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的感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1:34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7:36
《额尔古纳河右岸》终于读完了,不愧是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让人感觉磅礴大气,酣畅淋漓,就象一曲叩人心扉的命运交响曲,时而轻柔舒缓,如置身于月明风清或鸟语花香的原野,时而激昂震撼,如观悬崖飞瀑或惊涛拍岸般,有着动人心魄的艺术之美。跟随着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我们仿佛走入了颚温克民族生活居住的大森林,感受着他们为了生存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体会着书中人物悲欢离合的无常命运和充满了爱恨情仇的真挚情感,为一个弱小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百年沧桑和时代变迁而发出深深地感慨。
以往读的书,很多匆匆翻完便束之高阁或弃之一旁,此书读完却有再翻一遍的*,因为第一遍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只能了解其大意,再次翻阅”反刍”才更能领会此书的意味与美妙。那么,此书的魅力究竟何在呢?阅读其实就是一种理解再创造,相信每个读者都有着各自的感触。我愿与亲爱的朋友们分享一下自己浅显而粗略的感触与体会。
作品刻画了一批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虽然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描述所经历的一切,不象第三人称那样以全知全能的叙事方式,可以充分展示每个人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与心理活动,然而通过主人公平静的口吻叙述和故事情节的铺展,依然能够闪现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精干瘦朗深爱着妻子的林克,勤劳爱美善舞的达玛拉,温厚隐忍孤独的尼都萨满,勇敢健壮的鲁尼,善良博爱的妮浩,坚定有主见的拉吉达,软弱无奈的坤德,心灵扭曲的依芙琳,容貌丑陋的马粪包,美丽不幸的马伊堪等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关于依芙琳的刻画,维妙维肖,入木三分,既让人同情她婚姻的不幸,同时又让人反感她尖酸的语言和*的行为,她将其惟一的儿子*上了绝路,好在最终她的怨气有所化解,语言行为又转向善的一面来。可怜的尼都萨满虽然深爱着达玛拉,终身未娶,达玛拉对其也心有好感,但最终单身的两人却无法突破氏族传统习俗的桎梏,在孤单无望中死去,让人唏嘘感慨。还有倔强的金得,以命抗婚,达西不顾其母亲反对义娶杰芙琳娜。马粪包的自残与转变,拉吉米的自私与固执……一个个人物形象的生动展现,让人感慨叹服作者巧妙的文学构思与深厚的写作笔力。
作品展现了颚温克民族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与生存信念。他们与驯鹿相依为命,信奉萨满教,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备尝艰辛,在严寒、猛兽、瘟疫等等的侵害下生存,在日本的侵略、“*”的阴云笼罩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与残酷的命运作殊死抗争。“我嫁了一个男人,我的媒人是饥饿”,这句幽默而沉重的话语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没有食物,随时可能会被饿死。生活原本就很困难,在某个时期居然还要面临着日本人的侵略,而此时的他们无力反抗,剩下的就只有生存信念,以及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小说通篇充溢着死亡气息,所以“我”的语气中饱含沧桑和沉痛,因为这个老女人经历了太多亲人和族人的死亡。她的父母“一个归于雷电,一个归于舞蹈”,二儿子安道尔多年后被她的大儿子维克特误以为野鹿而错杀。她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是在一次寻找驯鹿的途中被活活冻死在马背上。眼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她而去,悲伤的她依然充满活力与热爱,坚强地生存着。第二任丈夫酋长瓦罗加,最后死于黑熊的魔掌。酋长死后不久,她的大儿子维克特因酗酒过度而死亡。倘若不是有着极其坚强的生存信念,一个经历了如此众多人生打击和挫折的女人,怎么可能活到九十多岁?
