点,但金融机构上存*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依然是只升不降,到9月末达1.26万亿元。截至2005年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达4.17%。超额准备金过高,不仅加大了*银行的支付成本,也使其面临着货币*传导效果大打折扣的压力。截至2006年7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达2.7%。
(三)M2与M1增速差距持续拉大
2005年,M2的增速连续数月超过预期15%的增长率,M2与M1增速差距从年初的3.3%一路扩大到年末的5.8%。2005年12月末,M2余额为29.9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比上年高2.94个百分点;M1余额为10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78%,增速比上年低1.8个百分点。进入2006年后,M1与M2增速差距更大,一季度创下了M2同比增长较M1同比增长高出8.58个百分点的新高。
(四)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
2005年3月以来,整个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其中,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利率从最高位的2.18%下降到最低位的1.11%左右;年末,质押式国债回购7天品种加权平均利率仅为1.56%,比年初的1.84%下降了28个基点,受此影响,货币市场收益率曲线呈现回落态势。当前银行间市场1年期国债和*银行票据的收益率徘徊在1.32%和1.42%左右,两年期金融债发行利率也跌至2.0%以下,均低于1年期2.25%的银行存款利率,货币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出现了倒挂现象。2006年第一季度央票利率、银行间回购和拆借利率较去年末抬升70个基点左右。其中,1年央票与存款利差缩至38个基点,市场化程度更高的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其与存款利率利差缩至19个基点,但是依然没有改变币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倒挂的现象。
二、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
(一)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失衡
经济决定金融,目前流动性过剩的根源是我国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失衡。相对于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消费近年来的增速远落后于它们。20世纪末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投资增长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在2003年以来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上升期,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2002年至2005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分别为16.1%、26.2%、27.6%和25.7%,而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则分别为8.8%、9.1%、13.3%和 12.9%;2006年上半年,前者增长29.8%,后者只增长了13.3%,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衡问题加剧。消费相对落后使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体系内部循环。
同时投资也存在结构失衡问题。一边是大企业的资金过剩,另一边却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的极度紧张;一边是某些热门行业重复投资导致产能过剩,另一边则是医疗、教育等部门严重的投资不足。从区域看,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性问题突出,而广大的中西部仍面临资金不足的局面;城市存在流动性过剩压力,而农村却仍然资金缺乏。“地下金融”的日趋活跃就有力地证明了我国并不是总体的流动性过剩(巴曙松,2006)。[2]少数被资本追逐的高利润行业“囤积”了大量的资金,其资产价格被不断重估,从而带动相关资源的价格一路攀升,造成银行流动性全面“过剩”假象。
(二)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
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带动的外汇占款增长。2005年,基于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大约占基础货币总量的90%,*银行用于对冲操作发行的票据总量高达2.77万亿元。因此,为“对冲”人民币升值压力、稳定汇率而形成的货币流动性增强趋势依然强烈。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一季度,货币总体流动性达2.0万亿元,同比增长93.4%;外汇储备达 0.8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76%;外汇占款余额7.7万亿元,同比增长34.96%;而同期银行贷款余额和有价证券投资分别为20.6万亿元和3.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9%和17.23%。
(三)贷款有效需求相对不足
