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作者在文中创造性的使用了21个也“字"试探究其在艺术表现和思想传达方面的作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3:09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1:53
解析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是一位运用虚词的高手。他在学习前人语言风格的基础上,确立了“纡徐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的语言风格。他的散文《醉翁亭记》被后人誉为是实践这种语言风格的艺术典范,就颇得益于他对虚词的妙用。
《醉翁亭记》全篇只有22句,不过400百字,竟在130多处用了29种虚词,差不多每句合5个。由于大量运用虚词,所以这篇散文显得摇曳生姿,神态毕现。欧阳修不仅在作品中用虚词绘景,而且还用它来传情。
大凡好的散文,特别是记游性散文,都是一幅精美的山水风景画。它总要通过描绘出的图景使读者在思想感情上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醉翁亭记》正是这样。作者通过细心观察,精心描绘,把一幅风光绮丽的自然风景图推到读者面前,供领略,以悦目致而赏心。
“醉翁亭”是这幅画的焦点。在构制这幅画时,欧阳修把彩笔伸向四面八方,于是一幅以“醉翁亭”为核心、以山泉草木等为衬景的立体画面,便呈现在读者面前了。再配之以“朝暮”和“四时”的不同,这幅画越发显得幻化多变,绚丽多彩;既有空间深度,又有时间跨度。亭台、峰峦、泉水、草木······仅仅是一些散落在画布上的具体景物,凭借虚词才把这些彼此孤立、缺乏精心组织的个个景物构制成一幅布局合理、构思精巧的完整画面。
“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这段话描绘的是“醉翁亭”的主画面。作者浓墨重彩,大笔挥洒,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幅山水画勾勒出来了。在这幅画中,远有山,近有水,上有峰,下有泉。它们作为陪衬,紧紧围绕着“醉翁亭”,烘托出了环境优美、静谧。那么,作者是如何通过虚词将这些散落在画布上的具体景物组织成完整画面的呢?
作者先着眼于大环境“环滁皆山也”。一个范围副词“皆”和一个表示判断的语气词“也”,突出了远山峰峦叠翠的风姿,把远处群山写得神态毕现,并对下句“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具有烘托渲染之效。“其西南诸峰”中的“其”是人称代词,虽然指代环绕滁州的群山,但因为用于方位名词“西南”前面,所以紧跟其后的“诸峰”,便只被看作是群山的一部分了。“诸”在此处虽不属虚词范围,但其义是虚化的,具有代词的称代性,起修饰“峰”的作用;再配之以程度副词“尤”来修饰“美”,不仅说明群山西南方的山势优美、险峻,对上文具有进一步补充之效,而且也为后面对“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进行特写,既留有余地,又做了铺垫。“蔚然”和“深秀”是状写“琅琊山”之貌的:“蔚然”重在形的摹写;“深秀”侧于神的抽象。虽然二者用连词“而”连接了起来,但并非对等,而是进层关系;所以突出了“琅琊山”的神态。写完青山,接写绿水“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这是个判断句,用了五个虚词:而、于、之、者和也。“而”是表示偏正关系的连词,它连接的前部“潺潺”对后部起修饰作用,说明这股泉水“泻出”时的声态。“于”和“之”,前者是介词,后者是语助词,两者紧密配合,确定了泉水的具体出处。“者”和“也”是表示判断的虚词,分别处于句子前后两部分尾端,加以判定和确认,又为“临于泉上”的“醉翁亭”的出现,奠定了环境基础。“然”和“于”两个虚词虽然不如实词“翼”“临”对“醉翁亭”的形态描绘具体、形象,但对表现它“翼然临于泉上”的风姿、神韵,具有不可低估的效力。如同金线串珠,作者用大量虚词,把山、泉、林、亭······串结起来,构成一幅自然风景图。在这幅图中,山与水相映,泉与亭相衬,整个画面显得格外优美、熠熠生辉。
