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0-09 22:31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18:17
原因:
一、社会自身的原因,黑暗社会的重压、封建礼教的束缚。
二、 涓生和子君本身的性格弱点注定了他们爱情悲剧的一个必然原因。
三、经济上的困顿,使他们失去了轻松自如的心态,他们的爱情也就一步一步地走向灭亡。
原文节选: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会馆里的被遗忘在偏僻里的破屋是这样地寂静和空虚。时光过得真快,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已经满一年了。事情又这么不凑巧,我重来 时,偏偏空着的又只有这一间屋。依然是这样的破窗,这样的窗外的半枯的槐树和老紫藤,这样的窗前的方桌,这样的败壁,这样的靠壁的板床。
深夜中独自躺在床 上,就如我未曾和子君同一居以前一般,过去一年中的时光全被消灭,全未有过,我并没有曾经从这破屋子搬出,在吉兆胡同创立了满怀希望的小小的家庭。
不但如此。在一年之前,这寂静和空虚是并不这样的,常常含一着期待;期待子君的到来。在久待的焦躁中,一听到皮鞋的高底尖触着砖路的清响,是怎样地使我 骤然生动起来呵!于是就看见带着笑涡的苍白的圆脸,苍白的瘦的臂膊,布的有条纹的衫子,玄色的裙。
她又带了窗外的半枯的槐树的新叶来,使我看见,还有挂在 铁似的老干上的一房一房的紫白的藤花。
然而现在呢,只有寂静和空虚依旧,子君却决不再来了,而且永远,永远地!……
出处:出自鲁迅的《伤逝》。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伤逝》是鲁迅的第二部小说集,共收1924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除《孤独者》和《伤逝》两篇未单独发表外,其他九篇结集前都曾在北京和上海的杂志及报纸副刊上发表。
《伤逝》的写作时期,正值五四落潮,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出现分化,作者一面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而“感到寂寞”“荒凉”,“一面总结过去的经验,寻找新的战友,部署新的战斗。”《伤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问世的。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开始分化,曾经参加过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而鲁迅却像散兵游勇一样孤独和彷徨,这就是小说集定名的来由。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的小说选材独特,在题材的选择上,鲁迅对古典文学中只选取“勇将策士,侠盗赃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后来则有妓女嫖客,无赖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式的创作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鲁迅在处理这些题材时又具有极其独特的眼光。在观察和表现自己的主人公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即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病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18:18
悲剧原因:
一、社会自身的原因,黑暗社会的重压、封建礼教的束缚。
二、 涓生和子君本身的性格弱点注定了他们爱情悲剧的一个必然原因。
三、经济上的困顿,使他们失去了轻松自如的心态,他们的爱情也就一步一步地走向灭亡。
四、涓生和子君两人在思想、文化、情趣上的不容与隔膜,也致使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五、子君的盲目与冲动,造成了爱情伤逝的悲剧。
小说通过对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婚姻及其悲剧的描写,探索了妇女解放的道路问题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问题;揭示了离开社会改革,妇女追求个人的自由幸福是很难实现的这一道理;形象地指出只有认识现实、抛掉幻想,才能在严酷的现实中站稳脚跟,只有不失去“现在”,才可能有“未来”。
作品采用了手记的形式和诗意的语言。通过涓生的内心独白,淋漓尽致地抒写热恋中的深情、新婚后的喜悦、失业后的惶恐、感情濒于破裂时的痛苦、分手后的绝望以及子君死后涓生的悔恨和悲愤的心境,字里行间充溢着浓郁的感*彩。
人物性格鲜明,形神兼备。小说对涓生的刻画,主要是采取心灵自剖的方式表现他的内心世界及其感情变化过程。对子君的刻画.多通过对她的神态、动作、细节描写,尤其是神态描写。通过对子君不断变化的眼神的描写,来表现她的内心变化。
