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9 05:3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6:56
古代的地位等级都是比较鲜明的,当时的衣着和配饰都可以看出等级多少的,那么皇帝冕旒的两边叫作“允耳"的玉珠,是有着很大的用途的。一般目的就是为了蔽明的,就是帝王观察事物的时候,不可以察察为明的。而且在重要场合上面,皇上慌张的话,就会左摇右晃,头上的珠子就会晃动,所以就会打到皇帝的脸上,从而提醒皇帝的威严性。
当皇帝使用他的头时,他的表情将被遮挡,因此传道人将看不到他们的表情,根据礼法的规定,皇帝十二岁,王子六岁,医生四岁,使用者不能超过*,否则就是叛乱。可以看出,蟑螂的数量和数量已经确定并在早期成为一种仪式。
天子的垂珠为12串,称十二旒,依次往下诸侯的是九串,上大夫为七串等等,在这顶冕旒的两边都有一个被叫作“允耳"的玉珠,这个玉珠存在的作用也是为了提醒皇帝要懂得明辨诽语,对于旒的作用,往往是为了要求皇帝在日常行走及翻阅奏章时坐姿所表现出来的动作更加优雅端庄,展现君王的姿态。
这是最有价值的仪式,古代仪式之一中国,据说黄帝是第一个戴上这顶帽子的人,但当时没有任何规定,只有在周朝时期才被完善。但是后来他逐渐将自己局限于皇帝,因此“冕旒”成为皇帝的名字。
所以古代的服装都是比较有心机的,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而且是有学问的门道的,仅仅是一顶帽子就有这么多的学问的,可见皇帝当时真的是比较不容易的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6:56
冕旒,古代中国礼冠之一种。相传,冕制起于黄帝,至周代时始完备。古时帝王、诸侯、卿大夫参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为礼冠中最贵重者。
帝王戴的冕冠,其顶端有一块长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圆后方,用以象征天圆地方。延的前后檐,垂有若干串珠玉,以彩线穿组,名曰:“冕旒”。冕旒的多少和质料的差异,是区分贵贱尊卑的标志。据说,置旒的目的是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为明”,也就是说,一个身为领袖的人,必须洞察大体而能包容细小的瑕疵。
首先那叫“冕”,不叫帽子,珠帘叫做“藻”“旒”,从秦朝才有皇帝,皇帝戴的冕,上面的珠帘,就叫做“天子冕旒”,也叫做“天子玉藻”,不是只有皇帝有,从皇帝到庶民都有,珠帘子的数量不同,材质不同而已。 珠帘的目的是遮光,所以最早叫做“藻”,水草茂盛遮光,在旌旗上用的叫做“旌鎏(同旒)”。
中国文字记录冕,是从西周开始,民间传说,是从黄帝开始。 室内庄严场合,比如朝参大典,男女同在,所以无论男女都要用珠帘蒙面,室外场合是“蒙衣”。 目前,只有蒙古族、藏族等民族的妇女还保留“旒”,仅在节日和婚丧重要场合使用。 蒙衣只有阿富汗和伊朗还有,也仅限于妇女。 从中国往西到阿塞拜疆,所有民族的妇女在结婚的时候全是“垂旒”。 中国取消“垂旒”是历史上一位皇帝好色,非要看女*的脸,立法取消了,此后没有恢复,只有蒙衣了,后来就演变成了“盖头”,仅有结婚时候用,为了复古,所有的盖头都有垂旒。
冕的珠帘的材质,天子(西周)皇帝(秦朝之后至某朝之前)必须用玉,珠帘的数量上,天子皇帝12条,诸侯9条,大夫7条,士5条,男女平等,以下级别递减,另外“旌鎏”也一样。取消“冕旒”之后就用“门帘”了,门帘就没有数量的要求。 忘了一点,女性的“旒”有特殊性,现在仍然可以看到,昆曲、京剧中的旦角基本都有。 另外冕旒必须遮面,所以低级别的,单条冕旒反而大,高级别的反而细,京剧中的旦角,还能看到这样的“冕旒”。 反应到门帘也一样,1949年之前,上流社会的门帘都是细珠帘,老百姓家里的,就是一块布。
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
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要受到惩罚。天子为十二旒,周之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后来旒渐渐只限于帝王,于是“冕旒”则成了帝王的代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6:57
冕旒的两边叫作“允耳"的玉珠,有美丽美观的用途。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6:57
允耳主要是起到装饰作用,代表一个人身份的象征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6:58
它起到装饰作用,允耳上的珠也带表了无上的尊贵