第二自然段领头的连词“若夫”如同舞台大幕,幕起景出。这段所描绘的主画面没变,只是由于朝暮“晦明变化”,“四时之景不同”,所以画面幻化不定,多姿多彩。这段共三句话 ,其中前两句重在绘景;所用虚词除“若夫”外 ,主要是连词“而 ”、表示判断的助词“者 ”和语气词“也”。他们前后呼应,密切配合,对突出景色的优美、多变,起了辅助作用。“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这是个“者”、“也”判断句,判明“朝暮”不同是 山间“晦明变化”的原因。“日出而林霏开”写“朝”明;“云归而岩穴暝”写“暮”晦 。早晨,日出东山,阳光普照大地,被薄纱般雾气笼罩的树林,经日光一照,雾散露消,顿显清新、翠绿。到了傍晚,日薄西山,云雾聚拢,岩石穴谷隐没在暮霭中,于是一片昏暗。显而易见,俩短句中间的连词“而”均用在条件和结果之间,表明被“而”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时间相继,事理相因。“林霏开”和“岩穴暝”分别是紧接在“日出”和“云归”之后出现的必然结果。由于有“而”的连接,就很好地表明了这种相因、相继关系,传神般地在读者面前伫立起了两幅早晚不同景色画面,同时又使整个句子所判明的原因有了可靠的依据。第二句话描绘的是随春夏秋冬变化而出现的四幅季节景色图。几种虚词用法与上句基本相同。第一自然段所构制的主画面,配上第二自然段所描绘的朝暮、四季图,就如同一幅中堂两侧分列着六扇屏条。
由物构成景,再把景编排成组,不借助虚词是很难办到的。在构制这幅画面时,作者先放眼于大环境“群山”,接写其中的一部分“峰”和“林壑”,最后特写“琅琊山”;先写远山,接写近水,最后再写泉水上的“醉翁亭”。作者就是这样,由大到小,由远至近,步步紧缩,层层递进,靠着虚词的辅助,完成了多姿多彩画面的构制。
如果文学作品,仅给读者提供可资赏心悦目的画面还称不得上乘。好的文学作品,特别是绘景散文,不但要有景物的描绘,还必需有作者主观感情的融汇、人物形象的包容,才能收到情景交融、意境和谐的良好效果。在这方面,《醉翁亭记》可称为佳作。作品字里行间贯穿一个“乐”字,从头到尾活动着一个“醉翁”。“乐”发自“醉翁”,而“醉翁”又被山水所“醉”,所以便产生出“无穷”“乐”意。
放眼自然,“醉意山水”,这便是作者的真意。所以,“乐”是《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串结着画面上各个部分。景色越美,乐意越浓。这种好的表达效果,也有虚词“也”的一份功劳。全文共有21个以“也”煞尾的句子,其中有12句用来抒发“醉翁”因“醉”于“山水之间”而产生的快乐感情;几乎把作品中表达这种感情的句子全部包容进来了。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一问一答。答句是以“也”收尾的判断句。这句话没能把抒情主人公的“山水之乐”表达得直接外漏,但是结合问句“名之者谁”,就已经把因自称为“醉翁”,而命名亭子为“醉翁亭”的得意心境寄寓于文字之中了。“故自号曰‘醉翁’也”紧承“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而来,强调称自己为“醉翁”的原因;那种得意之情已溢于言表。“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进一步表达出抒情主人公把欣赏“山水之乐”领会到心里,寄寓于饮酒中。“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从朝暮、四时变化不同的优美景色中,引发出了无穷乐趣。“乐意无穷也”这个以“也”煞尾的判断句,直接表达出了内心因景而感发出的乐趣。用从溪水中现捉到的肥硕而新鲜的活鱼、酿泉之水制成的美酒和采集到的“山肴野蔌”而就地排宴,招待往来不绝的滁州游客,该有多惬意呀!联系上文,又可看出“太守宴也”这个“也”字判断句,高度凝结着主人公那种“乐”意酣畅的博*怀和快活之情。“苍颜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这句写主人公形貌和醉态。表面看是则重形的描写,其实这也是醉意“山水”的内心反映。“太守醉也”也是以“也”结句的,它对“颓乎其中者”这种醉态进行概括确认。