作品的细节描写生动而传神。对阿随弃而复归的细节描写,隽永感人;对子君离开时将全部生活材料——盐和干辣椒、面粉、半株白菜和几十个铜元“聚集在一起”,“在不言中,教我借此去维持较久的生活”等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生活的凄惨,读到了子君对涓生那份难以割舍的真挚而无言的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伤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18:18
作为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爱情小说,《伤逝》自1925年发表至今,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小说以主人公涓生悲愤忏悔的内心独白作为叙述方式,讲述了他和子君冲破封建势力的重重阻碍,追求婚姻自主,建立起一个温馨的家庭,但不久爱情败于现实,最终导致一“逝”一“伤”的悲剧爱情故事。
关于《伤逝》的解析和研读比比皆是,正所谓“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本文从社会现实、经济状况以及人物个性的角度,来探讨此篇小说出现爱情悲剧的原因,以期给现实一些启示意义。
01封建社会是一只逃不出的牢笼
其实对于在新社会出生长大的我们来说,是无法真正理解“封建”这个概念的。但是《伤逝》这篇小说的背景,就是我们不了解的封建社会,男女主人公涓生和子君就生活在一个被封建礼教所束缚的社会。
在那个社会里,人们遵守着封建传统,恪守着三纲五常,不能自由恋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结婚的前提。人们的
思想被这些封建传统观念同化之后,就变成了封建传统观念的忠实捍卫者,并且他们不能够忍受身边出现叛逆者。
涓生和子君作为两个思想觉醒的知识分子,他们要求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享受自由恋爱的果实,这便与当时社会的普遍认知产生了极大的矛盾,麻木的捍卫者们对这种“伤风败俗”的行为,进行了群体性的抵制和抨击。
在涓生送子君出门时,会有“那鲇鱼须的老东西的脸又紧贴在脏的窗玻璃上了”;人们对他们投以“探索、讥笑、猥亵、轻蔑的眼光”;在找住所时,“大半是被托辞拒绝”,“看了二十多处,这才得到可以暂且敷衍的住所”。两人在外同居之后,子君的叔叔“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涓生也“陆续和几个自认为忠告,其实是替我胆怯,或者竟是嫉妒的朋友绝了交”;后来“小东西”告密,*下达了免职令,涓生因此而失业,整个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被切断,让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
封建的伦理道德沉重地压在每一个人身上,他们既是受害者,也是压迫者。只要有人想要打破这些所谓的人生准则,他在社会上就会备受压迫,举步维艰。
在现实生存状况的面前,涓生还是没能挣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无奈之下与子君提出分手,徒留子君一人独自走向那“没有墓碑的坟墓”。
02爱情是开在经济基础之上的花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级,其中生理的需要被排在首位,也是最基础的位置。“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感觉”,更何况是爱情。
在窘迫的生活境况面前,涓生和子君那轻松自如的心境没有了。刚得知涓生被局里开除的时候,子君的第一反应是:“无畏的子君也变了颜色”。涓生也开始陷入忙碌求生的困局,他整日在无尽的抄写工作中奔走呼号,由此也和子君产生了矛盾。
爱情就像一朵美丽的花朵,需要阳光雨露和肥料的滋养,才能如期盛开,而这些浇灌花朵的养料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才能获得的。在吃饭都是难题的情况下,人的思考能力、道德观也会明显变得脆弱。
“贫贱夫妻百事哀”,涓生的工作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但是子君常常因为琐碎小事和拮据的生活而同邻居争论不休,这些争吵致使涓生产生了一种凄凉感:“天气的冷和神情的冷,*迫我不能在家庭中安身。”
在突发性的失业经济危机和外界的嘲讽与欺凌的双重压迫之下,爱情之花还能如期盛放吗?最终,涓生选择了逃避性的离开,两人的爱情之花自此枯萎死亡。而为爱出走的子君只能重回周遭人群的冷眼与嫌弃里,在走投无路中选择了死亡。
经济独立是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基础,没有牢固的基础,结出的果实遭受一点风雨就倒塌是必然的结局。只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爱情,才能够得到充分的物质保障。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18:19
社会的原因,注定了他们的爱情是一场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