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1:3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9:06
大学时曾学过一段时间的架子鼓,也特别喜欢这部电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你所理解的学架子鼓的人是什么样的呢?
是这样,跟着音乐一起摇摆?
还是这样,要从娃娃身上抓起?
或者是这样,一边打一边让鼓棒飞起来?
每个人打鼓的样子都不同,外行看起来觉得很酷,内行看手握鼓棒的样子、以及听他的节奏、力度。
动次达次,动次达次,动动达次,和节奏一起摇摆、摇摆……
开外挂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许多学架子鼓的人刚看电影的时候都会感叹:如果我小时候好好练鼓,是不是长大后就能像他一样酷炫呢?
19岁少年安德鲁成长在单亲家庭,一心想成为顶级爵士乐鼓手。
除了刻苦练习之外,他还遇见了自己的“伯乐”。某晚他在学校练习时被魔鬼导师弗莱彻相中,进入正规乐队训练,同时也开始为追求完美付出代价。
看看,这速度、这节奏,每天都要这样练习N遍,单调而枯燥,如果是你也会有想砸鼓的心吧!
安德鲁越是刻苦练习,与外部世界越是隔膜。唯一理解他的是弗莱彻,但后者的暴躁与喜怒无常扭曲了这段师生关系,更让安德鲁耳濡目染,连带自身的性格亦发生变化。最后当安德鲁终于登上纽约音乐厅的舞台,他才惊恐的发现原来弗莱彻一直等着将他打入尘埃......
不断练习、再练习,才有可能在音乐厅演奏时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原本他只是个凭着兴趣入行的新人,却意外遇见了魔鬼特训官导师,在层层重压下的精神崩溃。羞辱的眼泪,恶毒的诅咒,老师骂人的话挨个说了个遍。
老师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为了让你们更真实的感受到老师有多“魔鬼”,我特意截了几张老师的表情,你们随意感受下。
(看似微笑只是个表象)
(普通版)
(高级版)
(严肃版)
(暴力版,这个表情太到位了有木有?!)
严师出高徒,有人说讨厌这部电影里的老师,也有人说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训练出如此优秀的天才。
电影的最后,安德鲁在音乐厅里演奏。
表演一开始,老师把安德鲁骗到台上是纯心想毁了他的,只是没想到他会返回来继续打鼓。而最终让老师心意回转,也就是后来的眼神交流还有技术指导,外加帮忙扶正乐器,是因为安德鲁在强大愤怒和不甘之下打出了最牛的solo,让老师终于有了一个最牛的学生出现,算是满足了老师多年的一个心愿。
要是你没有办法准备打架子鼓打到满手是血,练歌练到嗓子发哑,那么还是安心读书、安心工作吧,艺术这条路不是那么容易,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走的。
我曾经学习过好几年的钢琴,懂得背后枯燥单调练习的时光有多难熬,也懂得背后的痛苦。
不过那些受过的伤、流过的泪,终究会化作路上前进的动力,陪伴着你走上艺术成就的巅峰。
走艺术这条路谋生,真的特别不容易。大家看到的只是表象,一场演出就能挣好多钱,或者教孩子弹钢琴只用坐在凳子上就能挣钱,殊不知他们背后付出多少倍的努力,流过多少的汗水和泪水!
你是独一无二的,做你自己就好。
喜欢的事情就应该坚持做,遇见困难不放弃,默默的坚持,直到开花结果。
电影的结尾实际是悲剧,媒体的影评也多少在这一点达到共识,大概正是如此,片中固然有励志的成分,但是成功的代价是少年纯真的丧失,如果本来尚有纯真的话。
但不管结局如何,他至少为他的梦想努力过、奋斗过。
生活从不会善待任何人,包括那些为了梦想一直默默耕耘的人,但即便如此,也还是要为了心中那永不磨灭的梦想之光孤独前行,星爷不都说了嘛,人要是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19:06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一句话——只有偏执狂才能创造卓越。
这部电影讲了一个叫安德烈的年轻人,努力练习想要成为顶级爵士乐鼓手的故事。安德烈是一个自卑的年轻人,偏偏还遇到一个*座偏执狂教授弗莱彻。这位教授出了名的严格,对于乐队成员的要求达到了极端,仅仅是出色还不够,必须要突破自我。
为了成为主力鼓手,安德烈拼了命地练习,达到里疯狂的地步,还因此和女朋友分手,就这样疯狂地训练,终于迎来了学校的重要演出,偏偏他又忘记带鼓棍,赶回去拿了鼓棍往回赶的时候,又不幸被卡车撞了,当他带伤回到演出现场时候,按照一般电影的套路,此时的男主角应该小宇宙爆发,完成一次惊心动魄的演出,然而,并没有,安德烈因为手受伤严重,没能完成演出。
然而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因为此时的安德烈谈不上突破自我,还没有达到一个偏执狂的要求。
在电影最后的一场秀里,他看着弗莱彻,又看着自己面前的鼓,沉寂两秒,鼓声响起,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
安德烈一次次被弗莱彻否定,一次次被*入绝境,最后,在被压倒最低点的时候,一跃而起,创造了奇迹,就连弗莱彻也最终认可了安德烈的作品。因为他从安德烈身上看到了属于偏执狂的倔强和疯狂,只有偏执狂才能创造出卓越。
很多人以为自己很努力,但事实上有人比你更努力,努力的人往往能创造成功,但偏执的人往往创造卓
越,因为他们专注,极致到了疯狂的地步,比如那令人扼腕的程蝶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