“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这个“也”字句似乎显示不出在夕阳快要下山时,众宾客簇拥下的太守于归途中的高兴心情,但是,稍加思索就可体味出,从早到晚,在饱览了大自然的优美风光之后,宾客相随而归,该有多么快活呀!“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由人比及于“禽鸟”。由于人乐,所以看到的“禽鸟”才是乐的。表面写“禽鸟”乐,其实是写众游人之乐;而写游人乐的目的还是为了突出太守醉意“山水”而产生出的乐趣。“树林荫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这段话含两个“也”字煞尾句,表示了三层意思,紧紧围绕“乐”字行文走笔,语言含蓄蕴藉,不火不暴,恰到好处地写出了太守的“游而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是“者······也”式判断句,它判明太守不是寻常之辈:他醉时能与人同欢乐,醒后能妙手著文章。由此,不难窥视出活动在作品中的“醉翁”太守那种自我陶醉、踌躇满志的得意心情。全文以问答句“太守者谁?庐陵欧阳修也”收束。答句“庐陵欧阳修也”不仅是对问句“太守者谁”的肯定性答复,而且还巧妙地对前文设下的伏笔做了照应。前段写“名之者谁?”回答说“太守自谓也。”那么太守又是谁呢?文章按下没表,直到文章结尾处才明示“太守”原来是“庐陵欧阳修”。这种藏墨于首、显豁于尾的结尾技巧本身就是作者得意心境的极好表现。
在短短的文章中,连用这样多表现同一思想内容的“也”字句,并且一贯到底,不但没给人累赘板滞之感,反而显得生动活泼,层次分明。一个“也”字句构成一种判断,表达一层意思。同样是“乐”,由于醉于山水深浅程度不同,所以“乐”意大小有别:景色越美,乐意越深;景色幻化多变,内心也就“其乐无穷”。在相同的语言形式中,表现同一感情的不同层次和变化,造成一种跌宕顿挫、回环往复的神韵和格调,跟巧妙地运用虚词“也”有直接关系。
总之,欧阳修成功地运用虚词,所以使他的散文《醉翁亭记》显得摇曳生姿,神态毕现。正如刘大櫆说的“文必虚字备而后神态出”。反过来,由于“纡徐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的语言风格要求,又使他舍得在虚字运用上下功夫。二者密不可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1:54
再回到《醉翁亭记》上来。作者连用21个“也”字,大约有两个原因:第一、文章采用了直接诉诸读者形象思维的写法,总是先将实际的景物描绘出来,而后加以解说,如此层层展开,有如画卷平舒,每一层又都用一个“也”字结住,使人感到不疾不徐,自然合拍。第二、作者的纵情山水,决非隐逸之士的超然物外,而是在*清明、社会安定的前提下,跟老百姓一同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感情既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与之互为表里,又表现在某些内心独白式的话语里,这就使全文洋溢着一种平和、愉悦的情调,而“也”字的连用则恰好成为这一情调的最合适的表现形式。对此,细心的读者通过反复吟诵是不难达到心领神会的。 我们无妨来做一点比较。例如“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其实是暗示命名的深意,也表达了作者得意的心情,如果将它改为“作亭者山之僧智仙,名之者太守”,或“山之僧智仙作亭,而太守名之”,上述的意味就消失殆尽了。又如最后一段的前三句,从“太守归”“禽鸟乐”一直写到“太守之乐其乐”,层层加高,最后点明全文中心,其中的三个“也”字都显示了作者“与民同乐”的胸襟,值得玩味再三;如果把“太守归而宾客从也”的“也”改为“之”,把“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的“也”改为“焉”,意境就会变得平淡得多,毫无咀嚼之味了。 21个“也”字的用法①语气词,舒缓语气,不疾不徐,恰有韵味 ②表达情意,愉悦(表达作者重情山水,与民共乐的心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1:54
本文共有21处“也”,使节奏上从容婉转,自然合拍,使全文洋溢着平和愉悦的情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1:55