2005年,全国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率为13.53%,低于2004年的14.54%。银行业机构新增贷款从2003年的3万亿元,下降到2005年的2.5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幅持续下降,从2003年的30%下降到2005年的16.2%。尽管2006年一季度,银行贷款一度出现高速增长,并导致*银行出台相关宏观*措施,以抑制可能出现的贷款过快投放趋势,但是全社会贷款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的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贷款有效需求相对不足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全国工业企业整体盈利状况下滑导致信贷萎缩。2005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64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4%,远低于上年同期同比增长42.5%的水平;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7420亿元,增长28.7%,低于上年增长39.4%的水平。2006年一季度,在国家统计局调查的66个行业中,利润减少或亏损增加的行业多达24个,比上季度增加9个。企业效益下滑,亏损面扩大,将直接减少对银行的信贷需求。
(四)城乡居民储蓄持续增长
2005年末,我国居民储蓄余额14.11万亿元,当年GDP为18.23万亿元,储蓄率高达77.36%。2006年一季度,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与我国的高储蓄率相比,2001年,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富国的储蓄率通常高于穷国,但也仅在20%左右。我国现阶段家庭储蓄率较高与我国的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家庭储蓄率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的社会保障*改革尚未完成,没有形成完善的养老保险、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老百姓出于养老、医疗等原因积累了大量预防性储蓄。同时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使居民更倾向于增加储蓄降低消费。此外,住房*、教育*的改革也使相当多的大众储蓄资金用于买房和子女教育储蓄,这也是导致储蓄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3]
三、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有效性的影响
(一)货币*有效性内涵的界定
尽管不同学者在研究货币*有效性问题时,由于强调的重点不同,对货币*有效性的界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是,从根本上说,货币*有效性至少包括两层含义:第一,货币*能否对产出、就业等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如何;第二,货币当局是否有能力通过运用货币*引导经济运行以达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第一层含义是指货币*对实际经济运行的作用力问题,即货币*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对产出、就业等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影响的问题,这可以概括为货币*的理论有效性问题,是货币*有效性的基础。如果货币*确实能对经济中的真实变量(产出和就业)产生重要影响,那么货币*在理论上是有效的,称为货币*的理论有效;如果货币*根本不能对经济运行中的实际变量产生影响,或者这种影响微不足道,那么货币*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货币*是无效的。第二层含义是以第一层含义为基础的,即如果货币*对产出、就业等实际经济变量确实具有强而有力的影响(货币*是理论有效的),那么货币*当局在既有的知识范围内,是否有能力利用货币*的影响力引导经济运行以达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这可以概括为货币*的实施有效性问题。如果理论和经验证据都表明货币*对实际经济变量具有重要影响,货币当局也能利用货币*的效力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那么货币*是实施有效的;反之,如果货币*虽然具有理论上的有效性,但货币当局根本无力利用货币*的这种效力引导经济按预期的轨道运行,货币*的实施是无效的,货币*的有效性也只是一句空话,没有实际意义。[4]
从以上对货币*有效性内涵界定上来看,本文研究的银行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有效性的影响就属于货币*的实施有效性问题,包括货币*工具对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和银行流动性对货币*传导机制影响等方面内容。
(二)我国货币*工具在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上的困境
1.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缩减银行流动性乏力。2006年来*银行分两次将存款准备金率由2004年的7.5%调高至8.5%,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从3%上调至4%。*银行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通过两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约直接可以冻结资金3000亿元左右,再加上乘数效应的影响,实际紧缩的流动性可能会达到1.2万亿元左右。在金融体系健全的环境下,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可以有效地收缩总体的流动性。但就目前中国金融制度安排和银行流动性产生的原因来看,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所起作用并不是很明显。这主要是因为:首先,强制结售汇制所导致的外汇占款已经成为*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不是完全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而是主要用于平衡国际收支。