作品的通篇思想内涵里回荡着真善美的主旋律。如萨满妮浩的博爱胸怀与自我牺牲的精神让人为之震撼。救活别人,就要失去自己的一个孩子,这是怎样惨痛的代价?!可是身为萨满,妮浩却义无返顾地披上法衣去跳,当“我”劝阻她时,她说,“我怎么能看着自己的孩子有难而不救?”她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这是怎样的一种大爱情怀?先后失去了四个孩子的她依然奋不顾身,无法做到见死不救。最后,她的小女儿贝尔娜因害怕死亡而逃走,真到妮浩临死也没见上最后一面。妮浩的行为与命运既让人强烈地感动,又让人为之深深地心痛。马粪包起初给人的感觉容貌和行为都是丑陋的,作者或许有意以这种形象的设立进一步映衬善与美的形象,提高艺术欣赏效果,然而高明的作者又以辩证发展的观点来进行安排,让他身临绝境时被妮浩无私相救的行为所深深感化,从而使他的自身行为发生了根本的转折和改变,最终也实现了善的回归。虽然故事中有受恨情仇,嬉笑怒骂,但人物都是以本真的面貌呈现的,没有虚伪、尔虞我诈等现代文明社会所有的那些东西,我想这也是颚温克人的可爱之处,作品的某种魅力所在。
作品体现了颚温克人对自然的深深敬畏与热爱。大自然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万物有灵”的思想使颚温克人对自然充满了敬畏与感激,主要体现在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在他们眼里,自然界的山、水、日、月、风、雨、动物都具有生命的灵性,如“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他们看老了”,“太阳每天早上都是红着脸出来,晚上黄着脸落下。一整天身上一片云彩都不披”,“我”看待雨雪和太阳就如同自己的老朋友那样亲切。对自然的崇拜则表现在很多方面,如信奉火神、河神、雷电神、山神、树神等。他们认为火神不能被熄灭,搬迁时在祖先神“玛鲁神”之后由驯鹿驮着,平时还不能往火里吐痰、洒水、扔不干净的东西。对动物也有敬畏之心,如吃熊肉时有很多禁忌,要学乌鸦叫和唱赞美的歌谣,不能乱扔骨头等。书中有两起因违犯禁忌亵渎神灵而遭到惩罚的事件,一起是马粪包吃熊肉时的肆意行为而使骨头卡住了喉咙,一起是偷驯鹿的少年吃饱后往大树身上撒尿触犯树神而险些丧命,两人都是妮浩挺身相救牺牲自己的孩子才把他们从生死关头拉了回来,这些都体现了对大自然的深深敬畏之情。
颚温克人热爱自然,尊重生命,在对待自然环境的关系上不是肆意的掠夺和破坏,而是有一种平等维护的观念,和谐相存的观念。他们看待驯鹿象看待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搬迁时每次都把垃圾深埋清理得干干净净,不砍正在生长的树木,面对山外人员大批砍伐拉运树木时感到气愤而无奈。在现代文明的脚步不断*近、家园被破坏、资源被掠夺的情况下,大部分族人不得不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年轻人则带着对山外便利生活的向往,走出了森林,然而后来还是有不少人因为不适应又重新回到森林,因为他们离不开从内心深深依恋着的自然,其中就包括“我”的孙女画家依恋娜。而“我”则是一直坚守着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独有的精神家园,忧伤而平静地生活着。
作品带有一种神秘的诡异色彩,使其增添了一份别样的艺术魅力。如萨满能跳神治病救人,能让腿伤结痂,能让活马死去,还有萨满的未卜先知,都让人感觉非常的神奇。小列娜病危,尼都萨满让一头小驯鹿代替她离世后,母鹿居然断了奶水,而列娜死后,它的奶水竟然又有了,让人匪夷所思。畸形仔驯鹿的诞生终于如传言所说带来了厄运,尼浩的二儿子耶尔尼斯涅舍身化作黑桦树救母,这些故事情节诡异得让人难以想象,同时也牢牢地吸引了读者,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伊万的葬礼上莫明其妙地出现了两个穿白衣服的干女儿为他送葬,据依芙琳所言是他当年所救的狐仙的化身,这一点很有着聊斋志异里的灵怪色彩,或者说作品有着某种魔幻现实主义味道?很遗憾自己的文学素养不高,无法对作品里的某些表达手法进行更好地诠释和评价。
小说的语言十分精彩美妙,耐人寻味。描写景物时善用比喻,想象力丰富而新奇。如“雨停了,西边天上飘荡着几缕橘红的晚霞,如果说夕阳是一面金色的鼓的话,这些晚霞就是悠悠鼓声了”,这应该是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吧?还有“清新的空气和这突出其来的绿树,就象朝我跑来的两只温柔的小猫,它们伸出活泼而又湿润的舌头,一左一右地*着我的脸颊,将我的困乏一扫而空”,想象力和表达力真是超乎寻常。还有更美妙的“如果把我们我们额尔古纳河右岸比喻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的话,那些大大小小的河流就是巨人身上纵横交织的血管,而它的骨骼,就是由众多的山峦组成的”:“我这一生见过多少座山,已经不记得了。