dtd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1:53
解析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是一位运用虚词的高手。他在学习前人语言风格的基础上,确立了“纡徐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的语言风格。他的散文《醉翁亭记》被后人誉为是实践这种语言风格的艺术典范,就颇得益于他对虚词的妙用。
《醉翁亭记》全篇只有22句,不过400百字,竟在130多处用了29种虚词,差不多每句合5个。由于大量运用虚词,所以这篇散文显得摇曳生姿,神态毕现。欧阳修不仅在作品中用虚词绘景,而且还用它来传情。
大凡好的散文,特别是记游性散文,都是一幅精美的山水风景画。它总要通过描绘出的图景使读者在思想感情上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醉翁亭记》正是这样。作者通过细心观察,精心描绘,把一幅风光绮丽的自然风景图推到读者面前,供领略,以悦目致而赏心。
“醉翁亭”是这幅画的焦点。在构制这幅画时,欧阳修把彩笔伸向四面八方,于是一幅以“醉翁亭”为核心、以山泉草木等为衬景的立体画面,便呈现在读者面前了。再配之以“朝暮”和“四时”的不同,这幅画越发显得幻化多变,绚丽多彩;既有空间深度,又有时间跨度。亭台、峰峦、泉水、草木······仅仅是一些散落在画布上的具体景物,凭借虚词才把这些彼此孤立、缺乏精心组织的个个景物构制成一幅布局合理、构思精巧的完整画面。
“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这段话描绘的是“醉翁亭”的主画面。作者浓墨重彩,大笔挥洒,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幅山水画勾勒出来了。在这幅画中,远有山,近有水,上有峰,下有泉。它们作为陪衬,紧紧围绕着“醉翁亭”,烘托出了环境优美、静谧。那么,作者是如何通过虚词将这些散落在画布上的具体景物组织成完整画面的呢?
作者先着眼于大环境“环滁皆山也”。一个范围副词“皆”和一个表示判断的语气词“也”,突出了远山峰峦叠翠的风姿,把远处群山写得神态毕现,并对下句“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具有烘托渲染之效。“其西南诸峰”中的“其”是人称代词,虽然指代环绕滁州的群山,但因为用于方位名词“西南”前面,所以紧跟其后的“诸峰”,便只被看作是群山的一部分了。“诸”在此处虽不属虚词范围,但其义是虚化的,具有代词的称代性,起修饰“峰”的作用;再配之以程度副词“尤”来修饰“美”,不仅说明群山西南方的山势优美、险峻,对上文具有进一步补充之效,而且也为后面对“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进行特写,既留有余地,又做了铺垫。“蔚然”和“深秀”是状写“琅琊山”之貌的:“蔚然”重在形的摹写;“深秀”侧于神的抽象。虽然二者用连词“而”连接了起来,但并非对等,而是进层关系;所以突出了“琅琊山”的神态。写完青山,接写绿水“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这是个判断句,用了五个虚词:而、于、之、者和也。“而”是表示偏正关系的连词,它连接的前部“潺潺”对后部起修饰作用,说明这股泉水“泻出”时的声态。“于”和“之”,前者是介词,后者是语助词,两者紧密配合,确定了泉水的具体出处。“者”和“也”是表示判断的虚词,分别处于句子前后两部分尾端,加以判定和确认,又为“临于泉上”的“醉翁亭”的出现,奠定了环境基础。“然”和“于”两个虚词虽然不如实词“翼”“临”对“醉翁亭”的形态描绘具体、形象,但对表现它“翼然临于泉上”的风姿、神韵,具有不可低估的效力。如同金线串珠,作者用大量虚词,把山、泉、林、亭······串结起来,构成一幅自然风景图。在这幅图中,山与水相映,泉与亭相衬,整个画面显得格外优美、熠熠生辉。