*银行在一个月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但商业银行信贷仍然保持较高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使*银行缺乏有效的措施进行冲销。其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影响较小,其贷款行为很难受到约束。国有商业银行本身流动性较足,具有较强的吸收流动性的能力。同时,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债、*性金融债、*银行票据的主要持有者,通过出售或回购可以及时满足流动性的需求,即使出现流动性困难时还可以从*银行取得再贷款。由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占绝对优势,其趋利动机会使*银行紧缩信贷的效果大打折扣。[5]
2.利率调整对流动性过剩作用不大。2006年4月*银行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提高到5.85%。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中,利率作为有力的价格型*手段可以有效引导金融市场中资金的收缩与膨胀,只要*银行采取小步、连续的加息措施,加息效果就会慢慢地显示出来。但由于我国各种利率之间的关系还没理顺,基准利率作为一项*工具的作用还非常有限。*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确定方式还不能适应货币*预调和微调的需要,不能充分发挥货币*工具协调配合的综合效应。就历次利率变动的实际效果来看,企业贷款和居民储蓄存款对利率变动并不敏感,利率*的效果较小。
3.公开市场操作“对冲”流动性的能力有限。公开市场操作是*银行在货币市场上通过买卖有价证券调节基础货币,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利率的一种*手段。近年来,公开市场操作逐渐成为人民银行宏观*最频繁和最倚重的*工具,发挥着控制货币供应总量和引导市场利率的重要作用。在*银行公开市场操作之初,主要对象为国债市场,但短期国债数量极少,并且发行的国债中仅有30%左右能够上市流通,且在品种和期限结构上不能适应货币*操作的需要,从而*了*银行运用国债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能力。从2002年开始,*银行尝试使用*银行票据,*银行票据有效地对冲了大量外汇储备增加的压力。但*银行票据作为利率(价格)调节工具的有限性,使*银行在与市场对话时似乎处于弱势地位(李扬,2004)。[6]
还有一个情况值得关注,就是本币公开市场操作对基础货币供应的作用往往被外币公开市场操作的影响所分流。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一种实际上的固定汇率制度,随着近年来美国经济疲软,贸易逆差和经常账户逆差上升到历史新高,美元持续大幅贬值,国际投资者大量抛售美元。*银行为维持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就只有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来收购美元。因此在货币*的走向上,*银行又陷入了既要防止货币供应量过大、又要维持相对固定汇率的两难境地。由于固定汇率制度的刚性,最终导致*银行票据的不断膨胀,从而降低了*银行票据“对冲”流动性的能力。
(三)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对货币*传导机制的影响
1.我国货币*传导机制现状。改革开放前,我国货币*传导渠道是: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企业,传导过程简单,直接从*手段到最终目标。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随着*银行制度的建立和金融组织体系的健全,货币*形成“*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货币市场尚未完全进入传导过程。进入90年代以后,金融宏观*方式逐步转化,初步形成“*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初步建立了“*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90年代中期以来,间接*不断扩大。货币*最终目标确定为稳定货币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货币*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从贷款规模转向了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利率、*银行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间接*手段逐步扩大。目前已基本建立了以稳定货币为最终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运用多种货币*工具*基础货币(操作目标)的间接*体系。
2.银行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操作目标的影响。我国金融市场上的总体流动性偏多,M2/GDP接近2倍,在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不多见的。总体流动性偏多在通货紧缩时矛盾并不凸现。当遇通货扩张时,多年积累的过多流动性会形成对*银行宏观*巨大的压力。当*银行*意图需放松松货币时,“松”的货币未必能流到*银行*意图中的行业和企业,到*银行*意图需要收紧货币时,也未必能从*银行*意图中的行业和企业收回货币。流动性的持续大量过剩必然对货币*操作目标的实现产生消极影响。由于目前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来源是外汇占款的大量增加,因此银行流动性过剩对货币*操作目标的影响就是外汇占款对货币*操作目标的影响,也就是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供应量的影响。[7]