在我眼中,额尔古纳尔河右岸的每一座山,都是闪烁在大地上的一颗星星。这些星星在春夏季节是绿色的,秋天是金*的,而到了冬天则是银白色的。我爱它们,它们跟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性格和体态。有的山矮小而圆润,像是一个个倒扣着的瓦盆,有的山挺拔而清秀地连绵在一起,看上去就象驯鹿伸出的美丽犄角。山上的树,在我眼中就是一团连着一团的血肉。”通过这些生动形象而充满感*彩的比喻,将对山、水、树的热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另外,小说结构安排巧妙,分“清晨、正午、黄昏、尾声”四个部分,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语言叙述的风格沉静而婉约,充满了诗意的抒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看了书结尾后的《跋》,了解到作者创作的的地点和过程,原来“故乡对我来说,就是催生这*篇发芽、成长的雨露和清风”,“我很快又从那连绵起伏的山峦中获得了信心和灵感,回到创作中。”难怪作品写得那么出神入化,是作者缘于对出生故土的挚爱,置身于山峦中创作,得大山、天地之灵气,之前并进行了充分地调研、材料的收集和长时间感情的酝酿,所以写得那么酣畅凛冽,饱含*。
书读了两遍终于放下了。感谢作者奉献出这么精美的文字,让我们走进书中体会了一个全新的颚温克人的世界,对他们民族的命运进行了关注,领会了作者所要表达和彰扬的一些思想。同时发自内心地感觉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正如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中授奖辞中所言“小说具有史诗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是一部风格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7:37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的一*篇小说,也是去年我读到的最有价值的一部作品。故事是用一个九十岁的女人的自述完成的,描写的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生存现状和百年沧桑: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追逐驯鹿喜欢的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备尝艰辛,人口式微。除了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这个民族也经历了日寇的铁蹄和“*”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但是他们在命运面前虽万般无奈,却仍殊死抗争,显示了弱小部落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精神。
有人说,这部作品是一部民族史诗,并将其上升为人类文化学的主题。不过作为读者,我更愿意认为这是一部诉说生命与挚爱的作品。尽管它确实描绘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但却并没有史诗般的恢弘,这可能因为作者是女性的缘故。在女性作家的眼中,鲜活的生命和爱情,永远比任何史诗都要辽阔宏大,灯明情浓,足以构成最完美的天地。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里,绿地,河流,山川,星辰,月亮,阳光,驯鹿,兽皮,白桦树,萨满跳神的舞步,线条简单的岩画,流水般的马蹄声,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而然,甚至于男女*的风声,既温柔深挚,又狂风暴雨,它的发生回旋,没有丝毫的躲藏和掩饰。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里,有太多的死亡。每一个鲜活生命的消亡,都会让人有生生的痛楚,然而,当你看到那些很小就死去的孩子,被装在白口袋里,扔在向阳的山坡上,痛楚就会转化成温暖。他们一边是枕着泥土的芳香,一边是沐着和暖的阳光,所以他们的亲人,自然的接受着生死命运。这个世界上,最诗意最动人的,总是那些最朴实最简单的活法。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里,爱情的表达仍是最打动人的内心,林克和尼都对达玛拉的,“我”和拉吉达与瓦罗加的,伊万对娜杰什卡的以及鲁尼和妮浩的等等,即使是刻骨的仇恨,折磨自己也折磨他人的刻毒,也永远因着刻骨的爱,或因着得不到的刻骨的爱。《额尔古纳河右岸》告诉我们:男人的爱是火焰,你要让你爱的姑娘永远不会感受到寒冷,让她快乐的生活在你的怀抱中!而女人的爱,会让男人永远强壮!