第二自然段领头的连词“若夫”如同舞台大幕,幕起景出。这段所描绘的主画面没变,只是由于朝暮“晦明变化”,“四时之景不同”,所以画面幻化不定,多姿多彩。这段共三句话 ,其中前两句重在绘景;所用虚词除“若夫”外 ,主要是连词“而 ”、表示判断的助词“者 ”和语气词“也”。他们前后呼应,密切配合,对突出景色的优美、多变,起了辅助作用。“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这是个“者”、“也”判断句,判明“朝暮”不同是 山间“晦明变化”的原因。“日出而林霏开”写“朝”明;“云归而岩穴暝”写“暮”晦 。早晨,日出东山,阳光普照大地,被薄纱般雾气笼罩的树林,经日光一照,雾散露消,顿显清新、翠绿。到了傍晚,日薄西山,云雾聚拢,岩石穴谷隐没在暮霭中,于是一片昏暗。显而易见,俩短句中间的连词“而”均用在条件和结果之间,表明被“而”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时间相继,事理相因。“林霏开”和“岩穴暝”分别是紧接在“日出”和“云归”之后出现的必然结果。由于有“而”的连接,就很好地表明了这种相因、相继关系,传神般地在读者面前伫立起了两幅早晚不同景色画面,同时又使整个句子所判明的原因有了可靠的依据。第二句话描绘的是随春夏秋冬变化而出现的四幅季节景色图。几种虚词用法与上句基本相同。第一自然段所构制的主画面,配上第二自然段所描绘的朝暮、四季图,就如同一幅中堂两侧分列着六扇屏条。
由物构成景,再把景编排成组,不借助虚词是很难办到的。在构制这幅画面时,作者先放眼于大环境“群山”,接写其中的一部分“峰”和“林壑”,最后特写“琅琊山”;先写远山,接写近水,最后再写泉水上的“醉翁亭”。作者就是这样,由大到小,由远至近,步步紧缩,层层递进,靠着虚词的辅助,完成了多姿多彩画面的构制。
如果文学作品,仅给读者提供可资赏心悦目的画面还称不得上乘。好的文学作品,特别是绘景散文,不但要有景物的描绘,还必需有作者主观感情的融汇、人物形象的包容,才能收到情景交融、意境和谐的良好效果。在这方面,《醉翁亭记》可称为佳作。作品字里行间贯穿一个“乐”字,从头到尾活动着一个“醉翁”。“乐”发自“醉翁”,而“醉翁”又被山水所“醉”,所以便产生出“无穷”“乐”意。
放眼自然,“醉意山水”,这便是作者的真意。所以,“乐”是《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串结着画面上各个部分。景色越美,乐意越浓。这种好的表达效果,也有虚词“也”的一份功劳。全文共有21个以“也”煞尾的句子,其中有12句用来抒发“醉翁”因“醉”于“山水之间”而产生的快乐感情;几乎把作品中表达这种感情的句子全部包容进来了。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一问一答。答句是以“也”收尾的判断句。这句话没能把抒情主人公的“山水之乐”表达得直接外漏,但是结合问句“名之者谁”,就已经把因自称为“醉翁”,而命名亭子为“醉翁亭”的得意心境寄寓于文字之中了。“故自号曰‘醉翁’也”紧承“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而来,强调称自己为“醉翁”的原因;那种得意之情已溢于言表。“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进一步表达出抒情主人公把欣赏“山水之乐”领会到心里,寄寓于饮酒中。“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从朝暮、四时变化不同的优美景色中,引发出了无穷乐趣。“乐意无穷也”这个以“也”煞尾的判断句,直接表达出了内心因景而感发出的乐趣。用从溪水中现捉到的肥硕而新鲜的活鱼、酿泉之水制成的美酒和采集到的“山肴野蔌”而就地排宴,招待往来不绝的滁州游客,该有多惬意呀!联系上文,又可看出“太守宴也”这个“也”字判断句,高度凝结着主人公那种“乐”意酣畅的博*怀和快活之情。“苍颜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这句写主人公形貌和醉态。表面看是则重形的描写,其实这也是醉意“山水”的内心反映。“太守醉也”也是以“也”结句的,它对“颓乎其中者”这种醉态进行概括确认。“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这个“也”字句似乎显示不出在夕阳快要下山时,众宾客簇拥下的太守于归途中的高兴心情,但是,稍加思索就可体味出,从早到晚,在饱览了大自然的优美风光之后,宾客相随而归,该有多么快活呀!