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动作电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9:3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3:07
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动作电位由锋电位(迅速去极化上升支和迅速复极化下降支的总称)和后电位(缓慢的电位变化,包括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组成。锋电位是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通常意义的动作电位主要指锋电位。动作电位的幅度约为90~130mV,动作电位超过零电位水平约35mV,这一段称为超射。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一般历时约0.5~2.0ms,可沿膜传播,又称神经冲动,即兴奋和神经冲动是动作电位意义相同。
http://ke.baidu.com/view/270540.htm
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电化学的过程,是在神经纤维上顺序发生的电化学变化。神经收到刺激时,细胞膜的离子透性发生急剧变化。用同位素标记的实验证明,神经纤维在受到刺激(如电刺激)时,Na+的流入量比未受刺激时增加20倍,同时K+
流出量也增加9倍,所以神经冲动是伴随着Na+大量流入和K+大量流出而发生的。
细胞的膜电位是由细胞膜对特异离子的相对通透性和离子的跨膜浓度梯度决定的。在细胞膜上存在着由亲水的蛋白质分子构成的物质出入细胞的通道。对神经传导来说,最重要的离子通道是Na+、K+、Cl+、Ca2+等通道。神经纤维静息时,也就是说,在神经纤维处于极化状态时(电位差为-70mV),Na+通道大多关闭。膜内外的Na+梯度是靠Na+、K+泵维持的。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RP),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是的膜内外电位差,可以根据Nernst方程和膜内外的离子浓度计算得到。
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膜上接受刺激的地点失去极性,透性发生变化,一些Na+通道张开,膜外大量的Na+顺浓度梯度从Na+通道流入膜内。这就进一步使膜失去极性,使更多的Na+通道张开,结果更多的Na+流入。这是一个正反馈的倍增过程,这一过程使膜内外的Na+达到平衡,膜的电位从静息时的-70mV转变到0,并继续转变到+35mV(动作电位)。也就是说,原来是负电性的膜内暂时地转变为正电性,原来是正电性的膜外反而变成负电性的了。此时膜内阳离子多了,Na+通道逐渐关闭起来。由于此时膜的极性并未恢复到原来的静息电位,Na+通道在遇到刺激时不能重新张开,所以这时的Na+通道是处于失活状态的。只有等到膜恢复到原初的静息电位时,关闭的Na+通道遇到刺激才能再张开而使Na+从外面流入。Na+通道这一短暂的失活时期相当于(神经传导的)不应期。Na+流入神经纤维后,膜内正离子多了,此时K+通道的门打开,膜对K+的透性提高,于是K+顺浓度梯度从膜内流出。由于K+的流出,膜内恢复原来的负电性,膜外也恢复原来的正电性,这样就出现了膜的再极化,即膜恢复原来的静息电位。这一周期的电位变化,即从Na+的渗入而使膜发生极性的变化,从原来的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到K+的渗出使膜恢复到原来的外正内负,称为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动作电位可以分成去极化、复极化、超极化三个过程。动作电位的产生符合“全或无定律”,即刺激只要达到阈值,就能引发动作电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13:08
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动作电位由峰电位(迅速去极化上升支和迅速复极化下降支的总称)和后电位(缓慢的电位变化,包括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组成。峰电位是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通常意义的动作电位主要指峰电位。动作电位的幅度约为90~130mV,动作电位超过零电位水平约35mV,这一段称为超射。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一般历时约0.5~2.0ms,可沿膜传播,又称神经冲动,即兴奋和神经冲动是动作电位意义相同。
①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膜外,而细胞外钠离子、钙离子、氯离子高于细胞内,这种浓度差的维持依靠离子泵的主动转运。(主要是钠-钾泵(每3个Na+流出细胞, 就有2个K+流入细胞内。即:Na+:K+ =3:2)的转运)。
②细胞膜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例如,安静时主要允许钾离子通透,而去极化到阈电位水平时又主要允许钠离子通透。
③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阈刺激或阈上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