太丰厚的情感,我实在无从表达。《额尔古纳河右岸》真正打动我的就是“灯明情浓”这四个字。写到此,想到当日读书的情形,晚上,点亮室内的灯,我和他靠在床头,各看各的书,整个屋子便静得如沉睡了一般,偶有的声响便是捻着纸张在翻页。开始的时候,多半是我看着看着就先睡着了,半夜睁眼,他还在看,灯仍旧亮着。后来的几天,便是他催促我,很晚了,睡吧。
灯明情浓,是我多年来一直寻求的。我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找到了这种感觉,我在读《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过程中,找到了这种感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7:37
好大的一条河!好多的水啊!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想,我对平等的认识,已由浅入深。平等是没有种族界限的,人、草、木、石、兽都有共同的生存权利。平等文明无条件的,它像无声的细雨,悄然滋润万物。 这本书讲的虽是一个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的生存故事和百年沧桑,但在他们与大自然的对话中,平等却无处不在,它埋铺...
谈谈你对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阅读感受?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绘鄂温克民族生活的文学作品,它荣获了第七届矛盾文学奖。小说通过倒叙的方式,讲述了这个东北深山里的部落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经历的文化转型,故事感人至深。故事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妻子的视角展开,她回忆起部族的生活。这个部族依据季节的变化迁徙,与自然和谐共存...
我读了《额尔古纳河右岸》
《额尔古纳河右岸》不仅仅是一本讲述历史与民族的书籍,它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坚韧与美好。听完故事后,如果仍对书中的人物心生怀念,那么或许可以寻找贺兰山岩画,以之作为慰藉,感受人类共同的历史与情感。
给我一篇额尔古纳河右岸最棒的读后感吧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最深的感受是人与自然的身心交流.人不是自然的主体,人和自然都是客体,或者说都是主体,它们之间没有主仆之别,没有主次之分.因为自然之中有神的存在.神惠及万物,包括人.这是鄂伦春人的生存姿态,也是他们的生活哲学.一种简单却很伟大的哲学.他们穿梭在丛林深处,虽然活着不易,但...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之走进美,感受美
再次捡拾起《额尔古纳河右岸》,只消一个星期的时间,本书便在我趋于饥渴的状态下读完了。作家自说也是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便完成了初稿,那种酣畅淋漓的写作状态在她近十年的写作生涯中是极为少见的。而我想说,在我的阅读生涯中,我的这种如饥似渴亦是少之...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的感受
《额尔古纳河右岸》终于读完了,不愧是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让人感觉磅礴大气,酣畅淋漓,就象一曲叩人心扉的命运交响曲,时而轻柔舒缓,如置身于月明风清或鸟语花香的原野,时而激昂震撼,如观悬崖飞瀑或惊涛拍岸般,有着动人心魄的艺术之美。跟随着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我们仿佛走入了颚温克民族生活居住的大森林,...
额尔古纳河右岸告诉我们什么
额尔古纳河右岸告诉我们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切是那么简单淳朴、美好温馨。他们与自然融合得那么和谐美好,远离世俗凡尘的喧嚣,享受着自然的乐趣。生活在森林里,过着与人无争,自给自足的生活。有虔诚的祖鲁神,有驯鹿,有迁徙,有额尔古纳河周围数不清的没名字的河流。在鄂温克民族的沧桑故事里,述说...
《额尔古纳河右岸》对民族文学的启示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位年近九旬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夫人的自述,展开了这个民族近百年的顽强坚守和文化变迁过程。 它让很多人知道了东北地区有鄂温克这个民族,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鄂温克族人口数为30875人。鄂温克人与驯鹿为伍,...
《额尔古纳河右岸》我和我的两任丈夫!
初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我羡慕“我”的命运,所遇皆良人。而二度阅读,我对“我”的勇气、善良、坚持与精神独立产生了深深的敬佩。“我”的第一任丈夫是拉吉达,他们的相遇颇为奇特。拉吉达与“我”的邂逅始于一次迷山,一次寻找逃逸的娜杰什卡的冒险。这场迷山之旅对“我”来说,是生命中最惊险...
谈谈你对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阅读感受?
书中讲述了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民族,他们随着季节的指引而辗转迁徙,且他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生活。他们喜欢驯鹿,与驯鹿相依为命,逐水草而居,每每看到这样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描写,我都会特别感动,虽然生活在深山、条件艰苦,但我想他们一定是淳朴的、心灵没有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焦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