从汇率*的目标来看,汇率稳定是币值稳定的目标,而在现行的汇率管理*下,央行为稳定人民币汇率只能被动地吸收外汇,外汇买入量越大,货币供应越多。外汇冲销*操作的结果是,外汇占款比重急速上升,而再贷款等货币投放方式的比重不断下降。由于外汇占款的不断增多,为了将基础货币的投放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央行*不断发行*银行票据和相应地收回或减少再贷款等信用放款,从而达到控制基础货币供给总量的目的。[8]由于外汇资源分布的不均衡,货币投放在外向型企业和内向型企业间的分配比例严重失调,这就使得*银行用信贷倾斜的方式去支持某一产业或行业的自主权已经受到极大的*。外向型企业资金相对充裕,内资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局面更为加剧。同样,货币供给的地区分配出现失衡现象。对外开放程度高的沿海发达地区,资金供应相对充足,对外开放程度低的内地地区,资金会相对短缺。这种资金流向结构上的失衡会随外汇占款比例的上升而加剧。
四、解决我国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对策建议
(一)多策并举减少银行体系的流动性
1.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减弱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制定宽松*,鼓励各类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建立新的市场准入机制,为广大优秀企业特别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中小企业提供国内上市融资的渠道。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能为经济的良好运行提供良好保障,企业就会得到更多的融资渠道,居民也会得到更多投资机会,进而降低银行的存差。
2.通过制度创新促进银行资产结构多元化。首先,建立全能制银行,允许银行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增加收益,分散风险,如银行可以通过股票投资等方式来增加投资渠道。目前我国银行贷款占总资产比重虽然降低到65%,但是对于国外大银行来说,贷款一般都在40%左右。其次,增加面向个人及中小企业的贷款种类,增加银行高质资产。再次,加快银行资产证券化的步伐,银行可将中长期资产变现为资金,鼓励居民购买银行债券,促使投资与储蓄相互转化,改变目前银行资产单一状况,增加银行盈利性。
3.完善社会保障及医疗保障制度,更新居民消费观念。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及医疗保障制度,为所有公民提供良好服务,为居民预期消费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居民而言,要进一步更新消费观念,善于利用银行提供的住房等个人消费贷款来增加消费,提高自身生活水平。
(二)减少外汇占款,强化市场功能,提高货币*的有效性
1.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分流外汇储备,舒缓外汇占款压力,从源头上遏制流动性持续增长的势头。改革现行结售汇制度,逐步从强制结售汇过渡为意愿结售汇,放宽所有出口收汇企业的留汇比例,变外汇银行结算周转限额管理为比例管理,逐步增加各市场主体持有外汇的比例。减少*银行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外汇账户*应朝着分流市场外汇的方向调整,推动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支持企业走出去,改变我国在外汇管理领域长期存在的外资流进来易、流出难;对企业严、对个人松;对内资严、对外资松的不对称管理格局,逐步拓宽资本流出渠道,允许和扩大国际开发机构或企业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或以其他人民币融资形式筹资,降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根据我国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在确保金融市场和经济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合理确定人民币汇率目标区。通过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建立向市场发出明确的信号,增强公众对汇率的心理预期,使市场交易主体能够自由地根据市场信号做出反映,及时缓解和释放外汇市场各种不利因素的冲击,使央行货币*的执行尽量不受外部因素的制约,增加货币**的回旋余地。[9]
2.进一步完善市场基础建设,夯实市场基础,拓宽央行货币*的空间。通过市场机制,让商业银行能够自主决定外汇市场的交易行为,使我国的外汇市场在做市商制度基础上成为一个多元化、分散化的市场。要扩大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改变目前中国外汇市场交易主体的同质性。放宽市场准入*,增加市场交易主体,非银行金融机构、大企业集团等可逐步直接进入银行间市场参与交易。大力进行产品创新,开办并尽快扩大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逐步推出掉期、期货、互换和回购等衍生品交易,使市场能够满足向参与者提供套期保值、风险规避以及投资理财等一系列金融服务的需要。
3.进一步完善外汇占款的冲销策略和手段,提高外汇冲销的效率。一是建立外汇平准基金。按照国际惯例,外汇基金一部分应该来自国家外汇储备,另一部分主要来自商业银行的外汇资产。通过外汇平准基金的重要调节杠杆,在央行与外汇市场之间设置缓冲屏障,切断外汇储备直接与国内货币量变动的联系。二是灵活设计和选择各种冲销工具并扩大组合篮子中的数目。这方面国外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例如,韩国*银行发行的“货币稳定债券”可暂时取代尚不发达的公开市场业务。马来西亚的“雇员准备基金”可以调节流动性,从而将*和雇员准备基金的存款从银行系统转移到*银行的一个特殊账户。[10]从我国具体国情和实际经济状况出发,可以设计和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干预和冲销金融工具和手段,巩固和发展汇率制度改革成果,提高货币调节和汇率管理水平,使人民币汇率更加富有弹性,对外汇的冲销工作也更具效率。
参考资料:http://www.52fox.com/?1/viewspace-3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