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7: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4 06:10
近日,一条“重庆女孩要临时工母亲滚回去”的消息在微博上疯传后,成为各大媒体转载、评论的热点。 一时间,“叫母亲‘滚回去’,都是溺爱的错”“叫母亲‘滚回去’的女孩,是怎么炼成的”等论点引来了一片口诛笔伐。然而,最后的结论却是戏剧性的:“这是一个假新闻。”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无论评论者的论点如何独到,一旦失去了论点背后的主体,即新闻的真实性,必将是苍白无力的。而在这一条假新闻的背后,究竟是商家的炒作欺骗了网友的感情,还是媒体的操作失误?不可否认的是,微博和众多跟风的媒体,当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如中青报评论员曹林所言:“当下的新闻已经粗制滥造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然而,事情的重点还不仅于此。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化媒体,微博应该少传播一些扭曲的*、善意的谎言、无耻的谩骂、夸张的吹捧和赤裸的人性,更多地“用一句话随意记录生活”,用事实向公众多传递一些正能量。 在全新的网络生态中,广大“自媒体”发些小牢*,本无可厚非。但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我们常常使微博中充斥了更多的虚假新闻和负面报道,并以一种“倍数效应”传播,从而激起了更多的负能量。这一点恐怕不是众多网民的传播初衷。 莫泊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不可能如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如你想象的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和坚强其实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的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不可否认,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快节奏生活本来就让人觉得疲累不堪。如果我们每天看到更多的是虚假新闻和负面报道,会使本已脆弱的内心更加焦躁。 毋庸置疑,微博让人耳目一新,让微小的个人事件能够进入无限的网络空间。但其中的传播者,不乏一些为吸引公众眼球的“骗粉者”,或是别有用心的“鼓动者”。在此语境下,除了要让*“跑赢”谣言,消除谣言传播的温床和土壤外,众多网友是否具有文明的自觉和理性的思考也很重要。否则,类似于“叫母亲‘滚回去’的”乌龙事件肯定还会再现。 知名国际问题专家张国庆认为:“中国社会需要正能量,微博应该更多地传递正能量。”毕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生态中,每个人既是这个生态力量的最终受益者,也会是最终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