“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由人比及于“禽鸟”。由于人乐,所以看到的“禽鸟”才是乐的。表面写“禽鸟”乐,其实是写众游人之乐;而写游人乐的目的还是为了突出太守醉意“山水”而产生出的乐趣。“树林荫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这段话含两个“也”字煞尾句,表示了三层意思,紧紧围绕“乐”字行文走笔,语言含蓄蕴藉,不火不暴,恰到好处地写出了太守的“游而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是“者······也”式判断句,它判明太守不是寻常之辈:他醉时能与人同欢乐,醒后能妙手著文章。由此,不难窥视出活动在作品中的“醉翁”太守那种自我陶醉、踌躇满志的得意心情。全文以问答句“太守者谁?庐陵欧阳修也”收束。答句“庐陵欧阳修也”不仅是对问句“太守者谁”的肯定性答复,而且还巧妙地对前文设下的伏笔做了照应。前段写“名之者谁?”回答说“太守自谓也。”那么太守又是谁呢?文章按下没表,直到文章结尾处才明示“太守”原来是“庐陵欧阳修”。这种藏墨于首、显豁于尾的结尾技巧本身就是作者得意心境的极好表现。
在短短的文章中,连用这样多表现同一思想内容的“也”字句,并且一贯到底,不但没给人累赘板滞之感,反而显得生动活泼,层次分明。一个“也”字句构成一种判断,表达一层意思。同样是“乐”,由于醉于山水深浅程度不同,所以“乐”意大小有别:景色越美,乐意越深;景色幻化多变,内心也就“其乐无穷”。在相同的语言形式中,表现同一感情的不同层次和变化,造成一种跌宕顿挫、回环往复的神韵和格调,跟巧妙地运用虚词“也”有直接关系。
总之,欧阳修成功地运用虚词,所以使他的散文《醉翁亭记》显得摇曳生姿,神态毕现。正如刘大櫆说的“文必虚字备而后神态出”。反过来,由于“纡徐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的语言风格要求,又使他舍得在虚字运用上下功夫。二者密不可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1:54
再回到《醉翁亭记》上来。作者连用21个“也”字,大约有两个原因:第一、文章采用了直接诉诸读者形象思维的写法,总是先将实际的景物描绘出来,而后加以解说,如此层层展开,有如画卷平舒,每一层又都用一个“也”字结住,使人感到不疾不徐,自然合拍。第二、作者的纵情山水,决非隐逸之士的超然物外,而是在*清明、社会安定的前提下,跟老百姓一同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感情既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与之互为表里,又表现在某些内心独白式的话语里,这就使全文洋溢着一种平和、愉悦的情调,而“也”字的连用则恰好成为这一情调的最合适的表现形式。对此,细心的读者通过反复吟诵是不难达到心领神会的。 我们无妨来做一点比较。例如“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其实是暗示命名的深意,也表达了作者得意的心情,如果将它改为“作亭者山之僧智仙,名之者太守”,或“山之僧智仙作亭,而太守名之”,上述的意味就消失殆尽了。又如最后一段的前三句,从“太守归”“禽鸟乐”一直写到“太守之乐其乐”,层层加高,最后点明全文中心,其中的三个“也”字都显示了作者“与民同乐”的胸襟,值得玩味再三;如果把“太守归而宾客从也”的“也”改为“之”,把“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的“也”改为“焉”,意境就会变得平淡得多,毫无咀嚼之味了。 21个“也”字的用法①语气词,舒缓语气,不疾不徐,恰有韵味 ②表达情意,愉悦(表达作者重情山水,与民共乐的心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1:54
本文共有21处“也”,使节奏上从容婉转,自然合拍,使全文洋溢着平和愉悦的情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1:55
d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